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传统文化与中小学体育教学相融合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郭晓光

  [摘 要]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在开展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时,学校以及体育教师要重视传统文化与体育教育工作的有效结合,通过传统文化来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观念,推动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塑造與发展。该文主要对传统文化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融合策略进行具体的探究与讨论,旨在更好的锻造学生的素养与品质,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更好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小学;体育教育;融合方略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4-00-02 [收稿日期] 2020-04-10
  一、传统文化与中小学体育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性
  我国传统文化悠久且厚重,内涵丰富且耐人寻味,既是我国文化精粹,又是教人育人的有效内容与方法。在中小学体育教育过程中融合与渗透优秀传统文化,逐渐用传统文化内核来培养中小学生的心态文化和行为文化,使得中小学生的思想、行为、心态都会发生很大的转变和变化,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等精神和情怀来培养中小学生优秀的个人素质和道德品质,教会中小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素养,使得中小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做人、做事的道理。
  在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中融合传统文化,能够丰富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模式与内容,通过深度的挖掘和利用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与内容,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兴趣,创新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得以更好地开展和进行,增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效果和水平,使得中小学生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丰富学生的思维观念与价值理想,推动中小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教学课程,提升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1]。同时,也推动我国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播、传承与发扬。
  二、传统文化与中小学体育教学相融合的方略探究
  (一)中小学体育教师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重要性
  在传统文化与中小学体育教学相融合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首先要充分认知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和内涵,并晓得与掌握传统文化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重视传统文化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中小学体育教师也要打破学科教学限制,积极的学习和掌握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并学会运用传统文化资源来丰富体育教育的教学形式与内容,革新中下学体育教育的方法,拓宽体育教育的途径,培养中小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兴趣,使得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育课程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资源来开展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品质得以更好地提高。
  (二)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与利用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不仅要重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整合与利用,既要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个人道德品质的锻造与提升,在丰富的体育教育活动中强化对小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任务和目标,还能够提升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效果与水平[2]。
  目前,很多中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传统文化意识和观念淡薄。很多中小学生在做人做事方面会呈现出很多的负面影响,如缺乏爱心、恒心、团队合作意识与精神、责任感、使命感、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精神、助人为乐精神、诚实守信、乐观豁达等精神。在体育教育活动中,体育教师也要有针对性地将传统文化的教育精髓融入体育教学活动当中来,丰富体育教学的资源。将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文化内涵诠释出来,引导和培养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以及道德观,培养中小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用感,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体育教师还可以组织多种体育教学活动,如跳大绳、二人三足、篮球拍球训练等体育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同时体育教师在进行跑步体育课程教学时,也可以重视培养学生的耐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在组织的多种体育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意识与观念,培养中小学生正己正人、推己及人的意识与能力,端正中小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综合素养。
  (三)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来因材施教,锻造学生优秀品质
  中小学时期正是学生青少年时期,也是中小学生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在开展体育教育课程时,中小学体育教师要改变教学思路和观念,创新体育教育的方法和模式,拓宽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途径,丰富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内容。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多与中小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与沟通,全面的了解与掌握中小学生的基本特点和个性化特征,并结合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和教学要求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案,实施因材施教的方法和策略来进行有针对性的中小学体育教学课程。中小学体育教师可以结合每个年龄段的学生特性来融入不同教育意义、不同层次和深度的传统文化,丰富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化中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氛围,使得中小学生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思想和行为能够受到传统文化的更好指引与教育。如一些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好,在开展跑步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安排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小组进行短跑练习,同学之间可以相互鼓励和支持,相互传输经验和方法,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与互助的意识,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友谊,促进中小学体育教育活动更好地开展。同时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长跑耐力训练,在长跑的过程中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坚韧的品质和不屈的精神,并在体育教育活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增强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
  (四)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尽管体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是理论课程也是中小学生体育课程设置的重要形式。在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将体育与健康中的一些知识和要点传播给学生[3]。同时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体育课程的教材当中,可以将传统文化以小故事或者小案例的形式展示给中小学生,使得中小学生能够在学习体育教学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传统文化内容,培养了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中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中小学生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学习和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传统文化小案例来深化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并逐渐养成优秀传统文化观念和思想品质。例如在开展亚健康、避免恶习等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不仅要将这些体育理论知识传播给学生,同时也要通过案例分等形式来深化体育教学的内容,让中小学生更加深刻且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体育教学理论知识,并通过传统文化的融合与拓展教育,促使中小学生的体育学习观念和身体意识得以更好地提升,丰富与提高了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品质与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推动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更好开展,并在丰富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更好的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文化品质,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育课程时,可以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引入中小学体育教育课堂当中来,不断丰富体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掌握体育教育的内容,更好的理解与感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推动中小学生更好的认知、理解、感受、传承与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促进中小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波,蒋建琼.试论幼儿体育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J].贵州体育科技,2013(1):30-32.
  [2]吴彪.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6):56.
  [3]石筱溪,吴光远.“过程哲学”: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教育理念的契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4):85-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452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