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痕渗透化知为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小娟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老屋与小猫、老母鸡、小蜘蛛之间的故事。童话故事作为一种浅显易懂的儿童文学体裁,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在看似简单的童话故事中往往都蕴藏了许多人生哲理,它既教导了小学生做人的道理,也教会了他们如何去对待他人。
一、通过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体会老屋美好的精神品质
语文教学其实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而师生、生生等对话的切入点就是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而且这些关键词句除了描写生动,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外,它们的价值指向就是为了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中心思想,这也就是说,课文中关键词句往往蕴含着人文之美,是学生学习中进行德育渗透的语言载体。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文中,“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几次?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我引导学生理解到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是起到了强调作用,强调了老屋早已破败不堪,马上就要倒下了,同时也为后文写老屋一次又一次地坚持不倒下做了铺垫。从“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的回答中,可以感受老屋怎样的品质?我通过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一个小小的声音”及“今天晚上有暴风雨,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体会到小猫很可怜,此时老屋即便老得快要倒下了,却还是愿意为小猫再站一个晚上。从中引导学生体会到老屋慈祥、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帮助了小猫,当老屋想再次倒下的时候,老母鸡又来请求老屋不要倒下,这时,我又引导学生:“老屋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根据生活经验和常识——不断地被别人打扰,可能会觉得很烦,所以我觉得老屋此时心里可能会有些不耐烦了。”但是,老屋为什么还是一次一次的帮助小动物渡过难关?这样的提问和学生思考后进行回答,正好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老屋的慈祥和宽厚、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二、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老屋的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品质
学生在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课文中所折射出的爱国感情,所体现出的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等,都会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建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样的德育因素如何内化为学生的情感认知呢?其中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诵读中有效实施德育渗透。在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过程中,我为了挖掘出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对阅读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与分析,从而确定这一内容的德育点。因此,在学生对其基本生字词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便将学生分成了四人小组,并要求小组内部分别扮演老屋、小猫、老母鸡、小蜘蛛来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一段时间过后,我要求扮演相同角色的学生来分析自己的角色以及老屋,从而顺利将学生置于了这一故事情境之中。随着同学们分析的结束,再邀请了几位学生来进行回答。这样过程有效地让学生们从老屋不遗余力的多种帮助中感受到了老屋的美好品质。随后我再引导学生大家一起讨论分享,在现实生活中与老屋一样善良的人们,从而使学生明白了奉献爱心的重要性。
三、通过设计制作爱心贺卡体现的情感认知实现德育渗透
设计制作爱心贺卡这一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检测,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加深和巩固。
课文的中心是学习老屋的仁愛之心和无私的情怀,而如何把知识内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结构,成为学生的世界观?为此,我在课堂上加入了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那就是向生活中那些善良的动物、善良的人们献上贺卡,表达自己的爱心。我这样引导学生:“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像老屋这样善良的人们,善良的动物像小猫、老母鸡、小蜘蛛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当你看到或听到他们的情况后,你愿意将自己的爱心献给他们吗?选一个你最想帮助的人,把你的爱心写下来做一张爱心贺卡,写上你的爱心话语,贴在班级后面的爱心栏上”。于是学生纷纷根据所要献爱心的对象写上不同的爱心话语,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在主题班会上进行分享,并郑重贴在爱心栏上。这个综合学习活动,使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受到爱的洗礼。学生用自己的爱、同情和善良之心,为这个美的世界増添一份温暖,感受了人与之间的美好。
德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时候是不露痕迹地渗透,从而达到“水到渠成”而又“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效果。
责任编辑 龙建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686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