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与课程资源开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晓弘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那么,教学中该如何发掘和利用现实生活这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呢?我的做法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十分广阔。学校、老师可以根据自身、地域、学生的实际与学生的自身兴趣相结合,选择、确定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创设一种适合学生兴趣和自我发展的开放性学习时空,为学生提供一种多渠道获取知识,理解生活,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运用与实践的机会。
一、扎根生活,观察生活,发现合适的课程内容,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品德与社会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开发与实施要克服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应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把学生的生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学生的生活圈里寻求学习的对象和场所,努力创造适应学生实际需求的学习活动。如春节过后,老师让学生交流有关春节的民风民俗,引发学生对压岁钱的讨论,由此生成了《我的压岁钱》的主题,教师进一步就“怎样管理压岁钱,合理安排压岁钱”引导学生探讨,并与爸爸妈妈交流协商自己安排压岁钱的设想,取得支持。另布置他们了解银行存储钱的必要手续,自行准备好所需材料,然后带领他们到银行存钱、柜员机取钱,使学生懂得有效地利用社区服务机构,进行理财观念的启蒙。
二、尊重学生,共同探讨,确立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程的宗旨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保障学生“和自己喜欢的同伴”“在喜爱的地方”“有充分满足的时间”“用自己想用的方式”投入地参加活动,获得丰富的生命体验。因此,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师生共同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在交互中共同建构课程内容,共同设计实施方案。教师应以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和愿望为原动力,帮助学生寻找感兴趣的活动课题。
在学生接触品德与社会之初,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课题,写在纸条上,教师再根据“是否身边的事物”“学生是否有能力独立完成研究”“能否掌握具体数据资料”等几个要求对提出的主题进行筛选,比较适合开展的主题再经过班级民主表决,选择共同感兴趣适合集体研究的大主题。如:“为什么可乐这么畅销”“怎样知道天气要变化”“为什么城市需要各种各样的标志”“钱币的研究”“吃的学问”“节日的探究”等。
每确定一个研究的大主题后,学生便自由组合成几个研究小组,一起讨论小组研究的小主题及活动计划。在这期间,教师只起引导作用。比如三年级《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这一内容,孩子们提出了“为什么可乐这么畅销”这一主题,各小组又产生了“可口可乐的历史”“可口可乐配方与口感”“可口可乐生产的秘密”“可口可乐与其他品牌饮料的比较”等小课题。又如:五年级的《钱币的研究》,学生又衍生出“钱币(货币)的发展变化过程”“钱币上的图案及含义”“钱币的防伪”“古钱币的探秘”“钱币的保护(法律)”等小课题。而从“吃的学问”里,学生又分解出多个小主题:“人们的早餐习惯”“营养配餐”“肥胖与饮食”“不同地方文化与饮食”“零食的吃法”“多吃洋快餐好不好”“不良的饮食习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不仅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兴趣不同的需要,对于培养学生初步学会用不同方法、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并发展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三、就地取材,开放学习,利用身边资源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开放的课程,但城市缺少相应的教育实践基地,不利于课题顺利开展。于是我们采取主动出击,电话、上门、托熟人等方法联系适合开展活动的基地,寻找能为活动课提供音像、图片资料的单位和能为孩子们现身讲演的专业人士,尽量丰富活动的内容,增强生活课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如教学四年级《为了健康安全地生活》这一内容,我利用城市大街小巷的各种交通标志,组织学生收集、辨识,了解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活动中,生成新的活动小主题“区分标志和商标”。学生通过系列活动,体验得出“应该提醒学校的同学们遵守公共秩序”,进而萌发设计校园标志的愿望,并付诸行动;又如为了开展“节约用水”活动,老师和学生到市节水办索要录像、图片,让学生了解世界及我国各地水资源情况,再通过参观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进一步理解节约用水的意义,学生们自己设计了各种宣传方法并用借来的宣传旗、宣传单向同校同学宣传节水的重要性。
这几年来,我们走出去――公园、超市、银行、街道、苗圃、气象台、水厂、邮局、博物馆、大小餐厅……请进来――医生、农科技术员、超市经理、银行管理人员、居委会主任、家长……极大丰富了课程内容,增强了学科的吸引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从另一角度看,对周边资源的利用加强了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初步形成社会责任意识,初步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懂得社会发展人人有责的基本道理,形成了关注社会的意识。
四、关注媒体,留意生活,共同思考问题,培养合作探究习惯
我经常鼓励学生留意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报道,对身边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积极观察和思考,并提出问题,与同伴探讨,形成简单的探究思路。比如前年,学生发现报纸、电视均增加了本市空气质量报告,发现有的区域的空气明显下降,学生由此产生探究“空气质量与人们健康”的愿望。于是他们组成若干个探究小组,有的访问气象台了解厦门近年来空气质量的变化历程,思考空气质量与厦门社会发展的关系。有的小组采访环保局专家,向他们了解影响厦门空气质量的原因。有的小组到“污染大户”调查工厂的排污情况,了解他们的治污措施。借助媒体,接触和了解身边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发现现实问题,初步养成好观察、好质疑、好探究的心理倾向,培养了学生与同伴合作探究的兴趣。这样,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逐渐增强了作为社会小主人的意识。
《品德与社会》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源于学生的生活领域。因此,在要求课堂开放、学校开放的同时,还应积极调动社区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各行各业的人才资源,要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协助,开发丰富的学习内容,共建开放式的学习空间。同时家长利用自己的知识、自己的工作也能为我们的教学出谋划策,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让家长们对研究性学习有一定的了解,往往能给我们以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另外,教师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它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联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是一种工作方式的转变,教师必须与其他老师建立联系,关注教学内容,使其从单一学科走向多学科,但这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作者单位 福建省厦门第二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540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