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1世纪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与通识课程的设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凤霞
【摘要】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识教育的实践,目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第一,理解并有效落实通识教育理念;第二,设置能够充分提高通识教育教学质量的课程体系。本文将从以上两个方面论述具体落实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理念 课程体系 模块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08-02
培养当代中国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是各级高等院校所面临的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因长时期过分偏重专业教育而导致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严重缺失,从而使教育背离了原先的初衷。有鉴于此,近些年来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并且把目光投向通识课程,希望通识课程能担当起提升大学生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的重任。
一定的目标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实现,在我国高等院校中,通识教育的理念是由全面铺开的通识课程来完成的。据研究统计,我国高等院校以往的通识课程体系主要有以下一些模式:1.公共必修课+素质教育通选课;2.人文社科类课+自然科学基础课+实践课;3.通识课;4.综合教育I+综合教育II;5.人文素质、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类课平台+公共基础课平台;6.公共课+自然科学基础课+全校任选课(名为任选,但有限制)。其中公共必修课占到65%~80%,各校都以公共必修课形式开设“两课”、英语、计算机和体育,这些课程的内容、课时和修读方式都是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学校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另外的20%~35%的通识课程才能有限地展现各个学校自己的特色,而这一方面往往会受到办学者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以及学校的办学基础、学科特点、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尽管各校在努力创建自己的特色,但总体来看,由于种种限制,学校特色的发挥始终不足。实际上,各所学校这部分的通识课程体系的不同,也反映了各学校对通识教育理念认识的差异。
综上所述,以往通识课程的设置由于存在学生选择自由度过小、课程偏向应用性、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普遍性、社会适应性等问题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通识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故讨论如何设置合理的通识课程体系来科学、有效的实现通识教育理念是21世纪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亟待解决。
1 通识教育理念及饯行的理想模式
1.1 通识教育
对于“通识教育”,目前国内较为流行的是汪永铨教授和李曼丽博士的阐释:“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一般地,所谓“通识教育”,从广义上讲,是指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体制中与专业教育相对应的高等教育体系,或者说凡是专业教育之外的教育,都应列入通识教育的范畴。根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功能和定位,则是通过公共课程的教学主渠道,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批判能力、国际视野、逻辑思考、社会认知、民主法治意识和实用技巧等七个方面的能力或素养,其中人文素养教育、社会认知及民主法治意识教育则成为各高等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教育重点。
1.2 通识教育理念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这种规格的人才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曾经一段时间里,中国的高校受制于一定的教育理念和受教育者所持的人才观(或者人才素质结构)的影响,对通识教育理念的理解有些狭隘。智育的任务主要被交付于专业教育,而德育、体育和少部分的智育任务则由通识教育来承担。具体体现在实践中,只注重“德、智、体”,而由于历史原因和自身认识局限,“德”常常被狭隘化为政治素质,而对于现代社会需要的遵纪守法观念、社会公德心和责任感、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的意识、全球化意识,虽有锤炼,但却相当匮乏。“智”则被狭隘化为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而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判断的能力、批判和反思意识、跨文化和跨学科视野、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却不够关注。“体”,我们关注的仅仅是课程本身,而对如何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我们并不重视。而“美、劳”旨在提高学生美学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和文化成果的认知和态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则被严重边缘化。这种的狭隘通识教育理念深深地影响到现行的通识教育。基于此,为了更好地践行通识教育理念,许多高校都在寻找科学而有效的模式,并且因学校的办学理念的不同对通识教育理念的理解和实施方式也有所不同。
而在21世纪,通识教育的理念应该是: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最大限度地利用高等教育资源,为学生在校读书提供较为全面的知识、思维及文化素养,同时提升学生的批判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1.3 通识教育理念饯行的理想模式
