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新课标的主导下,为加强语文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特点,通过分层设计、化难为易,设疑新颖、激发情趣,抓住契机、设置问题,变直为曲、引人入胜,拓展延伸、培养思维等灵活多样的提问策略,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活起来”,使教学形成多向互动的开放状态,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提问 有效性 方式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种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提问,既要重视激发学生兴趣,启迪思维,理解学习内容,又要关注师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师生与文本之间形成一种对话关系,从而让学生的学习真正的“活起来”,营造出多向互动的开放状态,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分层设计,化难为易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教师要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内容,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可以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有趣味的小问题,或者把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提问,逐步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大多学生能够接受。例如,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教学中,就可采用这种分层提高的方式:①阿长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粗俗、淳朴、善良”;②他“善良”的特征有哪些?学生通常会回答“关心我”、“过年吃福橘”、“睡觉摆大字”、“给我买来《山海经》”等;③结尾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是采用什么手法?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往往会回答“感激、怀念”,这种手法叫“欲扬先抑”;④是什么原因使鲁迅有这样的感情呢?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真正做到了提问的有效性。
  2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自主学匀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应力求新颖,讲求新意到激发情趣。例如,讲《论语》十则,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有一首歌的歌词是“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你知道孔夫子是谁吗?他的话你听过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将为你揭晓,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后告诉老师。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抓住契机,设置问题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让他们的心理形成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芦花荡》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这篇小说的美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情节、人物、环境描写。这样势必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兴趣,并会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复述情节体会它的传奇色彩。学生将逐步明确情节的传奇性是表现在老英雄的行为上,老人手无寸铁,独自一人竞把十几个鬼子玩于股掌之间;接着让学生主动去赏析小说中人物的立体美。可见,教师如何结合教材,抓住突破口,把此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是关键。
  4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变直为曲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蜡烛》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从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一教学重点时,分析老妇人“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学生可能一时还不有理解“捧”字的用法含义,这时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捧”字是否说明了老妇人感觉用点泥土掩埋苏联红军烈士就行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捧”在这里该如何理解?到这里,经过教师设置的“曲问”,学生对老妇人“捧”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由此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会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5拓展延伸,培养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使学生能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展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标,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当学生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又如学习了《邓稼先》中邓稼先的爱国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些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广”和“深”,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朝着纵向、横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耀星.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J].教学研究,2009(4)
  3程鹏.语文课堂提问技法[J].教育探索,200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80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