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语文创新教育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玉辉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给语文教育界带来全新的气象和崭新的面貌。要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应该明确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总体特征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创新教育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方法。中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要结合中学语文的学科特征、学生的年龄以及教材的具体特点,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养成创造性的思维模式。
  
  一、在教学观念上创新
  
  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的樊笼中,学生形成了学习的思维定式,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滴水不漏,让学生写作文,起承转合,不偏不倚,层层设防;学生做练习,紧扣教材观点,不敢越雷池半步,这就养成了叶圣陶所说的那种“不是习惯的习惯”。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莱格语)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行动决定于观念。教师首先要从教学观念上创新,在教学中要敢于提出种种“假设”,敢于“冒险”,教学手段要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地会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一位教师在上《五人墓碑记》起始课时,拿了一架托盘天平走进教室,学生大惑不解,语文老师又要搞什么新花样?上课一开始,教师在天平两端各放上一张白纸,天平保持平衡。接着,教师问学生,如果在左边纸条上写周顺昌等五人的名字,在右边纸条上写众多凡夫俗子或高爵显位却贪生怕死者,天平仍能保持平衡吗?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就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研究课文,学生不仅很快掌握了教学内容,而且从教师这一富有创新意识的教法中领悟到许多有益的成分,萌发了创新的欲望。
  
  二、在课堂教学中创新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创新教育的主战场。教师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教学方式创新
  进行中学语文教学方式创新的关键之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己领悟语言文字中表达的感情和意义。在教学时可以采用质疑式、自主讨论式、启发讨论式等新型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能力。这些教学方式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
  
  2,教学手段创新
  众所周知,如今的教室不再只有简简单单三尺讲台、三寸粉笔,多媒体设备已走人中学课堂。教师可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学工具,充分提升学生的感观能力和认知水平,将语言转化为形象的声音、图像。创设一个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走出课本的禁锢,置身于形象立体的学习情境中,让课堂更加的生动与鲜活,这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带动学生自主创新的欲望,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和高效。
  
  3,学习方式创新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当改变传统课堂中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避免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成为知识的“储存工具”。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自主学习、自读自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种讨论、互助的课堂氛围,在讨论中交流各自的理解和心得,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持之以恒,习惯成自然,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而在合作中阅读是一种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也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因此,教师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创造,就成了创新教学的关键。在鼓励学生自主读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从根本上实现对学生学习要求上的创新。
  
  三、在课外阅读中创新
  
  阅读是吸收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研究表明,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就有密切的关连。学生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而且越早越有利。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阅读活动,任何有成就的人无不从阅读中并继续从阅读中获得知识,培养性情,汲取营养和前进的力量。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提高他们阅读的能力,活跃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创新能力。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课内是有限的,课外是无限的。学生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1,从教材中延伸
  把课堂上要求学生阅读的大量内容转移到课外去阅读,把节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使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2,给学生推荐一些新书、
  语文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阅读教材,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假如我们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他们就能随时地读到他们喜爱的文学、科技以及一切有益的读物。可以定期给学生推荐一些新的报纸杂志、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如《散文选刊》、《资料卡报杂志》、《读者》、《微型小说选》、《青年博览》及中外名著,作为对课堂内容的拓展,通过课外阅读,他们的阅读欣赏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更广泛了,求知欲更强了。
  
  3,从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入手
  收听收看《新闻联播》、《科技博览》等节目。参加社区实践活动,剪报荐评,收集各种生活事件写成随笔,观察、审视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以及自然环境、自然现象、社会环境等,对新认识、新信息、新感悟用自己的语言整理出来,这是最活跃、最光彩、最富成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是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丰富文化内存、体验思想情感的综合体现。以此锻炼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能,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诸方面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学生正确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是最开放、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应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泓活水,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语文教学的真谛就在于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使生活成为语文的内容,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13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