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昨日遗书・札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艺术只有两种,好的和坏的。一个人不可能因为整天和巴赫、莫扎特、勋伯格的音乐厮混在一起而使他自己变成一个“好的”音乐聆赏者,他充其量只是“好的音乐”的聆赏者而已。但谁说贝多芬就没有骗钱糊口的作品呢?因此,对于那些只晓得“跟随着音乐革命先驱的脚步”听音乐藉以提高本身音乐格调的聪明人而言,这样做其实是非常危险的。我只知道,庄严的弥撒曲加上一套超高价值的音响是无法使一个庸俗的心灵升华的。当一个人坐在那么大一对喇叭前四公尺距离严肃地聆听帕格尼尼的超技练习曲而想从其中获得“高度临场感”时,我只知道音响世界里又多了一个傻瓜而已。
  人们到底想从严肃音乐的世界去认同什么呢?或是被认同为什么呢?在1983年的一次音乐展里,有这样的现代音乐作曲家说了这样的话:“假如你们对我的音乐还有感觉的话,表示你们的音乐心灵还没有被环境里的音乐污染。”这位可怜的作曲家,他显然为了自己的音乐未曾受到广泛的重视而感到愤怒与伤心;但音乐毕竟是民主的,当观众在布满红地毯的大厅内用他们困惑迟疑的掌声表达了他们的尴尬与不解后,回家后再度放起肖邦的夜曲来洗涤那一个被那些恐怖电影配乐似的现代音乐污染的心灵。所有的人困惑着同一点:何处不妥?何处短路?
  在整个荒谬的艺术环境里,我们得设法使音乐变得至少比较不荒谬。有些人孜孜于用他们自以为是的观念去肯定,否定某些艺术品或个人,却忘了整个大环境本身就是个混沌未明的局面,忘了环境里究竟有什么样的养分来灌溉一个创作的胚芽,于是他们赞叹一朵鲜花的娇艳,践踏一堆杂草的荒芜,却忘了一片树林成长的历史。这些人依我看,只是知识水平的道德戒律使他们没有去从事翻版唱片的行业而已。
  音乐是一种能量的延伸。有音乐可感觉得到的场合,一定需要一些能量的推动,不论是人力、电力,或来自大自然的天然力量。也没有人能解释音乐的力量来自何处。就譬如,你可以不信教,但你得相信宗教是有力量的。它决不仅只是一种无知,偶然或迷信或盲从或无助之下的产物,你永远无法解释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前面四个音符为什么那么有说服力。这显然就是音乐的抽象性。当然我们可以用电脑来作曲并且使音符变得极其多变而复杂,但你马上会发现那样的音乐里缺乏了某些成分,而那一点点成分也可能就是那个最重要的,即“人”的特质。
  对了,音乐不可能脱离人性而存在,也因此音乐是无法欺骗人的。有些人无法成为一个有意义的音乐家,是因为他们将所有的力量耗费在音符的组成上面;而等到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得到音乐时,却甚至还没有发现自己已经离开“人”远了。我必须要丢弃一些这样的音乐,我才能知道整个的过程事实上是一种尝试错误的经历;后来你才会知道曲子是要用什么东西来写。
  至于那位音乐家,当他在抱怨自己的音乐不被别人重视的时候,是一种极有趣的现象:他忘了自己从来没有去重视别人,却要别人重视自己的音乐。
  有些音乐家似乎把音乐和感情的结合看成是一种他们不屑为的事情。这马上牵涉到情感这两个字的定义。人的情感绝对多于人类所发明来用以叙述情感的任何语言的总和。在详细定义各种不同的情结与情感时,文字的单独表现往往是极其无能的,喜怒哀乐等诸如此类的字眼,其实只是某种状况的描述,对于情感的表达,帮助极小。其实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处在喜怒哀乐这些定点之间的游移过渡的段带情绪里。假如我能说明中午出去吃午饭前在穿鞋子时的心情把情感看成是一种单纯的爱、恨之类的东西的想法,本来就是一种幼稚的思考。这就像一个人被教育成为,只能爱自己的国家民族,一定要恨敌人的国家民族一样,其现象与结果都是可悲的。音乐、情感、天气、宗教、真理诸如此类的东西,本来就是无法用知识来解释的。但在我们所受的教育里,大多数人都早已习惯于替自己在每一样事物上找一种硬邦邦的解释,或,正其名而顺其言。也许我们真的不了解这种习惯在人性上有多大的危险性。所有这样子的人,他的一辈子的所有意义你都可以把它们输入电脑,做下记录。
  而且,不会有任何遗漏或差错。想想这样子有多可怕。
  名篇品读:
  本文的作者罗大佑是台湾20世纪8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音乐人,他的每首作品都堪称那个时代的经典,诸如他的《恋曲》系列、《鹿港小镇》、《亚细亚的孤儿》等等都脍炙人口,风靡全球华人圈。他在台湾有个称呼叫做“音乐教父”,这是人们对他的音乐天才的尊重,更是对他音乐霸气和权成的一种承认。
  上面选的就是他出版的《昨日遗书》中的两个片断。第一部分主要谈的是他自己对“优秀”、“恶劣”音乐的看法,他特别批评了没有主见的音乐欣赏者们,批判了音乐欣赏中的迷信和盲从,另外他对“器材至上”的主张也表示了不满,还对好莱坞的大片音乐嘲笑了一番。第二部分则说的是音乐创作上的问题,他强调带有情感的创作,当然他反对的就是特别强调技巧的创作。但是他可不仅仅是说音乐创作的问题,他反对的其实是用文字为人类的情绪命名的举动,希望能用音乐把人最微妙、最细腻的心灵感受捕捉下来。
  罗大佑的文字非常自信,到处充满着一种霸气,句势跌宕起伏,全文一气呵成。看来,称他为台湾的“音乐教父”是一点都没有错的。
  选自《昨日遗书》
  责任编辑/心 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405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