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丽娟

  [摘 要]审美能力在美术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教师需要把审美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以学生文化趣旨和审美目标、文化发展的脉络和未来的前进方向、美术的文化情境三个方向作为美术教学培养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在策略上从感受、理解、创造三个方向为指针,改进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法,延伸教学手段,围绕美术课堂教育方式、审美能力培养方法、加强课堂创造和线下实践三个方向展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能力;小学教育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三个方向
  1.学生文化趣旨和审美目标
  文化趣旨更像是小学生美术价值观的指南针,良好的文化趣旨培养可以让学生拥有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学生的心态保持端正,将自己良好的心态趣旨映射到作品中,各种事情都能顺利的做好,更不要说美术创作。同时,审美情感的培养也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让学生明白美术创作的兼容并蓄。从欣赏的角度来说,只存在风格差别,而不一定要有优劣之分。所以,在美术审美培养中首要的因素就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美术价值观。
  2.文化发展的脉络和未来前进的方向
  美术审美还需要让学生明白文化发展的脉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所谓的文化脉络就是寻根,美术从何而来,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时期,目前在哪个阶段探索,只有知道了这些,我们才能明白中外前辈们在美术创作中的峥嵘。过去的探索是为了如今的创新,而找到了文化的根,就能使基础夯实,从而达到借鉴前人智慧的目的。下一步的路线即未来的发展方向不会出现偏差,学生在美术创作时会有所想、有所思,达到情感表达的作用。
  3.美术的文化情境
  有人说美术是对生活的抽象二维化,笔者非常认可这个观点。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学生需要了解到家乡的文化,如饮食文化、校园文化、历史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在生活中接触到这些文化,在这种文化情境中得到感悟,进行提炼,对生活进行二次创作。因此,在课堂上,可以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名家名作,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丰富的资源。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通过多年实践教学的经验,我认为要提高小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应从理解、感受、创造三个方向为策略方针,改进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法,延伸教学手段。通过美学方法的引入,作為有效的指引,帮助学生理解美;通过课堂教育方式的改变拓宽学生的接触面,让学生感受到的美的旋律;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与动手操作实践,促使学生能够创造美。
  (一)审美能力培养方法
  1. 自由性审美能力的培养
  当前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巨大弊端就是审美观过于趋同,在国民教育大众化的培养之下,教师对所有同学采用基本一致的培养模式,这就造成了审美能力的大同小异和千篇一律。我们从小就鼓励集体主义,但不鼓励思维上的一致性,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王国。而在传统的教学中,美术审美往往千篇一律,具有应试的程序化和模块化,按照统一教学的要求,要进行相同的手工教学、手工鉴赏、鉴赏意见,这显然过于泯灭了孩子的自由创造性和发挥性,从根本上背离了教育的规律性。在教育中我们鼓励有教无类,如在进行《美丽的雕塑》教学环节时,需要学生用泥土捏做造型,这就需要给学生自由发挥、自我表达的意识,让学生自己与美术作品产生共鸣,阐述内心的创作意图,教师在其中更适合充当引导的旁观者、困境的启发者、审美的提高者。
  2. 健康化审美意识的培养
  目前,教师对学生的审美化培养过于追求阳春白雪。看到世界名家名作记忆犹新,啧啧称赞,看到本土画作弃而避之,这样会对学生的审美观造成很大的困扰,即不接地气。所以,审美观的塑造首先应该以健康化为出发点,让学生与生活、自然贴近,与真善美贴近。目前的工业化美术风潮带来了许多褒贬不一的作品,有些并不是小学生所能承受的,所以教师需要做到有效甄别。
  3. 个性化审美观的培养
