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学生进入高中后,化学学习就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在学生面前摆下一道道难关。有的学生在初中时化学学得蛮不错,学习成绩很好,可是到高中后,却很不适应,听不懂,学不会,成绩甚至出现不及格,高挂红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没有掌握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化学学习方法;听课;复习
   “化学是一门记忆加实验的科学”,这也许不太符合一些同学的思维习惯。特别是我们很多同学在初中化学学得还算可以的情况下,是觉着没有花多少时间去记忆的。其实不然,说句武断一点的话:化学学得好的同学主要是因为掌握了化学的学习方法,高效而又轻松地学习化学知识。下面就本人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一、制订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是学生学习的行动指南,它能使学生增强责任感、科学支配时间、积极努力地完成学习任务。主要包括:对上学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小结,提出本学期努力的方向、目标、措施等。我们政治教师应向学生讲明制订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组织检查执行情况,必要时帮助学生适当调整学习计划。
  二、课前预习
   预习对我们大有益处。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未雨绸缪,事先有所准备。有没有准备,或者准备的充分与否,学习的效果大不相同。预习主要是对知识的准备。具体地讲,学生要在老师讲解新课之前,先有计划地独立地自学新课的内容,初步了解下一节课老师要讲的新课的内容的。教师要指导和组织学生预习,使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对知识性教材的预习,要大体了解新课的主要内容及自己感到疑难之处,标出不懂部分,为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作好准备。对实验教材,应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原理、操作要点、安全注意事项,并写出实验操作提纲或画好图表,列出带记录的空白表格等。对于化学的学习,课前预习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超前学习,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而且会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通过预习,我们首先大体了解课本所要讲的内容,上课时能跟上老师的进度。在超前学习时肯定会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或者是对一些问题理解不够透彻,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时,学生们就可以带着疑问去听课,通过老师的讲解去理解内容,和老师对比对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上真正地掌握化学知识。
  三、巧妙听课、主动思考、做好笔记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老师传授的是经过历史验证的是老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因为提高课堂效率是尤为重要的,那么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呢?同学们应该做好课前准备。精神上的准备十分重要,保持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有的同学在听课,往往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这是错误的。开头,往往寥寥数语,但却是全堂讲课的纲。只要抓住这个纲去听课,下面的内容才会眉目清楚。结尾的话虽也不多,但却是对一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提示,同时同学们还要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
  课堂上以听老师讲授为主,基本循着老师的思路去听。同时要动脑子主动思考,力争得到“接受-思考-理解”的最佳综合效益。抓住基本概念,领会主要精神。老师讲课有不同的“松紧度”,学生听讲也应有不同的“响应度”。在预习中以懂的东西就不必多话力气。而对疑难点则要仔细听,听课中可进行合理的“联想”和适度的停留。“联想”主要是课堂内容的相关知识,可以有“树木”联想到“森林”。但只要广泛联想,对于知识的掌握是大有裨益的,但却不能脱离课堂而无目的想入菲菲。所谓“停留”,是指听到课堂重要之处,可以稍微停下来思考,细味这个问题。也可以为听课带来一定兴趣。不过不要忘了还要留一点精神听老师后面的课,争取把课听活。
   还有,课堂笔记也很重要。有人说“过不动笔墨不看书”。我们也应做到“不动笔墨不听课”。笔记记忆法,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之一。笔记,一份永恒的笔录,可以克服大脑记忆方面的限制。俗语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因此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须记笔记。同时做笔记充分调动耳、眼、手、心等器官协同工作可帮助学习。记笔记,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记下一些概念、思路、疑难点等。那种课上抄笔记,课下读笔记,考前背笔记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至于笔记,要学会记要点、记提纲,不要因记笔记而影响看、听和想。在检查复习时,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注意听同学的回答,看同学的操作。不要因没有检查到自己而不认真想、不注意听和看。当同学的回答、操作与自己的认识不一样时,更要想一想有无道理。总结巩固阶段,主要是会小结归纳,使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在头脑中条理分明有个系统,同时回忆看或所做的实验。
  四、做好作业
   如果说听课这一环节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那么作业就是侧重于知识的消化与巩固。对于为什么要做作业的问题,一些同学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这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是为了达到老师的要求,这种观点是没有认识到做作业的真正意义。一般来说,如果能够很好地完成作业,就说明预习、听课的效果是好的,知识是真正理解了。相反,如果作业不顺利,或者无法独立完成,就说明对所学的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没有真正的理解,这时就要想方法去弥补。
  五、复习
   复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复习指把新学到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条理化。常听到有同学这样说,“越学越多,越多越乱”。产生这个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善于复习时进行综合和归纳,不善于在复习时去粗取精、提取精华。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认为读书有两个过程,一个是“由薄到厚”,另一个是“由厚到薄”。由薄到厚的过程是知识的不断丰富、积累的过程。而由厚到薄是则是质的飞跃。那么怎么才能做到由厚到薄呢?这就是要求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纲目,这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不管知识有多么的多,千丝万缕,必有主线。其实每堂课后的小结,就是这样的主线。掌握要领、抓住纲目,这是由厚到薄的一把钥匙。
   例如我们在学习完“分子和原子”这一章后,自己可以归纳现本章的基本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对分子、原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可用图来表示。在复习的过程中,只要你善于归纳、总结,就能把整个的知识串成一条线,做到前后相联,融会贯通。当然,总结提纲,必须是自己动手,开动脑筋,不要求助于别人。只有这样,才可能够使书“由厚到薄”。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轮船的方向盘与航线,让我们掌握有效的化学学习方法,驾上这艘希冀之船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让船儿载着我们驶向美好吧!相信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上几个方面,我们一定能学好化学这门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56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