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不可泄露的秘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肖秀真

  三年了,我有一个秘密一直埋藏在心底。
  那年我上四年级,一天中午放学后,在村口,我碰到邻居张奶奶正叉腰吆喝,肯定是家里丢东西了,村里人都有这样一个习惯:家里少了鸡呀、鸭呀什么的,总会满村里吆喝,希望别人听到,都能回自家笼里、圈里找找。有的话就把它给放了。但是,希望往往很渺茫,很少有人能找得回,所以,吆喝个一两天,就无声无息了。“谁拿了就给我送回来!不然,我骂你祖宗八代!”不知她家到底丢了什么,瞬间便由吆喝变成了破口大骂。
  见母亲和几位婶子在不远处站着,我凑上前去:“娘,她家丢什么了?”
  “钱,两千块钱。”前院大嫂快人快语,“也不知是丢了还是被人偷了。”
  啊!两千块钱,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好奇心使我想问个究竟:“在哪儿没的?”
  “说是在家里。”
  “不可能!院墙那么高,谁会上她们家里偷去?”
  “就是……”
  “在路上丢了也说不定呀!”听大家议论纷纷,我也忍不住插了一句。
  母亲从我身上扯下书包,说:“快回去写作业吧!下午还得上学呢!”
  我跟随母亲回了家。身后,张奶奶的“狂响曲”愈演愈烈……
  在这天中午的饭桌上,我们的话题一直围绕着那两千块钱。
  “现在哪像过去呀,这钱谁见了不眼红,咳……咳……张大娘想找回来,是根本不可能的……咳咳……”父亲的老毛病又犯了,一咳嗽起来就没完。
  我附在母亲耳边轻声说:“娘,我要拾了那两千块钱就好了,我给爹瞧病。”“这孩子,吃你的饭吧!”母亲说完起身给父亲盛饭去了。
  第二天一早,张奶奶的“狂响曲”又开始了,而且越骂越凶,搅得我一整天饭也吃不香,课也没听进去。走在路上总忍不住朝地上多瞅几眼,看看我能不能幸运地拾到那两千块钱。
  第三天,张奶奶在村口放了一个稻草扎成的草人,还在草人前身插了一把小刀,后背贴了难听的诅咒。
  这招倒新鲜,吸引了不少大人孩子驻足观看,张奶奶一个人在那里骂着……晚饭后,我回小屋做作业。忽然听到熟悉的脚步声渐渐走近。我头也没抬:“娘,您先睡吧!还有一道题马上就好!”
  “秀真,我……我有话跟你说。”
  我看了看母亲,她搓着衣角,显得很紧张,这可是我头一回见过的。
  我赶紧放下笔,拉母亲在床边坐下:“怎么了,娘?”
  母亲从口袋里掏出一包厚厚的东西递给我,外面用一张脏兮兮的大手帕包着,打开一看,全是“大团结”,整齐地用纸条捆成两沓,每沓都有大拇指那么高。
  “娘,这是……”我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难道母亲她……
  “不!秀真,这是在咱家厕所里拾到的。”听母亲这么一说,我恍然想起,这一片只有我家的厕所最干净,而且又处在路口。母亲每天傍晚都要清扫一次,然后用水冲净。不光邻居们,从这儿经过的人大都会在这儿方便。
  我没有理由不相信母亲。她说,那天她去打扫厕所看见了这包东西,不知是谁的,便决定先收起来,等第二天交到派出所。可是第二天一早,张奶奶难听的诅咒让她的脚步缩了回去。要是在当时就说了出去的话,肯定是百口莫辩。
  一想到张奶奶的诅咒,想到那个令人发指的草人,想到父亲,我一把把包抓到怀里,狠狠地说:“不要给她了!谁让她骂得那么凶。”
  “秀真!”母亲把包拽了过去,“咱可不是那没良心的人。”
  母亲把手帕认真地铺好,把钱一捆一捆地放齐,又重新包好。一边包一边语重心长地说:“秀真,今儿个告诉你,是想让你帮娘出个主意给还回去。”
  我不吭声,掉了眼泪。我想到了父亲:“爹呢?”
  母亲抬头朝堂屋望去,这时,从屋子里发出一阵熟悉而又令人心碎的咳嗽声。“我就是摔锅卖铁、卖房子卖血,也要把你爹的病治好!”我听得出母亲言语中的坚定。
  凌晨三点,我披了件衣服起来了,母亲为我打开房门……
  六点多钟时,秀云找我去上学,异常兴奋地告诉我一个新闻:张奶奶丢的钱在她家下水沟里找到了,村口的草人也没了。我转身看了看母亲,她脸上的笑容如此灿烂。我用眼神告诉母亲:这是咱娘俩儿永远不能泄露的秘密!
  (指导教师夏 飞)
  