  个性化即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在西方教学中也被称作“教育的人道主义”,在学生自有的认知和能力下,要更加尊重孩子的自我表达和自我培养,再此期间教师稍加引导,引入教师课堂辅助的机制,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可以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创作,留给他们更多个性化的思考空间。审美能力不是被动,教师有为也无为。无为是不对孩子的正确选择作出过多的判断,使之千篇一律,而有为则是应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表现,遵从孩子内心的爱好与想法,大胆放手让孩子去做、去尝试。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些具有思考性的深度问题。如教学《生命之源——水》一课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说目前生活中有许多破坏大自然的现象,请学生想办法阻止,并把它们画下来。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此时就被开动起来,肯定会产生许多的看法和意见,并且随之产生许多想法性的画作,教师对每幅画作都要进行点评,赞美有创意的作品。只要教师运用了正确的引导方式,用心地评价学生的每一幅作品,就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美术课堂教育方式的改进
  1.加强对学生的现实观察审美
  在课堂上,可挖掘利用的审美素材其实是有限的。教材往往也只是一个楔子,过于因势利导反而导致死板。有效地利用本地地域的乡土文化,则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的资源。乡土文化是本地得以发展延续的根,是学生从小到大所能接触到的,所能了解到的文化。进行地域乡土文化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们进一步的了解到自己家乡的文化,还能增加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愫,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归属感。所以身为教师要积极挖掘家乡的素材,在课堂上讲好家乡故事,丰富美术课堂的艺术细节,提高美术课堂的品质。如在进行《身边的设计艺术》和《家乡专题》的教学时。课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走街串巷,寻找乡土文化气息。乡土文化气息散落于家乡各处,他们可能是即将遗失的手艺人的悲叹;可能是田间麦芽的芬芳;可能是古式建筑的砖瓦阁廊;也可能是静静的池塘上的一朵莲花。学生在街头巷尾寻找家乡气息,让他们心中充满着情愫,同时将这股情愫转化在美术的审美提高中。在课堂上,也可以灵活多变,如将课堂平移到美术馆、博物馆,带领学生参观本土优秀画家的画作,看看前辈们是怎么做的,而不止将目光仅仅集中于技能技巧的提升上。在课堂结束时,让学生围绕本次课堂的乡土主题进行一次立足于家乡展开的创作。这样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是构建在本土思维、本土视野上的,具有深刻性和不可磨灭性。   2.加强对学生校园文化的审美
  学校之所以充满活力之源就在于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也是提高学生美术审美的重要资源,教师可以将美术教学与校园文化进行整合,让美术融入校园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可以结合校园文化的具体建设节奏,进行美术教学的展开,如校园最近开展了 “学习雷锋,争做好人好事”活动,美术课堂就可以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展开,让学生观察校园中的细节,记录下校园的每一个令人动容的瞬间。如校园开展各种主题的展览时,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前去观摩。校园运动会,我们也可以用美术的方式进行记录,让学生立足于各种视角,是加油鼓劲的还是努力冲刺的,都值得让学生们去记录。在征得学校的同意,对学校的墙壁、井盖进行美术美化,让学生自己创造,教师在一旁指导,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爱校荣校的认识。总之,将美术教学与校园文化进行深度整合,既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落实,也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3.加强对学生的历史文化审美
  美术也是记录历史文化的载体。在文字还没有出现雏形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在甲骨、瓷器上记录生活中的琐事。到了美术的成熟期,美术更是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和作者个人的志趣。《步辇图》记录大唐盛世;美术让景德镇陶瓷充满东方神韵;敦煌壁画诉说着中西域那段历史;范宽的《雪景山林图》情景交融;郑板桥的《画竹》衬托人物内心的高洁。如果不了解画作的历史情境,就无法体现出其中的韵味,只能在那里空谈绘画技巧。所以美术课堂也称得上是半个历史的课堂,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把握住历史延伸的脉络,触摸到那个年代的气息,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沧桑感,真正的体会到创作者的心态。只有把握了历史,具有了良好的审美能力,才能内心充盈、情感丰富、胸中有货,才能创作出真正能够记录时代脉搏的优秀作品。
  4.深化新课标教育精神的融入
  新课标为美术课赋予了三个目标方向,即美术知识技能、美术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美术审美就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类,可见其在美术教学中重要的战略地位。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的课堂上,教师都应该将美术的审美观向学生尽力的呈现和传送。教学标的可以不同,但是教学目标需要保持一致,这是由教育的相对公平性和美术学习的方法论所决定的。就如古时欧阳询练字一样,虽然无笔,但是心中有意,通过自己不断在沙地上的锤炼,最终成为了一代书法大家。所以,美术课堂不需要过多的在意自己所处的环境、基础资源,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发挥本土核心的文化价值,要义在于贯彻新课标的重要精神,严守新课标美术教学的三个方向,使学生拥有一双可以明辨一切的“火眼金睛”。
