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临河第一职业中专:打造少数民族职业学校新特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志勇
内蒙古临河第一职业中专位于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南临黄河,北与蒙古接壤。学校创建于1982年,1995年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03年在教育部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重新调整认定中排名居自治区同类学校之首,成为中国西北最大的职业教育窗口示范学校。2009年被认定为“中国百强中等职业学校”,2010年被认定为“中国十大就业典范学校”,并被教育部、财政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定为中国首批“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
学校占地36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开设有工艺美术、幼儿教育、动漫设计、音乐、舞蹈表演、计算机及应用、旅游酒店服务与管理、汽车应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建筑路桥、会计、金融保险、航空服务等38个专业。建校30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合格中等专业人才近10万人,有3000多名学生考入全国各类高等院校,185人被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重点高校录取。
经过近30年的办学探索,学校形成了鲜明的“临河一职”办学特色,即一个核心、三种模式、六大亮点。
一、一个核心――要成才,先成人
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是中职的主要任务和使命。临河一职所招学生90%来自于农村和城镇贫困家庭,他们深受中考失利的打击,自信心严重受挫,自卑、逆反心理强。学校坚信:“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培养造就一个孩子,可能挽救他的一生,也能拯救一个家庭,改变一家人的命运。帮助孩子找回自信、自我,是学校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根基。树人先立本,立本先立德,立德再立业。因此,学校自建校伊始就确立了“要成才、先成人”的办学思想,始终坚持这一核心理念,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二、三种模式――育人模式、管理模式、创业就业模式
1.“三技六能育人模式” 办学实践中,学校认识到仅仅培养有一技之长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学校的毕业生到南方就业时,有的因不会讲普通话而遭拒绝,有的因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而含泪回乡,有的因缺乏社会经验和办事能力而拿不到营业执照,有的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无法适应紧张的学习生活。一件件追踪调查的个案促使学校反思,学校逐渐认识到,找份工作、考上大学、拥有财富可能很容易,而拥有良好的习惯、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以及创新与适应能力等,才能使学生立于不败之地。
结合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及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学校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掌握“三项技能”,即熟练的专业技能+普通话与社交能力+基本写作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六种能力”,即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学校开设了“三技六能”课程,自编教材并进行考核,三年学习不合格者不准毕业,必须补课,并作为硬性规定实施。
“三技六能”实施以来,很多用人单位反映,学校的毕业生普通话流利、做事认真、善于与人交流合作、学习能力强、有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高。海尔集团、蒙牛集团、伊利集团、内蒙古新中基公司、北京丰田4S店连续五年向学校“订购”毕业生。学校毕业生的合格率达到100%,就业率一直稳定在100%,对口就业率在96%以上,就业学生稳定率在95%以上,创业率高达30%,涌现出一大批创业的经理、厂长、老板。实践证明:“三技六能”是能让每个学生受益一辈子的“真经”。
2.校中校的管理模式 学校将每个专业设立为专业学校,实行专家治学、专家治校的专业学校管理模式。选聘专业能手和学科带头人担任专业学校校长,凝聚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教师。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推行“聘任制、骨干教师年薪制、工作室制、工作日制”四制一体化改革。专家治学、专家治校,凝聚了一大批投入职教事业的专家型、双师型队伍,确立了一批能与市场无缝对接的骨干示范专业。学校的各个专业得到高质量的迅速发展,汽修、建筑路桥专业连续两年在自治区中职技能大赛中荣膺冠军,在全国技能大赛中也小有名气。毕业生供不应求,有的专业的学生二年级时就被用人单位预订。
3.跟踪服务的创业、就业模式 学校向社会作出郑重承诺:“凡就读临河一职的学生,只要遵纪好学、完成规定学业,选择继续深造的,保证考上大学;选择就业的,实习期月收入不低于1500元,实习期满正式上岗月收入不低于2500元,高于当地本科生工资。否则,三年学费全部退还。”学校深知,一个农村家庭把家里收入的大部分拿出来供孩子上学不容易,把这些普高线下的孩子教育成才,就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这是学校的责任,是对孩子、家长和社会负责。学校通过严格考核,层层把关确保学生质量;通过顶岗实习、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等多种方式确保学生有岗可就;通过认真考察就业企业,确保就业质量;对已就业学生,凡是对就业岗位不满意的,学校免费召回培训,第二次、第三次推荐就业,直到找到自己满意的岗位为止;开设创业教育课程,邀请优秀企业家开设创业讲座、优秀毕业生介绍创业历程,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学校对所有就业学生全程跟踪服务至少三年,领飞助跑,帮助学生度过独立生存的关键期。30多年来,学校有近万名毕业生在北京、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就业发展,上万名学生自立门户、独立创业,60余人远赴海外创业,涌现出亿万富翁17位,获国家发明专利的2位,资产千万元以上、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者几百位。
三、三十年智慧汗水打造六大亮点
1.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生 “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缺乏道德底线已成为年青一代的最大危险。学校大力推行树德、铸魂、固本、育人的德育工作,学习、践行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孝敬父母、尊重老师、说话文明、礼仪规范。校园里懂孝道、知礼仪、讲文明已蔚然成风。2010年学校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2.创造情境,育人先育魂 学校环境处处育人。校园内随处可见富有育人思想的雕塑和景观,如烈日下耕种的老农,时刻提醒师生:一丝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极富动感、驰骋草原的逮马雕塑,告诉学生:职校的孩子个个是有个性的“烈马”,需要千锤百炼才能成功;提示教师每个孩子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只要教育得法,他们都会成为“千里马”。走廊、教室布满励志向上的标语、图像,就连卫生间都有班级主动认养的鲜花、乔木和鱼缸。