通识教育理念体现在教学中,比较理想的模式为:一方面是面向全校各学科专业学生开设大量的通识教育理论课程,供学生选课,以全面推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认知、公共道德与法治观念为根本任务;另一方面通过实训课、体验课、第二课堂活动来完成大学的通识教育,具体做法可以为有兴趣的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文化艺术体验实训课程,在培养和提升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利用高校资源如创意工作室、演播工作室、视觉艺术工作室、表演艺术工作室及相关研究机构,对有特长、有发展、有培养前途的学生进行提高教学,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语言文化训练和艺术训练课程活动,为学生创意、学术、科技活动提供相关学科专业搭桥和社会联系服务,充分发挥通识教育的学科连接、创新功能,同时为学生提供第二课堂活动的更为广阔的空间。
2 通识课程的设置
要充分落实21世纪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理念,必须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上做文章。各高校可根据自己学校类型、办学性质、培养目标等设置展示自我特色的课程体系。但都应把握的总精神是注重学科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强调教学与社会密切融合的实效性,为教育教学的深化做出不断的探索。以下通识课程设置方式方法可供参考:
2.1 课程体系制度规定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学分制。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单独计算学分,进一步深化高校完全实施学分制的策略。总体思路是:一般除专业课、公共课外,本科生需选公共选修课(通识课)满14学分,方能毕业;专科学生需修满12学分。每1学分为16学时,每门课程24学时,为1.5学分,学生从大一下学期到大四上学期共三学年修完,每个学生要修8--9门通识课程。
2.2 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定位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定位,以学生的人生设计和人生辅导为基本原则,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与完整人格教育、情趣教育、意志教育、艺术教育);
批判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价值判断、价值取向与选择能力);
国际视野(全球化视野与跨文化学习、沟通与管理能力、世界各国文化环境分析能力);
逻辑思考(跨学科专业的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能力,学科专业与知识资源整合能力、推理与判断、新学科思维与创新能力);
社会认知(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与对现代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分析研究能力);
民主法治意识(民主、法律、道德、风俗习惯与文化认知);
实用技巧(语言能力训练、学习能力训练、情绪控制训练、艺术表现力训练)。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课程体系组合,达到提高自身修养、提高认知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目的。
2.3 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与专业教育形成互补关系,逐渐实现均衡教育目标;
通识教育必须在人文专业基础教育之上形成具有学科关联性、跨学科性、学术承续性、学科专业创新性相统一的新的课程体系;
以实现认知、判断、实操、创新培养目标为己任,坚持不懈,以形成较为完善的通识教育体系。
2.4 通识课程设置特色化
可以设定“模块课程+单选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模式。具体可以设定:“7+2课程模块”和“6+3课程模块”两类,理工科学生选修“7+2课程模块”,文科学生选修“6+3课程模块”。课程模式里边的模块课程和单选课程的数量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
所谓模块课程就是把全校所能开设出的通识课程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组合,如组合成主题课程模块、综合课程模块、特色课程模块,以6-7门课作为一个模块,学生在选课时一经选定某个模块,就要选修这个模块所包括的全部课程,没有选够的学分或者在课程模块选修中有某门课程因故没有获得学分的,要通过单选课程修满剩下的学分。
例如:7+2中国文化主题类模块编号001组合,它由编排好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方言与中国文化、语言民俗漫谈、《红楼梦》与中国文化、世界现代建筑、中国旅游地理、能源与社会七门课程绑定在一起供学生选课,同时注明这七门课程的开课学期、学分、学时、考试方式、开课学院、开课教师等情况,学生在大学期间的通识课程通过选修一个模块加上单选两门其他通识课程来完成。在模块课程中学生一下子能修满10个左右学分,大大减轻了学生每个学期开学前上网排队选课的压力。
模块课程的设置并不是为了单纯追求一种系统化的格局,更重要的是它将带来的是通识课程主观安排所倾力打造的课程组合更加科学化、体系化、更加有针对性,课程管理能够作到程序化、简捷化,课程门类的编排能够保持合适的比例以及合理的搭配,学生选课具有可操作性,比单科选择省时、省力,而且选修同一模块课程的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一同上多门选修课,增大了学生交流的空间,加强了教学管理的力度,强化了教学模式的效能。
3 结语
思路决定出路。每一种理念的实施都要经过积极的实践并通过不断的总结修正才能最终落到实处。通识教育也是这样,再好的理念、再好的模式都要通过教育的主客体沟通最终完成。对于通识教育教师来说,教师不仅需要对原有的专业学习有深入的研究和认知,同时还需要对相关学科专业有深入的了解,其专业素质要求具有通识教育跨学科教育背景、语言教育和特色教育能力,在以往的教学科研实践中较为熟练地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能力,学有所成,能够通过学生的现实需要及时地调整和体现通识教育的理念与通识教育内容,善于寻找相关学科专业和不同专业的结合点,有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在极为有限的学时中,能够学习到经过通识教育教师精心设计的跨学科专业的学科知识结构,并通过跨学科专业知识结构的重新组合获得对于学科专业的了解和跨学科学习的理论与方法。只有教与学的真正融合才能有真正好的教学效果,通识教育将通过“通学教育”实现“通才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静.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研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7期.
[2] 冯建昆,朱学文.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3] 李会春.中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现状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第4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99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