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瓶旧酒莫慌张 筛选鉴赏老花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童洪星老师

  童老师是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中小学优秀青年教师,对语文高考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曾在浙江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上作高考语文复习指导。
  
  现代文阅读文本探究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是高考中渗透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新题型。这种新题型始见于2007年高考全国卷Ⅲ,赋分8分;尽管尚未在全国各省市推广,却肯定是今后命题的一个方向,因而非常值得同学们关注。
  从理论上讲,探究题的能力等级应为最高级F,不过从这两年的实际命题情况看,命题者在有意无意地降低难度,降到C(分析综合能力)或E(鉴赏评价能力)。从命题思路看,它实际上沿着两条路在走。
  
  一、考查信息筛选概括能力
  这种命题思路一般出现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表面上看是一道探究题,仔细一分析就会发现实际上是一道信息筛选概括题。赋分虽然很高,操作起来却非常简单。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Ⅲ的第18题:
  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些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
  “孺子牛”比喻甘愿为他人服务的人。原文中能体现叶圣陶“孺子牛”襟怀的是首尾两段:
  (首段)1940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他白天去办公,晚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常常在晚饭之后,把油灯移到桌子中央,至善、至美、至诚就凑着光亮,认真地听父亲讲解。有时候,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他们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章。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题目,随他们写去。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他就问孩子们:“原来是怎么想的?到底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他问得十分仔细,简直就是严格的考试,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考试。孩子们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考试。
  (尾段)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叶圣陶1945年9月离开成都到重庆,住在螃蟹井开明书店那个局促的小楼上。看稿编稿,和作者、读者书信联系,甚至校对都由他自己动手。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来稿只要有可用之处,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赵景深在《文心剪影》里说:“他的复信措词谦抑,字迹圆润丰满,正显出他那谦和而又诚实的心。”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他那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当时《中学生》杂志一位年轻编辑后来回忆说:“他是实际的教育家,但不是取教训态度的老师,而是取辅导态度的顾问…… 他是热忱的事业家,在编辑部不是做官当老爷,而是脚踏实地,以身作则,放手让青年编辑在实践中锻炼,有合理的建议欣然采纳,对可用的稿件热诚支持,有忽略的地方及时提醒,有弄错的地方予以纠正。”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榜样。在他身上似乎更多的是儒家思想,从他为自己的儿女取名至善、至美、至诚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但是,他又能根据时代的潮流而有所取舍,不断前进。
  首段表现的是叶圣陶对子女的循循善诱,尾段表现的是他“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以及他对青年编辑的辅
  导、提携、爱护等。
  
  参考答案:三个方面: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②对作者、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③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
  从解题过程看,这种文本探究题与信息筛选概括题无异。说到底,命题者是在用新瓶装旧酒。
  
  二、考查分析鉴赏能力
  这种命题思路一般出现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它用文本探究题的形式考查同学们对人物形象、典型环境、主题思想等的分析鉴赏能力。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Ⅲ的第14题:
  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
  与此题相关的原文是:
  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个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的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文,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总赖照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既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值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命题者要求考生“探究”两个内容。第一个“探究”实际上是一道简单的筛选题。第二段差拨骂林冲是“配军”,第三段差拨称林冲为“教头”,由此可确定林冲“配军和教头”的双重身份。第二个“探究”要求由林冲的言行分析出他的“性格和心理”,这就是典型的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分析题。
  
  参考答案:两种身份:①教头身份,②配军身份。四种性格和心理:①谨慎小心,②沉着冷静,③隐忍顺从,④顾及颜面。
  以上介绍的是文本探究题两种主要的命题思路。透过题目的表象,抓住命题的本质,是做好时下流行的探究题的核心和关键。
  从备考的角度讲,笔者以为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 要紧扣文本进行“探究”
  虽然探究题考查的是同学们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但个性化阅读必须遵守文本的“共性”,“有创意的解读”也不等于“随意发挥”。脱离文本、架空分析是做文本探究题的大忌。
  (2) 要警惕命题套路的“进化”。
  虽然2007~2008年这两年的探究题实际上都是“信息筛选概括题”和“人物形象分析鉴赏题”的变式,属于典型的新瓶装旧酒;但随着课改的深化,“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深入人心,探究题终将“名副其实”。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Ⅲ第18题:
  盛宣怀办学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他有丰富的办学经验,有人认为是他教育思想先进,有人认为是他经济实力强,有人认为是李鸿章的培植。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原因进行探究。
  参考答案:①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办训练班、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②教育思想先进:学以致用,重视基础。③经济实力强:控制许多大型企业。④李鸿章的培植:保举做高官,支持办学。
  不管考生认同哪种原因,上述答案的全部内容都可以从原文中“找到”,是一道典型的信息筛选题,而且是一道非常容易做的信息筛选题。然而,如果我们把它稍微“改造”一下:
  盛宣怀办学取得了成功,其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你根据原文进行探究。
  这就变成了一道“名副其实”的文本探究题,题目的难度也随之大大提高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747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