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郎雪鹰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鲜明特色和一大亮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体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的课程模块。”这表明,生活化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将教材知识与时事政治、学生生活、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民族习俗等紧密联系起来,达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从而实现课程与教学目标呢?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接收知识信息达到最佳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导入新课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例如,在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课时,我引用了我市湿地建设前后的市内环境状况对比图片,充分表现出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很容易就引出了新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整堂课气氛活跃,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再如,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和方法论”的教学中,我用音乐播放器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各种乐器演奏的名曲来导入,学生轻而易举地就能理解其中蕴涵的哲理,从而得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结论。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促使课程知识的内化和建构
  新教材体系在编写上以生活为主线,删除了繁、难、偏、旧的东西,增加了生活实际和时代内容,充分体现了生活性和时效性。然而,生活是经常变化发展的,有些教材内容中的生活事例,离学生现在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较远,具有滞后性,证明力弱。在教学中,我们就要使课程内容体现出生活时代信息,选择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材料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中去寻找知识原型,使生活情境成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文本知识的桥梁和纽带,促使其知识的内化和建构,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
  1.要立足于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使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形象的生活事例相结合。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本校、本地区大众化、普遍化的生活素材入手,尽可能选择那些既为学生熟知,又与学生在时代、心理上都是“零距离”或“近距离”的生活材料作背景,才能使学生获得更丰富、更深刻的生活体验,有利于他们将观察现实生活与课程知识有机结合,使所选择的材料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时,笔者列举了我市地方特色农产品,诸如民乐大蒜、土豆和临泽红枣等近几年价格的变动情况,让学生讨论分析。因为学生熟悉这些产品的生产销售行情,所以不仅感兴趣,而且分析到位,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样,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大众的问题创设教学生活情境,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
  2.要贴近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在知识、思想、心理上与学生的经验储备、个性特点和思维水平相适应。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的生活素材来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实现学生道德内化,帮助学生化知为行;否则,将会适得其反。教师若能把那些远离学生的“成人化”生活实际转换成贴近学生实际的“学生化”生活,多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吻合的生活实例,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亲切感,有利于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
  三、情境创设生活化,促进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通过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的体验和感悟,能把他们的注意力牢牢地抓住,开启学生积极思维的闸门,使政治课堂多了不少真实,也使师生在双边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紧密结合,从而大大提高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多元化的学习和体验能促使学生学习进步、不断发展,还能促使学生情感丰富、个性完善、兴趣多样,并能促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办事。例如在讲“新时代的劳动者”这一知识点之前,我让学生利用周末或其他课余时间,分组采集就业信息,调查市场需求,了解各种就业的途径和创业的方式,明确新型劳动者和创业者应有的素质。这样,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使其获得直接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教学方式生活化,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学习的积极性容易被激发出来,从而使其自主参与课堂教学,大胆地进行探索。此时学生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容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容易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要达到上述目的,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所采取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尤为重要。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比如可以采用讨论法、环环相扣设疑法、多媒体直观呈现法等多种方式组织教学。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中撷取丰富的资源与宝藏,创设出多样化的教学生活背景,从而模拟生活、再现生活,用学生熟悉的、有特色的生活素材来替换和改造教学内容,将文本知识还原为生活背景,用生活中真实、大众的事例来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用生活促进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C]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284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