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巧玲
摘要: 陶行知先生认为:“我们的基础教育很重要的就是要培养思维品质,这种思维品质的养成,最后发展到一个高级阶段就是创造性思维。”换句话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以民主、宽松的环境为依托,以新颖、独特、有效为要求,以激发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方法,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求变的高层次的认知活动。
关键词: 课堂 创新 思维 改革
在数学教学中,在教给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应着重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逐步使他们养成转换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能够在人们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形成新颖、富有创造性的良好思维品质,也可以说,数学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下面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联系实际,设计探究情境
数学教学应注重知识的应用,在具体问题的应用情境中,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会变得有血有肉,会变得生动起来,不再是一副可憎的面孔。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探究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味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如:在讲“若0<b<a,且m>0,比较a+m与b+m的大小”时,我是这样与生活实际联系设计问题的:a克糖水中有b克糖(a>b>0),则糖的质量与糖水质量的比为 ;若在添加m克糖(m>0),则糖的质量与糖水质量的比为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添加的糖完全溶解后,糖水会更甜,请根据所列式子及这个生活常识提炼出一个不等式: 。待学生得到不等式,顿时恍然大悟。这样,通过生活原型的引入,无疑使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领悟到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开辟盲点,培养观察能力
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如在教学“平行”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关于平行的实物,上新课时着重提问几个学生,并根据他们的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导出平行及其性质。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三、动手实践,鼓励创新发展
动手实践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特征。大胆让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在实践中探索,学生不仅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丰富了数学活动的经验,同时也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例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相似的性质之后,可安排一个简单的课外实践题。用两根等长的细木棍来测量小口圆形容器的内径,并做好交流准备,说出测量的原理及方法。再如:在探索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时,教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度为3厘米、4厘米、7厘米、8厘米、12厘米、15厘米的小木棒,要求任取3根将其首尾相接拼成三角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哪些木棒可以拼成三角形?哪些不能?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概括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既定的数学知识转化为问题,以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四、营造氛围,诱发创新意识
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如果大量开发创造力,大量开发人才矿中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课堂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学中,教师设法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心理相融的周边环境,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让数学课堂充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良好气氛。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新课开始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圆,设问:“哪个圆的面积大?想一想,圆的面积大小会与什么有关?”学生迅速直觉出“圆的面积大小与半径有关”。随即,隐去一个圆,在另一个圆上画出一个以半径为边长的正方形,又问学生:“你能猜猜圆面积大约有多大吗?”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生创新意识受到启发,他们从小正方形面积r2与圆面包容比较中,从圆面与外接正方形的估摸中作出了各种猜测:圆面积小于4r2,圆面积大于2r2,圆面积在3r2左右。
五、信息整合,实现根本转变
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做“数学实验”,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取代主要靠教师讲授、板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己做实验。例如,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做一次这样的数学实验:在该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任意改变线段的长短和通过鼠标拖动端点来观察两个三角形的形态变化,学生从中可以直观而自然地概括出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并不需要由教师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滔滔不绝地讲解,而学生对该定理的理解与掌握反而比传统教学要深刻得多。又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安排学生上网查阅有关勾股定理的相关材料,从而知道了我国最早一部数学著作《周髀算经》就有“勾三、股四、弦五”的记载,在我国“勾股定理”又叫“商高定理”,在西方勾股定理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已有五百余种;在有关勾股数组的探索过程中,认识了勾股数组及其构造方法等,可以指导学生制作专题数学小报。这些就加深了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创造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而数学课堂教学在有效开发和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和强化学生主体的创新精神、更好地肩负起数学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方面,具有深远的积极作用。所以,我们的教学的关键在于淡化权威,解放学生,创造一个讨论、研究的氛围,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天地,使学生在没有任何顾忌和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参与对真理的探索。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把每一堂课都看作是一种精神的探险,一种新的教学境界才能出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健.浅谈创新意识教育与个性培养.数学教学通讯,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33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