  三、加强课堂创造和线下实践
  1.创建审美情境式课堂
  注重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审美底蕴有时难以用语言进行描绘,实物受制于条件又往往难以真实地在课堂呈现,所以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进行全面的展示。如今互联网上已经包含了大量扫描的作品,可以弥补大家不能亲临现场的遗憾,教师可以通过广泛的线上渠道搜集各种代表性的画作进行教学使用,将作品立体式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如在进行《伟大的艺术》和《漂亮的建筑》教学时,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将画作的创造历程和创作背景告诉学生。如想让学生感受到古代顶尖画作的魅力,可以在教室内登录故宫的相关网站,把故宫收藏的大量创世之作进行扫描,同时配备相关的语音解说,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进行全景赏析,让学生在融创式的课堂上得到升华,这样使学生内心深处产生对美好艺术的向往和赞同。同时在课堂上多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少一些填鸭式的技巧塞入,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源于对美术真正的立体了解,如果教师一下子把知识全部都塞给学生,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提高的愿景就难以实现。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少讲些理论,多注重学生的素质挖掘。有的学生可能更擅长于美术评价,有的学生可能更喜欢美术创作。志向不同,培养方式当然也可以不同。
  2.注重线下课堂的拓展
  审美塑造的另一方面来源于学生的多见多闻。两耳不闻窗外事肯定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实际提高效果不利,所以一定要立足于本土现有的资源,盘活线上线下,尽可能的让学生开阔眼界。要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感,线下要多带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与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在生活中感受到文化的背景,让学生能够融入生活,从生活中找到充满艺术创作的动力,让生活成为每一张作品的源泉。如在进行到《四季的色彩》、《生活中的暖色》的教学环节时,可以利用学校每年组织的春秋游会,带领学生到本地的风景名胜进行自然写生。在拥抱自然中让学生们体会到风景秀丽同时,用美好的风景刺激学生创作的欲望。这些风景在美术课堂上也确实有,但是相比较之下灵气还是差了许多,对照审美感的提升还是“活”的景效果更好。要构造强烈的美术文化氛围,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化的构造就成了关键。教师平时要多利用社会资源,带领学生前往充满美术资源的地方去增长见识。如平时要多带学生前往文创场所,让学生在美术馆感受到艺术的熏陶,在文化创意园感受到美术创作的魅影,在校内课余时间开展美术作品进校园的活动,让艺术的氛围氤氲校园。通过广泛的校内外联动,促成资源的盘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文化生活的构建,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美术文化氛围。
  美术学科的交叉属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它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绘画技巧的培养,还应注意教学中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美学底蕴,这样学生才会有创作的源泉与动力,创作出更多贴近生活、有立体气息感,符合时代特征的美术作品。美术教师要立足于这一特点,一方面提升自己的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在课堂内外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努力实现教学目标,为未来培养更多有志于美术创作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煜.美术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J].艺术百家,2007,(03).
  [2]于健.谈小学美术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才智,2017,(16).
  [3]李靜.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17).
  [4]崔丹.“童化”让孩子的欣赏成为可能——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17).
  [5](瑞士)让·皮亚杰(Jean Piaget),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责任编辑 陈始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91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