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马宗仁

  【摘要】将信息技术合理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有效降低小学生语文阅读的门槛,降低语文阅读教学中发生错误的频率。文章重点论述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阅读;信息技术
  作者简介:马宗仁(1983―),男,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齐寿镇中心小学。
  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语文教师应该将目前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由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转为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从而丰富语文阅读课堂内容,激发小学生们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顺利开展后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显著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质量与教学效率,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语文阅读范围,丰富学生的语文阅读文库,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核心素养。
  一、利用信息技术,完善阅读内容
  与信息技术融入后的阅读课堂相比,传统模式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不够完整。以小学语文教材中《松鼠》一课为例,在传统语文阅读课堂中,授课教师往往平铺直叙地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而由于大多数小学生都不曾见过松鼠,因此无法对阅读内容感同身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仅靠口头讲解,则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而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当前教学模式的补充部分,切实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完整性。教师在备课阶段,可以根据文章中对松鼠的描写,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划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融入不同的影音资料,并在课件中插入与松鼠等动物相符的背景音乐。同理,在对小学语文教材中《雪孩子》一课展开讲解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故事情节的层层推进,将雪孩子每次的变化制作成小视频,在教学开始前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对课文展开自主预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多、信息传播速度快、易于学生理解和把握的特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另外,在利用信息技术完善阅读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自主分析和完善学习内容,提高阅读水平。这一教学方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综合学习水平的提高有极强的促进作用,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学习体验过程中,完成阅读对比分析的目标,探究阅读内容中的差异及共同点,使其全面掌握根本阅读目标。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案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阅读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阅读学习体验。
  二、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语文阅读场景
  语文教学内容具有程式化的特点,学生既需要学习字词句等理论内容,又需要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这不仅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要求,也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很难通过自主阅读及教师的讲解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下降。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对形象化的内容充满兴趣,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语文阅读场景,将课文中每个层面的内容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为学生营造沉浸式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仿真的场景中阅读,理解每个知识点。这样能够让学生从形象化层面理解教材中抽象的文字内容,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含义的理解,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得突破性提升。
  例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文的每一段作为一个阅读节点,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图片或动态画面,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强化记忆。如课文第一段为:“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凤凰花的图片,给学生以视觉冲击,让学生感受凤凰花的美丽,感到赏心悦目,这样他们自然会对后续阅读产生强烈的兴趣[1]。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整篇课文的动态视频,让学生了解完整的故事,这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阅读课文,这时学生已经观看了视频,了解了课文内容,阅读难度降低,学生的阅读效果自然得以提升。教师通过导入图片、导入视频及课文阅读三位一体的模式,能够帮助学生高效学习课文。
  三、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当下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外界事物的沟通理解能力,让学生对外界实际发生的事情产生自己的理解和感悟[2]。对于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抽象的知识,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将网上收集到的相关视频素材呈现在学生面前,将课本上的文字描写转变成视频或简短的动态图像,在此背景下开展阅读教学,以激l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既有认知,边读边营造画面感,即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以形象的方式理解语言文字。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与阅读内容相关的画面,将学生想象的画面转变为真实的画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文阅读理解能力。以小学语文教材中《桂林山水》一课为例,作者在文章中重点描绘了桂林山的巍峨、水的灵动,用大量笔墨赞美桂林的山水,学生在通读课文后往往会对桂林的美景心生向往,而教师可以在此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桂林美景的视频。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信息技术可以将课文中的文字描写转化为动态的影音图像,使小学生们在视觉感官与听觉感官的双重刺激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将信息技术合理运用到《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发现自身文学素养的不足之处。学生将课文内容与实际影音图像进行对比学习时,可以进一步感受文字的魅力。作者在对桂林美景展开描写时,用词之精准,形容之契合,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字功底,通过对照学习,学生可以发现自己语文写作上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如同与《桂林山水》的作者进行了一场心灵的交流。学生再次通读全文则是与文章作者在思想上的又一次碰撞,这种文字间的交流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与发展。

nlc202302031435



  四、利用信息技术,渲染阅读氛围
  阅读氛围及教学环境对学生综合学习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在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大部分教师单方面地灌输知识,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被严重限制,进而影响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发展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并渲染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深度理解阅读文本的中心思想,深入其中,主动想象,从而完成学习发展目标。以小学语文《珍珠鸟》一课的教学为例,课文主要体现了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在本课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渲染阅读学习氛围,如为学生展示珍珠鸟的图片,让学生欣赏珍珠鸟,知道这种鸟体型玲珑娇小,给人以美的感受。接着,教师可以再播放一段鸟与人和谐相处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到,鸟之所以怕人,是因为一些人在生活中伤害鸟类,如果人与鸟和谐相处,鸟就不会惧怕人,反而会对人产生亲切感,为学生渲染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课堂氛围。然后,教师再引入本课内容,可以将文字描写的竹编鸟笼及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以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能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语文教师可以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想象和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体验中完成学习目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生动性及灵活性特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阅读学习中,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五、运用信息技术,拓宽小学语文阅读渠道
  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课上的阅读时间与当下小学生所需的阅读时间相比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中,不仅要系统地讲解课文,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引申部分课外阅读知识,吸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课外阅读,通过拓宽语文阅读渠道,增加语文知识储备量。
  以《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节选自同名小说,而教材篇幅、课堂教学时长有限,所以,教师只能将节选的课文内容作为教学知识点引导学生学习,但对于长篇幅的原文内容,学生却缺乏了解。为了让学生了解原文内容,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拓展阅读教学内容,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每天阅读一段内容,以了解整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手机、平板等拓展阅读渠道。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手机app将《鲁滨逊漂流记》的相关读物推荐给学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鲁滨逊漂流记》,了解主人公在海岛漂流的岁月里凭借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生存的故事。利用信息技g能够让学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自由阅读相关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创新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是顺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方式。教师应该重视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今后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教学方法支撑。
  【参考文献】
  [1]达生禄.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0(31):71-72.
  [2]郭小彦.关于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课外语文,2020(30):96-97.

nlc2023020314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445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