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自主探究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高晓红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创新,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发展与升级,数学作为小学最主要的学科之一,对小学生综合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跟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也越来越受到专家和学者的广泛重视与关注,然而,教师在传统的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往往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失去了兴趣与积极性,也没有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因此,教师将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方法引入小学数学的课堂中来,有效地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使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文章就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与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自主探究模式;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一、 前言
  数学作为小学最重要的三大主科之一,对学生思维逻辑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随着教育的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升级,也对数学课程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数学课程教学由于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过于传统与单一,使得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失去了对数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从而阻碍了小学生数学课程学习的良性循环以及良性发展,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制定出了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手段,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数学课程的探究与学习,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與学习质量。
  二、 设置课堂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望
  数学作为小学最重要的三大主科之一,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性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随着教育的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升级,数学课程也越来越受到专家和学者的广泛重视与关注。但是,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从而阻碍了学生数学知识内容学习的良性循环及良性发展,最终导致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都有所下降。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当中,并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根据我国教育的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升级,多媒体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在教育领域当中,并且多媒体中的声音、图片、文字、信息、视频、动画等优势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也有效地辅助了教师的教学工作,使得教师能够快速地完成备课与讲授的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在传授学生数学课程知识内容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数学课程的自主探究,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其中,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来,为学生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氛围,使得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容变得更加的直观与立体,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探究欲望与探究积极性。例如,教师在传授学生《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视频与动画等功能进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图片展示,使得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到物体图形的真正形态,从而在其中发现物体和图形的运作规律与物体和图形的真正定义,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
  三、 挖掘素材提供探究的教材
  教材作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工具之一,对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然而教师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往往过于依赖于教材,使得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从而阻碍了学生数学知识内容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素材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学习,使得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有效地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传授学生《比大小》一课的知识内容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其引导者的作用,积极地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主动探究,并且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出题,使得学生之间能够互相进行《比大小》的测试,让学生能够独立地操作与大胆地尝试,然后再鼓励学生说出《比大小》这篇内容的规律,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为学生播放一组数的画面,分别是26和24、9和11、81和18、33和33。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对这一知识进行自主探究,试着比一比大小,别忘了用“>”“<”“=”。有效地帮助了学生扩展思路,为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传授小学生数学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理解能力以及兴趣爱好有效地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并且每个小组四个人为最佳,使得学生之间能够在互相学习与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保证数学成绩的有效提高,实现学习能力的优势互补,而且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也有效地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例如,教师在传授学生《认识人民币》一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再现,比如,小组内有的学生可以扮演营业员的角色,有的学生可以扮演收银员的角色,有的学生可以扮演顾客的角色,使学生在情景再现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人民币的了解,为数学课堂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以及学习环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认识人民币》课程的学习,而且每个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相互配合、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学习的自主参与性与自主探究能力,在增加团队凝聚力的同时也有效地保障了学生数学知识内容学习的良性循环以及良性发展。
  五、 进行分层探究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与社会环境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每个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理解能力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然而,教师在传授小学生数学课程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来,没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从而使得学生往往产生厌学、弃学等不良心理。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并且采用分层探究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学习能力较强数学成绩良好的学生分为一组,成绩一般的学生分为一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数学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分为一组,这种分层式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使得每个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促进了学生数学课程学习的良性循环以及良性发展。   例如,教师在传授学生《找规律》一课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任务,比如,对学习能力较强数学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这类学生进行具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训练,使得这类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突破;对于数学学习成绩较为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具有基础性《找规律》的练习题,使得这类学生能够在练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发展;对于数学成绩以及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为这类学生布置难度稍低的《找规律》习题的练习,使得这类学生在进行《找规律》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培養自信心,从而能够主动地进行数学课程的学习,使这类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够达到一个质的飞跃。
  六、 交流探究成果提高自主探究效益
  由于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学习经验也非常的少,从而很难独立地对数学知识内容进行概括与总结,因此,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在数学课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内容的过程中也要对学生每个阶段的进步进行评价与指导,使得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进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构建,从而促进小学生数学知识内容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例如,教师在传授学生《乘加乘减》一课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比如每个长椅可以坐三个人,有三个长椅已经分别坐满了3个人,还有一个长椅坐了2个人,那么长椅上一共坐了多少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几种乘加乘减的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并对提出看法的学生进行鼓励。具体来说,学生一共说出了这道问题的三种算法,分别是①3+3+3+2=11;②3×3+2=11;③3×4-1。这三种方法都具有各自的理论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每种解题方法的内涵,以此使学生懂得乘加乘减的意义,以及具体的运算顺序。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同时也使学生通过交联探究,提升了数学学习能力。
  总的来说,根据小学生的年龄段特点来说,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师在传统的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采用直接传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方法,使得小学生往往被动地进行数学课程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制定出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策略,使小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从而有效地保障了小学生数学课程学习的良性循环及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娟,邱树权.自主探究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7).
  [2]龙璐.关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0).
  [3]王玉霞.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4).
  作者简介:
  高晓红,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宁东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622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