同时,为挖掘河套人文历史内涵,传承河套文明,教育子孙后代,学校在自治区成立首家“内蒙古河套人文教育民俗博物馆”。集中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河套文明、日新月异的巴彦淖尔、蓬勃发展的河套教育、多姿多彩的河套民俗,还有专柜展示从巴彦淖尔成长的杰出人物,以励后代。博物馆全天开放,供所有人免费参观,每年接待参观人员上万人。学校博物馆被授予临河区、巴彦淖尔市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人文教育基地。
3.工厂进学校,课堂进车间 学校贴近市场办学,制定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高低是检验教学质量的唯一原则。社会和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为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零距离对接,学校与当地的巴彦淖尔市汽车大修厂、蒙牛集团、伊利集团、新中基公司、香港联邦制药集团、热电集团联合办学,校企合作;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等城市的弗拉蒂尼制衣公司、蒙牛集团、清华大成装饰公司、奇瑞集团、海尔集团等37家大中型企业开展“工学交替”和“订单式”培养;将内蒙古宏兴机械制造公司的全套设备和师傅引入校园,实现了工厂进校园、课堂进车间,工厂的技师就是学校的实训教师,学校的学生就是工厂的学徒;内蒙古鹏程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落户学校,实现了环艺、建筑路桥专业学生“教、学、做、设计、施工、生产”的一体化运作,教出来的学生不再是只会纸上谈兵、黑板上设计、书本上施工的学生,而是一毕业就能实战的能手。
4.百杰校长领航向,多元体制聚能人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临河一职校长孟保和,是全国特级教师、教授、全国百名杰出校长、全国教育杰出人物、内蒙古自治区十佳校长、自治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在他的悉心培养下,学校涌现出20余位专业领军人物,专业由过去的3个发展到现在的38个,学生由最初的22人发展到如今的10318人,固定资产由初创时的34万元到如今的近10亿元,实现了非常规的跨越式发展。学校多元体制并存,聚集了一批能人,齐头并进促进事业发展。
5.对无业者负责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巴彦淖尔市每年新进城务工人员有3万多人,再加上城镇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每年约有10万多人闲散在社会上,给社会稳定和治安管理带来极大隐患。学校急政府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主动承担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任务。从2006年起,学校每年培训人数在3400人以上,让2万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青年学会了技能,并找到了工作,月收入都在1500元以上。劳动力转移让无业者有业,让有业者乐业,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缓解当地就业压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做出了积极贡献。
6.跟着市场办教育,配合岗位搞教学 为了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调整教与学的关系,走出了一条有临河一职特色的教改之路。学校采用分层教学和模块教学,彻底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格局,每节课45分钟,把35分钟还给学生,让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师生民主平等,相互探讨、交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社会在发展,企业在变化,如果总抱着一本教材和一成不变的教学计划、大纲,必将被社会淘汰。因此学校围绕市场办职教,配合岗位搞教学,根据市场导向制订教学大纲,根据岗位需求制订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随着岗位能力标准进行动态调整。主修课、必修课、选修课与岗位能力要求无缝对接,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一毕业就用得上、留得住、有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与内蒙古美术学院开展联合办学,采取了“3+2”的形式,三年中专教育、两年大专教育,为学生构建起了中高职贯通的成长通途。目前学校正在探索大中专一起发展、互为支撑、共同进步、为国育人的少数民族地区办学模式。
扎实的教学改革,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2月,学校舞蹈专业排练的“顶碗舞”代表自治区赴深圳参加全国第二届中小学艺术展演获一等奖。2008年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临河一职6名学生获优秀奖,2名学生获三等奖。2010年学校承办了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和自治区残疾人技能大赛,被授予“优秀组织奖”“优秀服务单位”,学生获得了8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占全部一等奖的一半以上,名列全区第一;8名获一等奖的学生代表自治区参加了全国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并获优秀奖。2010年,在第七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中,临河一职有8名学生和7名教师获奖。2011年4月,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学校荣获3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再创辉煌。
展望未来,临河一职将不断探索、不断进取,开创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内蒙古临河第一职业中专
学校创建于1982年,1995年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10年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职业教育窗口示范学校。学校占地36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开设有工艺美术、幼儿教育、动漫设计等38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318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76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