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创设情境激活课堂的几点想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华桂松

  摘 要: 随着《课标》的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情境教学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创设适宜的课堂环境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对运用多媒体(图画、音乐、录音)、巧设问题、创新表演、引进竞赛等多种手段来创设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有效激活课堂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情境教学 问题情境 创新情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我认为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较理想的课堂教学方法。情境教学通过教师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景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设计的目的。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创设情境、激活课堂教学的认识和具体做法。
  
  一、巧用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音乐、图画、录音等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感情,感受意境,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并品味课文。《散步》这篇课文,记叙一家四口散步的小事,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我在教学中,为渲染温馨的家庭氛围,大胆引进音乐,在课伊始,我给学生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借音乐唤起学生心中感受,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很快就沉浸在爱意浓浓的幸福家庭氛围之中,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在感知课文这一环节,我安排朗读能力强的学生配乐朗读,要求其他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同时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们仿佛看到了碧绿的田野、金黄的油菜花、忙碌的蜜蜂、飞舞的蝴蝶,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了浓郁的花香和青草气息,学生们轻松愉悦地进入意境之中,初步领略祖孙三代散步的其乐融融。借助音乐、画面、录音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对全文的感知既快又准,为一堂好课奠定坚实的基调。
  
  二、创设问题情境,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把那些不知与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但是这些问题必须是“半生不熟”、“高而可攀”的,对学生来说,既是他们力所能及的,而又必须是经过努力才能解决的。总之,只有“起跳”摘到果子吃,那才其乐融融,其趣无穷。“一石激起千层浪”,也就是说,一个好的问题,就如投在学生脑海中一粒石子,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波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设疑,巧于设疑,通过设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生就会随着老师设置的疑点,不断地思索下去,从而激活学生思维,领悟课文的深层内涵。教学实践证明:要想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关键是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1.于无疑处生疑。
  在学生读书不觉得有问题处创设问题情境。如《散步》一文中,“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个句子学生读起来觉得很普通,告诉我们谁在散步,往往不去思考蕴含其中的深意。我在教学时这样设疑:“我觉得文中‘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一句是告诉我们谁在散步,那么冒号后几个词语的位置就可以调换了,同学们想一想,我的理解对吗?”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相互讨论,凭自己的经验,谈出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在生生交流中,学生的思维产生质的飞跃,读懂了作者匠心安排的“散步”,读出了“散步”的意义,领会了课文的主旨――尊老爱幼。巧妙地在无疑初设疑,创设问题情境,能丰富课文内容,同时学生懂得了学习语文不能浅尝辄止,要善于动脑,要善于揣摩深意。
  2.问题要贴近生活。
  中学课本里的不少文章是蕴含着深情厚意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的文字下蕴含的深情。如果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学生情绪低落,学习索然无味,甚至会产生厌恶的心理。要让课堂活起来,要深刻地体会课文蕴含的情感,就不能拘泥于对文本的分析。要抱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语文要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再回到课内,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会上一个台阶。所以课堂上需要教师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并巧妙地加以引导,让学生进入生活的情境中。比如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体验感悟这一教学环节,我做了如下的设计: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有没有遇到过你认为无法克服的困难?你认为你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现在有没有解决的办法?鼓励学生自由言说,这就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体验,感悟,内化所得经验,学生在轻松的交谈中学会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以单纯的情感灌输取而代之,那么学生定会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体悟就不那么深刻了。
  当然,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更重要的是要创设敢于质疑的情境,“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认为应努力从教师的设疑布阵过渡到学生的自主提问。当然,学生从默默无闻不敢质疑到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重要的是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质疑情境,慷慨地留给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
  
  三、构建创新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
  
  1.改变情节,求异创新。
  大胆改变原有情节,多设想几个“如果……那么……”。比如在《最后一课》教学中可这样大胆地改变情节,设置创新的情境:如果韩麦尔先生用极其慷慨的语言来代替这个痛苦的表情和手势作为小说的结尾,那么是不是更激动人心呢?学生进入上课的情景,从韩麦尔先生的神态、动作等方面进行揣摩,明确:一个痛苦的表情和手势作为结尾,给人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更为深沉,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教师构建创新情境,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力求创新,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求异创新思维。
  2.扮演角色,迁移创新。
  构建创新情境,可以让学生充当文中人物,扮演文中角色,以便学生进入课文,步入文中情境,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进行再创造。如在《羚羊木雕》教学中,在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父母”的咄咄逼人和“我”的被逼无奈之后,我追问:女儿既然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们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妥当?你们希望演绎怎样的动情故事?然后,让学生合作即兴编演,教师完全放开对学生的控制,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经验和想法完成,学生进入角色,进行再创造,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去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生沉浸在情境之中,通过角色扮演,促使学生与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中人物产生心灵的共鸣,情感的共振,使课文所蕴含的情感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使情感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想境界。整个过程开放又富有创造性。
  3.发挥想象,自主创新。
  新课标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战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如在《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秋天》的诗歌教学的重点是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但诗歌的意境美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就大胆地做了这样的设计:擅长朗诵的同学进行个性诵读;擅长表达的同学请用自己的语言选一幅画面进行描述;喜欢画画的同学用画笔把诗歌描绘的画面画下来。这些个性化的诵读、融入个性的自由描述、创造性的多彩的绘画,无不需要学生融入自己的感情,插上想象的翅膀,将脑中零碎的意象组合起来,进入美妙的秋境中去。这单靠传统的简单机械的分析是很难让学生进入诗境的。
  
  四、营造竞赛情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总是争强好胜的,渴望表现自己。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营造竞赛情境,把“竞争机制”引进课堂,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上,用比一比、赛一赛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触即发,学得相当快乐。如在文言文《童趣》教学中,我安排这样一个环节――小组流水朗读比赛。(流水朗读:小组同学依次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语句通畅,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不读错字音,一旦读错,由下一个同学跟上继续读,哪个小组最少同学读完课文,就是优胜组)。小组流水朗读比赛,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分钟自由大声朗读的准备,学生很投入,很认真,因为同学们都想在这个比赛中表现出色,为小组争光。除小组竞赛法外,还可采用个人之间的比赛,让学生在一种紧张的竞赛情境中去学习。伴随着每一场竞争的胜利,课堂上会不时爆发出欢乐的笑声,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在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之间形成你追我赶、共同提高的局面。在课堂上,合理地营造竞赛情境,长此以往,能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实践证明:情境教学能充分利用情绪,加强内心体验,有意识地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手段创设适合于学生理解感悟的教学情境,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让课堂开放而有活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当然,情境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参与,教师重在诱导和启发,学生则重在感悟和理解,怎样使两者完美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情境效应,是一项艰巨的课题,有待同行的共同探讨和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48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