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秀梅
现代文阅读是语文高考试卷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所占分值比例也大,能否做好现代文阅读关系到高考语文科的成绩。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方法总结如下。
一、讲求方法,把握规律
现代文阅读强调以获取信息、掌握知识为目的而兼顾鉴赏评价,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比如速读能力、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等。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适合当今时代高效率、快节奏的需要。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它是通过科学的、一定量的训练逐渐形成的。从现代文阅读应试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的角度看,精读细读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精读的要求就是读懂,甚至达到吃透,读懂吃透就是要从整体入手,即使局部理解,也最终要达到整体把握这一目的。理解不了局部就把握不了整体,只有把握了整体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局部。局部理解也不仅仅是孤立的理解局部自身含义,还要把握好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完成由局部到整体、由语言到内容,然后再由整体到局部、由内容到语言的反复的过程。
第一读标题,明确陈述对象和作者情感。一篇文章的标题常常是中心思想的集中体现,因此关注标题就能把握中心。如2008年全国一卷的考题《阳关古道苍凉美》,告诉的信息有:对象,阳关古道;特点,苍凉;作者的情感,赞美。再如2008年重庆卷的《时间怎样的行走》,暗示的信息有:对象,时间;特点,行走的方式。如能有效的把握这些信息,在接下来的文本阅读中就会节省一部分时间,而且重点明确。
第二读开头部分,明确写作对象提出的方式,初窥写作对象的具体特点和作者对其的情感态度。开头部分不一定就是第一段,往往包括两三个段落。这一部分作者肯定会明确写作的对象,但不同的作者提出的方法各不相同,因此读此部分内容一定要读清楚作者所运用的方法。并且这一部分也是考题设题的一个点,这就更需要了解常见开头的方式了。总结散文的开头部分基本可以分为三类:其一,开门见山,总领全文,如《黄山绝壁松》开篇就直入主题,表明自己对其景仰之情;其二,在对比衬托中引出,如《彩色的荒漠》先写大漠的荒凉和色彩的灰暗,然后提出了工人的活动给荒芜的沙漠带来了不同色彩;其三,在同类列举中引出,如《小狗包弟》先介绍了艺术家和狗的故事,然后很自然的提出了我和包弟的故事。如能准确把握开头部分的特点也就能有的放矢的解决相应的考题了。
第三读主体部分,明确作者的行文思路,把握写作对象的具体特点。作者的行文思路一般有并列式的、递进式的;也有时间顺序的或空间顺序的;还有的是在对比中描述等。准确把握行文思路需要关注各段的中心句和一部分抒情、说理的语句,而且时时不忘写作对象。这样就可以为筛选信息类考题做好准备。
第四读结尾部分,明确主旨。写景状物类散文在结尾部分往往要由物上升的人类甚至精神的层面,然后让读者去明白一种人生的哲理或是人性的反思等。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这方面的意识,透过具体的事物看到其本质,甚至是其暗示义。如《黄山绝壁松》最后揭示的是人应像松一样在绝境中求生,不能向困难低头,应该拥有一种坚韧的意志品质。因此,读的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松这个层面,而应结合人类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系统总结,培养能力
语文知识是阅读能力的基础。从近几年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情况看,综合性的、高层次的题比较多,而它要求必须以系统的、综合的知识为基础,知识系统化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先决条件,没有系统的知识,仅凭简单的零散的知识,培养阅读能力那只是纸上谈兵。所以复习阶段一定要做好知识的系统化工作,形成自己的阅读“知识树”――知识网络。
首先,在训练中总结考题的类型,然后再培养相应的解题能力。纵观各类考题,基本可以分为:筛选信息类,解释词句类,分析各种手法类,概括主旨类。根据不同类型的题目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解题思维和解答技巧。如,筛选信息类题目一般出现在文章的主体部分,答案可能是各段的中心句也可能是某一段的各个层次;解释词句类,先要明确句中的关键词,然后本着具体化抽象和抽象化具体的原则进行转换,进行同义替代;分析手法类,先要准确判断手法,然后分析手法在文中的具体表现,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文本不能空洞,最后再分析这一手法的运用在文中起到怎样的效果,分析作用更是切忌套话连篇,而是要言之有据;概括主题类,只要学会归纳中心思想的套路即可。
三、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知识是基础,思维是关键。在阅读中注重提高思维能力,也就成了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思维虽然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有它的表现形式――借助于语言。
对于现代文阅读来说,要进行好以下几方面的思维训练:认识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调整组合能力;比同较异能力;评价鉴赏能力。
在阅读诸能力中,抽象概括能力是学生的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要求概括的时候,大多数学生还只停留在寻章摘句式的水平上,对于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在具体的基础上加以抽象那就很难做到,因此概括往往缺乏准确性,经常犯一些“以偏概全”、“偷换概念”、“转移论题”等逻辑错误。
例如:阅读下面的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纸币出现的两个条件。纸币首先出现在北宋,当时称为“交子”。这绝非偶然。要发行纸币,就必须具备造纸术和印刷术。然而在当时的地球上,掌握印刷术的国家寥寥无几,其中以北宋帝国的条件最为成熟,最为优越。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然而初唐是钱帛兼行。贞观治世,“匹绢得粟十余斛”。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自唐中叶后,铜钱日益排挤绢帛,到北宋时帛制大体上已经终止货币的职能。北宋统一中原后,却没有统一的币制,而是铜钱和铁钱兼行。如在四川行用铁钱,陕西与河东地区兼用铜铁钱。铁钱是一种价贱而笨重的铸币,铁钱一贯,即1000文,约重39千克。而社会钱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于是纸币应运而生。
我们分析这段文字可以看到,第一、二句话是总说,后边分两层分别说明“绝非偶然”的原因:一是北宋具备了当时世界上最为成熟、最为优越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一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社会对钱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这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的,是比较具体的,还需抽象概括。可抽象概括为: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可我们的学生不会抽象概括,答成:一、造纸术和印刷术;二、商品经济的发展。这还是较为具体的。更有甚者,在分析时就出了偏差,认为是造纸术和印刷术是两个条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760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