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习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厚安
摘 要:物理学习策略的教学,是指教师系统教授物理学习策略,指导学生理解、掌握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用学习策略进行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策略;分类;作用
物理难学,是高中学生对物理普遍一致的评价。一方面来自于物理知识本身,物理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实践性太强,造成学生思维过程的混乱和错位;另一方面来自于学习方式上的困惑。大部分学生反映,他们能听懂老师的讲解,对概念和规律也能明白,但遇到一个从未见过的实际问题时,就不知从何下手,他们不知如何学习物理。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求教育者从传统的教授者的角色向引导者方向转变,通过教育者自身的经验、技巧和知识积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从而保证物理学习的顺利进行,并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物理学习策略也自然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新方向和热点。
一、高中物理学习策略的分类
根据物理学习过程和知识特点,物理学习策略可分为:
1. 高中物理概念的学习策略
它是指在物理概念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元认知活动的作用,调节和控制物理概念学习的一种机制。物理概念是人类在探索物理世界的过程中,在对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进行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逻辑思维的方法,把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本质属性加以抽象而形成的一种思维形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运动并没有完结,还需要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所以还要使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1)关注物理概念的引入。比如知道了位移这个概念是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那么,更深一步思考,物体在做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有的位置变化较大,有的位置变化较小,也就是说,位置变化的快慢不同。例如汽车相对于自行车,位置变化得要快一些。在物理学中如何准确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呢?就需要引入速度这个概念。
(2)注重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学中,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采用比较的方法加深理解概念、借助新旧概念的内在联系讲清概念。
物理上有很多形式相似而本质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的联系很密切,但又容易被混淆。例如,速度和加速度、电场力与电场强度、电势能与电势、重量和质量、速度与速率、动量与动能、电阻与电阻率、振动图像与波形图像,等等。在教学中,要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把相似、相近而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分开来,一方面使学生对建立某概念的物理事实有透彻了解,另一方面使学生能找出概念间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以及形同实异,形异实同。明确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帮助学生纠正对概念的错误理解,巩固和加深对概念的正确认识。例如,电压和电动势的概念,电压是反映静电力做功,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的物理量,电动势是反映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变成电能的物理量。这就是这两个量的质的区别。在量值上,这两个物理量都是以移动1C正电荷做功的多少来量度的,且其单位都是“伏特”。所以电压与电动势的物理意义是不同的,但它们之间又是有联系的。当学生对这两个物理量有了这样的理解后,在学习全电路欧姆定律时,从能量转换和守恒的观点来推导和理解这个定义就容易了。
2. 高中物理问题解决的策略
问题解决策略是在元认知的作用下,调用问题解决的方法,有效地组织问题解决的认知操作活动,实现问题的给定到目标的转换,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内部心理机制。应该是学生由知识到方法,由情境到问题,由条件到结论这一系列步骤的合理安排,在这过程中自我调控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在许多情况下要不断地变换解题方向,改变解题思路。
如:两块完全相同的木块,质量均为M,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下落,A木块顺利下落,B木块在下落到一半距离时,被一颗水平飞来、质量为m的子弹击中(未穿出),则A、B两木块落地时间关系为:A.tA=tB、B.tA>tB、C.tA<tB、D.不能确定。由于子弹与木块碰撞在瞬间进行,学生往往错误地认为,子弹射中木块后,使木块获得水平方向的速度,但对木块竖直方向的运动没有影响,故选(A)。如果把镜头放慢,并把子弹与B木块看为一个系统,可看到子弹射入B木块瞬间,系统的内力比外力大得多,可以认为系统动量守恒。在竖直方向上,若子弹击中木块前木块的速度为v,则击中瞬间有:MV=(M+m) V',即V'<V,B木块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减小,因此选(C)。
3. 高中物理方法的学习策略
物理方法是在物理学习及问题解决过程在元认知的作用下,有效地确定问题主要因素、辨认物理情境,成功实现物理问题和物理知识的联系的心理机制。如,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将木板抬高,使小车受到的重力的分力与所受摩擦力平衡,这时,小车受到的合力就等于绳子给小车的拉力。比如,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一三角形的木块a,若物体b在 a的斜面上匀速下滑,则:A.保持静止,而且没有相对于水平面运动的趋势;B.保持静止,但有相对于水平面向右运动的趋势;C.保持静止,但有相对于水平面向左运动的趋势;D.因未给出所需数据,无法对a是否运动或有无运动趋势作出判断。
解析:要领会题目所要判断的结论是在物体b沿 a匀速下滑的条件下,而不能主观臆断,改条件为b从静止开始起动下滑时a 物怎样。因而,容易错选为B或 C。如用隔离法分别对a、b两物体进行平衡状态下的受力分析,需对多个力进行正交分解,并合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烦琐而费时,且易出错。取a、b为整体系统来考察,因b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处于平衡状态,因此,系统处于平衡状态,a与水平地面无运动趋势而无摩擦力。正确答案为A。题目也可以稍加变动,改为b匀加速或匀减速下滑,a仍相对地面静止时。
将多个物体作为整体的分析方法,在许多物理试题中常用到。有的题目是一个对象涉及多个物理过程。将几个物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同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 高中物理实验的学习策略
实验过程能全面反映物理学习的特点,体现物理学习的价值,它包括原理确定、方案设计、仪器选择、进行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和得出结论这一系列步骤。物理实验的学习策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实验前的准备策略。这阶段,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自己列出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估计误差来源,考虑数据处理方法等。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方面,学生可能写不出实验室所具备的仪器。仪器预先选取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开放性思维,因为器材的选定与实验方法有内在一致性。
(2)物理实验中的策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了器材的选择,步骤的安排,学生开始实验。实验中如何和同伴配合,协同完成实验,如何精确测量,如何条理地记录数据,这都是学生需要思考的,教师给予适时指导。
(3)实验后的策略。实验结束后,训练学生,使其知道又该完成哪些工作。这里主要有,一是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误差评估,另一个是实验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一步就是训练学生实验后养成反思的习惯。
物理实验策略是对物理实验过程的统筹考虑,在高中阶段掌握了物理实验策略,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真正提高,才会明白如何去做一件事,怎样做好一件事。
二、高中物理学习策略的作用
1. 物理学习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我曾与一些厌学物理的学生交谈,从交谈中获知,学生开始时都很想学好物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自己虽然努力,可是却越学越不会了,以致对物理失去兴趣。如果学生掌握了物理学习策略,就能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合理安排学习,获得尽可能多的成功。
2. 物理学习策略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学习策略的学习,学生普遍感觉解决问题不再那么迷茫,解题的方向性增加,解题灵活性有所提高。能够掌握和运用物理学习策略的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意识到自己“该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根据自己的能力及知识水平以及学习材料、学习环境等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做到自主学习。
3. 物理学习策略能够帮助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观
掌握了合理的学习策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随时监控自己的行为,不让自己偏离目标,能正确判断出困难和障碍,并适时地调整,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正确评价。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我国也不例外。改革的趋势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把学生如何“学会学习”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践研究,我逐步认识到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应该下大力气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应该加大学习策略的教学实践研究。如果学习就是获取信息,那么,学习策略的目的就是帮助学习者如何控制学习的信息加工系统,以便更好地存储和提取信息。
总之,物理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的调节和监控系统,能够掌握和运用物理学习策略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及知识水平以及学习材料、学习环境等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做到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物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继恒.特级教师谈学习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2]卢建筠.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湛江市第四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31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