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科学课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玉莲

  由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教材中体现出渗透性、逐渐性与整体性,且它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主要依靠活动教学法,所以教师不能把这些内容标准像知识、技能领域的标准一样,通过讲解、演示、实验、练习、作业、考试等方法直接教给学生,而必须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做做、玩玩、说说、比比、唱唱、画画等等。让小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体验,获得感悟。这些体验和感悟,有些是小学生当场感受到并且有所表示的,也有些是小学生当时并没有感受到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表示,而是作为一种潜在的体验和感悟,暂时积存在他们心中,随着学习的进程,这种积存不断积累,到一定程度从量变到质变,产生顿悟并显示出来的。
  例如《比较水的多少》一课。上课时,老师告诉学生:“桌上有三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装有不同量水的瓶子,分别编为1、2、3号。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猜一猜哪瓶水最多?哪瓶水最少?”学生经过观察后纷纷提出自己的猜想,有的说:“1号瓶水最多”;有的说:“3号瓶水最多”;也有的说:“2号瓶水最多”。
  到底哪一瓶水最多,同学们谁也说服不了谁。该怎么办呢?师生们一致认为该用实验来测试。结果发现3号瓶里水最多,2号瓶里水最少,1号瓶里水居中。当同学们汇报完各小组实验情况和结果后,教师抓住时机问:为什么实验结果与猜想的不一样呢?从这点你们想到什么?有的学生说:“因为三个瓶子大小不一样,看不清楚。”有的说:“猜想不一定是事实。”有的说:“我们做事不能只是猜想,要用事实证明。”有的说:“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肯定地说:“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出现的情况,这样不失时机地问为什么实验结果与猜想的不一样,自然、有效地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渗透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有意设计的教学情境中领悟到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以及做任何事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再说《比较水的多少》这一节课,不管是哪位教师都会引导学生先猜想,再实验。但是,教师如果不是在关键时刻提问:为什么实验结果与猜想的不一样呢?学生就不会有这样的感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就不会在课堂中体现出来。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热爱科学,乐于探究,教师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探究环境提供各种便利,把科学课内容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观目标落实到教学过程之中,为探究做心理上的支持,这样才不枉为科学探究的引领者。
  (作者单位 河北省承德市营子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567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