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教育;特征;关系
  
  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它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和不断学习新知识,对现在的体育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有了一个更新地认识,比较现在老式的课堂教学模式,针对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就如何能体现体育课的宗旨,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所谓体育创新教育,是指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有利于受教育者创新个性和创新能力自由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教学实践。
  体育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快乐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三、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四、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近年来,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学科的各环节中,体育课也在探索组织教法的创新。一节体育课,从准备、实施到课后小结等环节都可以体现创新改革。创新教育以有众多学者和教师进行研究改造并得以发展。创新教育虽然仍将传授知识、授业解惑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它已不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了。在创新教育中,教师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能够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创新教育是多样化的教学 。创新教育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如果教学总是从确定的前提出发,经过确定的过程,得出确定的结论,造成学生思维的直线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妨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创新的方法。
  为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的发展要求,在教学中,我努力探索和实践课堂创新教学,突出以精心务实设计为主线,着重进行了下面的尝试和探索。
  
  一、尝试改变教学分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利用学生对体育课具有浓厚兴趣,在教学中应该保护好这种好奇心和积极性,这是创新人才的心理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可以从改变教学的分组形式入手,通过学习小组形式的重新组合,来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具体的方法有:自由组合的分组形式;互帮互学的分组形式;分层次教学的分组形式。
  
  二、尝试情景创设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模仿中创造,体验运动的乐趣
  
  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认知和情感变化的规律,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以迎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需要。因此,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三、尝试让学生自编准备活动内容,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体育课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有效途径是在练习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尝试自编准备活动内容。如此教学,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对健美操的理解与认识。
  
  四、进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堂教学创新改革,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尝试了分层次教学的实践。目的就是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实践中,我先按学生水平的差异分好层次,再因人而异地制定学习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各自不同的要求和教学方法,有效地解决课堂上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
  如在大众健美操套路的教学中,将学生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高低分为两个小组,共同完成的是二级动作教学。A组同学接受能力好,学习也就快,学完规定的二级动作后,进入三级动作的学习。B组同学接受能力差些,学习起来就慢,但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只要能够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就可以进入A组,B组同学为了能够早日进级,所以也加倍努力练习,成绩提高很快。分层教学能激励学生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等的体育精神面貌,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思想品质的提高。
  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要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本身必须有创造力。因此,教师要依靠创新,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拓宽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热情、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顽强的意志力。这对于教师来说十分重要。倘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教师的创造性主要受自身素质、知识、经验、智力、个性心理品质等因素的影响。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是完成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84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