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史证意识的缺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历史教育的目的并非仅仅让学生记住和复制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在思考和探究中建立起对历史的认识。所以此次新课程改革将中学历史课程的性质定性为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历史课程性质阐述为“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但“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侧重于传授具体的历史知识,没有把历史认识的方法看作是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好像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完全是历史学家的事情,与中小学历史教学无关。我们谈到基础知识,往往仅指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意识也属于学科的基础”。 [1] 想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就要重视史证意识,即让学生树立“凭证据说话”的理念。然而,在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史证意识缺失严重,以历史教科书的插图为例,就普遍存在语焉不详的问题。
  一、插图中史证意识缺失的表现
  1.没有将插图进行有效分类
  历史教科书的插图,一般来说大致分为两类:原始性图片、再造性图片。原始性图片诸如人物、文物等照片,其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是非常直观、真实的;再造性图片主要包括人物画像、漫画等,他们都是后人依据一些史实想象历史上的一些事件、人物及生活场景而创作的图画。但是,纵观我们现行的历史教科书,究竟哪些插图是后人所作的图画,哪些是真实反映了当时历史情境的照片,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插图是没有给予分清的。至于说插图的来源、出处更没有提及,这就使历史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史证意识缺失了。以人教版《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为例 [2] ,第4页的《 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 》图,第5页的《 山顶洞人的生活 》图,第23页的《 牧野之战 》图,第43页的《 扁鹊 》像,第44页的《 屈原 》像,第46页的《 孔子 》像,第49页的《 韩非 》像等,它们都是再造性图片,是后人想象当时发生的历史场景或依据一些史料而绘出来的史景图和人物像。这些再造性的图片与一些真实历史事件、人物的照片相比较,教科书并没有作区别说明,没有标注这些画像是出自哪里,由谁而作。
  2.没有将插图的来源信息标明
  有教师撰文谈到学生对教科书中的老子、孔子、荀子等图片持怀疑态度,质疑为什么老子的画像是那样的,而孔子的画像为何不能是老子的画像或者是其他人的画像呢?这些画像是从何而来的?学生已经对教科书中这些没有出处来源的插图开始质疑了。诚然,能够质疑是非常好的,但是有多少学生去质疑这些插图的真实性和来源出处呢?恐怕更多的是被动式地接受记住教科书既有的插图事实。如何让学生信服教科书选用的插图是可靠的、有依有据的,没有经过伪造或篡改呢?学生又可从什么地方、什么路径能核实插图的真实性呢?笔者以为在教科书的编写中应有标注插图来源、出处的信息,这样既可体现出史证意识的理念,又符合学术规范,还能培养学生版权意识。试想有了标注,学生不但很容易地区分两类插图,而且又能在使用教科书中潜移默化地认识到这些插图是有根有据,不是编写者随意瞎编乱造,随意采用的。所以历史教科书编写者有责任予以关注这个问题,对一些插图增添出处、来源等信息。
  图书、论文的注释早已形成规范,作者或译者、书名、出版机构、版本等要素都需要指明。当然,图片出处、来源的注释比这些要素要复杂点,比如一些照片内容是考古发掘或传世的文物,则需注明发掘地、出土时间、发掘者(单位)、摄制者、保存者(单位、个人)。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文物照片不必注明如此之详尽信息,可以简要标明某年某地出土。也以该版本《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为例,如第27页的《 商朝的玉虎和玉象 》图,可写明1979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第28页的《 商朝戴枷的奴隶俑 》,可写明1937年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另有一种插图是后人根据真实文物绘制的,这种可以标注出依据哪些文物绘制的,如第36页的《 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 》图,可注明为“根据1950~1955年在河南辉县和山西长治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铁农具绘制而成”。人物图应标明某个时期何人创作,比如第57页采用的《 秦始皇 》像,就可标注为“1959年著名画家刘旦宅参考《 历代帝王像 》创作”。一些想象图的作者不一定全能考证出来,但是想象图应有“想象”字样,这正如教科书标明一些插图是“复原图”“示意图”和“漫画”一样的做法。
  二、插图中史证意识缺失的危害
  1.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出历史内容
  历史图片之所以受到重视在于它能真实地反映历史或说再现历史情境,图片表现的内容是真实的,图片本身也理应是可靠的。真实的历史图片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能借此探寻到真实的历史史实。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也存在虚假的历史图片,有的是图片的内容是虚假的,有的是图片歪曲历史背景,有的是图片本身经过技术手段的处理以满足人为的需要。一些教科书选用的历史照片的内容其实并非完全反映出当时的历史情境,以岳麓版历史课本必修(1)的《 周恩来迎接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3] 》的照片为例,此图经过了政治化的处理,早已不是真实的图片了。与美方发表的照片相比较,中方照片上周恩来身边少了一位体型高大的周恩来的英文翻译冀朝铸。事实上,“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冀朝铸作为周恩来的翻译参加了会见。在尼克松走下飞机舷梯的时候,周恩来特意叮嘱冀朝铸:‘近一点,每一句话都得认真听清楚,准确地翻译。’于是有了尼克松那句传世名言:‘我是跨过太平洋与中国人民握手’,通过冀朝铸的口中传向了世界。然而在中国官方宣传报道中,为了突出主人公的形象,冀朝铸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4] 就如这样经过处理的图片是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出历史内容的,历史教科书要杜绝“伪图片”,否则会影响图片的权威性。
  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
  历史教科书注明插图的来源出处,有利于尊重知识产权,培养版权意识。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或者说“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培养合格的公民。在当下剽窃别人成果的事例屡见不鲜,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的意识和版权意识显得很有必要,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学习历史不能没有重证据意识,怎样在初高中课程中,在各个学段,逐渐强化证据意识及其对证据复杂性的认识,应当说还是一个新的课题”。[5] 面对这个新课题,教科书首先应该有规范意识。
  3.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应该说,出处是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载着历史信息,准确标明出处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它们的来源等信息,有助于学习者深入理解,更可以传递科学而严谨的治学精神。可以说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中很大部分时间是在利用教科书学习的,正因为教科书作为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学习材料,对学生的教育起着潜在的作用,那么作为由历史学科专家编写的教科书所传递的历史知识理应具有科学性,否则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总之,中学历史课程是培养学生史证意识的一个很好路径。历史教科书作为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最主要、最基本、最常用的材料,承载着中学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理应从插图等各环节做起,让史证意识从中得以充分展现。
  (作者单位:陈德运,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089;严中润,攀枝花市第九中学,四川 攀枝花,617000)
  
  参考文献:
  [1]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经验及启示[J].历史教学,2002(11).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曹大为,赵世瑜.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M].长沙:岳麓书社,2008.
  [4]吴卫江.运用多媒体手段还原历史图片的历史真相[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2).
  [5]房莉.初中历史教学也应培养重证据意识――以北师版七(上)“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为例[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6875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