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抑郁症具有发病率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高,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等特点,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因而受到全球各国的关注。然而,本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学术界的观点认为,抑郁症是在生物、心理及社会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病的,其中生物学因素更应受到重视。本文就抑郁症新的治疗方法作简单介绍。
一、电休克治疗法
据路透社健康新闻纽约讯英国研究人员于2003年宣布,尽管对于电休克治疗一直存在争论,但是研究显示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治疗精神疾病,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要优于抗抑郁药物治疗。所谓的电休克治疗(ect)是在麻醉状态下,用电使患者发生癫痫发作。癫痫发作的结果就是,大脑释放出的化学物质能够改善大脑细胞之间的联系,还能够产生一些其它的改变,因此能够使抑郁症得到缓解。尽管许多医生认为,ect不仅对抑郁症没有治疗作用,甚至还有可能导致脑损伤,但是来自oxford大学的john geddes等人指出,根据对一系列医学文献的回顾提示,实际上这种治疗方法的确能够发挥作用,而且起副作用也是可以控制的。 geddes告诉路透社记者说:“但是于任何其它治疗方法一样,对这类问题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如果我或者是我的亲属处在相同的情况下,我是否会选择这种治疗方法。根据一系列的证据,我认为上述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研究人员在对哪一种ect作用最好进行研究时发现,对大脑双侧进行ect治疗比单纯做一侧更加有效。 geddes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双侧ect能够更好的穿透大脑,因为脑组织包埋较深,需要较为强烈的刺激才能够将其激活。至于为什么部分抑郁症患者对ect的反应要好于对药物的反应,geddes说,这两种技术有不同的作用机制,而ect的作用机制更加有效。而且,在这些研究中对比ect于药物的疗效时,常常停药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很有可能药物治疗的效果与ect的治疗效果有所叠加。但是有时候对于那些严重抑郁症患者,需要尽快使之感觉有所改善。他说:“当然,如果患者病情十分严重,比如咀嚼进食和喝水时,这种治疗方法会产生效果。”geddes认为,对ect治疗之所以存在争论,是因为有人认为这种技术的历史有误解,过去人们曾经在不进行麻醉的情况下实施电休克治疗,而且存在滥用的倾向。
二、SX生物基因平衡治疗法
“SX生物基因平衡疗法”是陕西省中医药学会汉唐医院精神科经过多年临床经验,引进大型高新诊疗设备所研究出的一项治疗抑郁症的科学治疗方法。其打破了抑郁症治疗史上“治疗―复发―再治疗―再复发”的恶性循环。
1、生物疗法修复基因。科学研究证实,精神类疾病的发生大多与大脑神经递质在神经突触间的浓度和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因素有关,SX生物基因平衡疗法能够迅速修复致病祸根染色体畸变基因,抑制神经介质多巴胺、儿茶酚胺的增高,综合调理脏腑功能,促进人体各个神经系统达到协调平衡的最佳状态。
2、激活细胞改善循环。SX生物基因平衡疗法,能够激活衰竭细胞的活性,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保障大脑供氧,全面补充大脑细胞的胶原蛋白营养,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使机体神经组织细胞在短期内恢复正常状态,消除精神压力,多年痛苦一次性彻底清除。
3、调节活性增强记忆。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从根本上消除神经功能紊乱,缓解脑部疲劳,让患者快速进入正常的睡眠状态,调节多种生物酶的活性,从而达到修复损伤的脑神经细胞,改善睡眠,提高大脑记忆力,从根本上保障大脑中枢神经的稳定。
4、清除毒素提高免疫。SX生物基因平衡疗法迅速清除大脑细胞和血管中淤积的毒素,改善神经细胞的异常状态,调理脏腑机能,天然生物免疫因子增强自身免疫,恢复大脑正常思维,从而有效防止病情迁延难愈和反复发作的问题。
5、绿色疗法标本兼治。疗法使用的药剂是采用现代生物基因技术,结合百余种名贵中药提取浓缩精制而成,具有滋肝和胃、宁心安神、平衡阴阳等功效,服用后易吸收、见效快,疗效是普通药物的30倍以上,不含任何激素,无依赖性,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对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均无损害,彻底解决了失眠、抑郁、精神障碍疾病带来的困扰与痛苦。
三、心理治疗法
认知行为治疗是抑郁症治疗中应用和研究最多的心理疗法,人际关系治疗是近年来较受关注的抑郁症心理疗法。这两种疗法已分别被证实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症急性期的症状,综合这两种疗法(认知行为分析系统,CBASP)可治疗慢性抑郁症状,合并药物治疗可使有效率从48%提高到73% 。Frank等的研究指出,人际关系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联合小剂量抗抑郁药都能降低抑郁症的复燃和复发率。而Hollon等的研究表明,在急性期药物治疗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停药后认知行为治疗疗效仍能持续。Hensley等对97项设立对照并进行长期随访的抑郁症认知治疗研究进行系统回顾,结论是认知治疗的长期疗效明显超过TCA。
动力性心理治疗注重个体人格的形成,而不是现今时兴的以症状分类学为基础的某种精神疾病。但如今对于疗效的判断需要证明“是什么治疗对于哪一种疾病产生了疗效”,这就使得动力性心理治疗在疗效研究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经典的精神分析治疗,由于时间长(往往要进行几年)等因素,论证其疗效非常困难,疗效的研究逐渐转向短程动力性心理治疗以及融合了认知行为治疗的认知分析治疗和融合了人际关系治疗的心理动力性人际关系治疗。这些短程的、结构严密的治疗容易掌握和研究,但比起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等,研究报道较少。Gallagher、Thompson、Barkham、Sharpiro等的研究分别证明,短程动力性心理治疗和心理动力性人际关系治疗对抑郁症的疗效与认知行为治疗相当。
抑郁症心理治疗的前景将会很乐观,治疗方法会进一步发展。同时也需要循证医学研究更多地渗透到心理治疗领域。但这也可能会带来一个两难的处境,即一方面需要心理治疗向更便宜、更大众化、需要更少接受专业培训的治疗师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治疗质量如何得到保证,会存在一条研究和应用之间的鸿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82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