  编辑点评
  
  主题点评
  在商品经济日趋发达的今天,人们的物质需求品位日益增长。自给自足、与世隔绝的生活已成为遥远的过去。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需要金钱这个有力的后盾来支撑,再加上人们的虚荣心、攀比心的高涨,金钱的诱惑力变得越来越难以抵御。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缺乏信任,甚至许多做了好事的人迫于很多心理压力,连承认都不敢。
  《不可泄露的秘密》一文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见证了母亲拾金不昧而不张扬(这里的不张扬其实是不敢张扬)的全过程,无声地礼赞了母亲纯朴、善良、宽厚的高尚品格,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的无奈的情感。全文情节曲折动人,表现人物时,描写真实细腻,内容丰满,语言得体,可读性极强。可以说是初中学生写人叙事作文中的典范。
  
  选材点评
  选材的好坏,往往决定了整篇文章的优劣。尤其是这些中学生作文中常见的主题,更要注重选材的把握。本文突破了以往学生叙事文章选材“围着家庭和学校转”的思维定式,把内容扩大到现代社会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张奶奶的骂街,邻里的谈论,捡到钱的母亲的却步……于是“拾金不昧”成了难堪的事。最后只能选择暗暗地把钱扔到张奶奶家的下水沟里,用这种奇特的方式“还”回去。再加上开阔的场面渲染,使整个文章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同时也极好地彰显出引人深思的主题。
  
  语言点评
  语言生动、自然、流畅、朴实,富有表现力。虽然文章篇幅很长,但在语言表达上没有一点儿繁杂、累赘之感。在人物刻画、人物表现上有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有侧面烘托,有对比,有反衬,全面到位。
  张奶奶的语言、行为显现出她的尖刻,与母亲的善良、纯朴形成鲜明的对比,是表现母亲人格品质最好的衬托。对父亲的一段描写,从侧面反映“我”家境的窘迫,也暗示出母亲肩上的担子沉重,从而进一步彰显母亲的人格伟大。
  
  布局点评
  全文以一场丢钱风波的形式展开,以“我”家所在的村子为大的背景。文章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所见证的整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另一条是“两千块钱”,风波由它而起,由它而终。而张奶奶的吆喝、叫骂等行为,则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文章开头部分,简单的一句话,紧扣文题,自然过渡。
  中间叙述部分,对秘密的揭示进行层层铺垫。张奶奶在村口的吆喝,刮起风波;人们议论纷纷,使空气越显紧张;父亲的一段说白,暗示了他的病情严重,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也为凸显母亲的光辉人格提供了有力依据。母亲拿出捡来的两千块钱,把整个故事推向高潮,一段母女的对白,揭开了层层迷雾,母亲的纯朴、善良、坚韧的品质也由此显现。最终“我”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将钱“还”了回去,尘埃落定。
  这中间还有两段类似“画外音”的插叙:一是在张奶奶吆喝的后面插入了村里人习惯的介绍;二是在母亲说完捡钱的事后插入我家的厕所场景介绍。插叙使文章的叙述更加完整,内容更加真实合理。
  结尾部分“这是咱娘俩儿永远不能泄露的秘密”,即点明了文题,又呼应了开头,是画龙点睛之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186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