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新课标实践中转变教学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施红宇
在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学习新理念,实践新课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过很多困难,也产生过各种各样的困惑,比如:新教材与旧教法的矛盾,新的教育理念与原教学经验之间的矛盾,等等。如果这些困惑得不到解决,又如何谈得上实施好新课程、贯彻好新理念、落实好新课标。实践证明,解决这些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经过不断的总结、反思,我们找到了产生这些困惑的原因,那就是陈旧的教学观阻碍了新课标的实施,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绊脚石”。因此把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改造教学观”上,只有确定了“实践新课标,改造教学观”的教改思路,教学观念更新了,所有的困惑才能迎刃而解。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实践教改思路的一些探索。
一、知识传授要注重形成过程
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存在“轻知识传授,重解题教学”的现象。传授新课内容时,对有关概念、定理,讲得比较肤浅,有时甚至是采用简单的“填鸭”方式,对概念的内涵、定理的实质,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就急于转入解题教学。对如何解题大讲特讲,讲得精彩无比,而对于概念与定理只是要求学生记住,会用就行,这样的教学实际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传授知识要注重过程,要把概念的定义是如何得来的,定理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思维过程充分地展示出来,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充分领会隐含在其中的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
教学案例:在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绝对值》的教学时,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绝对值的性质,正确把握绝对值性质的实质,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1)让学生画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5,-3,0,3,5;
(2)让他们观察、测量数轴上表示以上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合作交流得到以下结论:|3|=3,|5|=5,|0|=0,|-5|=5,|-3|=3;
(4)引导学生学生合作、交流,探求一般规律:|a|=?;
(5)师生一起互动、归纳总结,得到一般规律:a>0时,|a|=a;a=0时,|a|=0;a<0时,|a|=-a。
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绝对值的意义与实质,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持续、和谐、长远的发展。
二、能力培养要立足生成创新
在初中数学义务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的问题,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发展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要立足于能力的生成,要着眼于能力的创新。
1.在常规中注重变化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是按教材的内容,预先的设计,常规的思路,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认为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只要保证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在这种观点下培养的学生不具有创造性,也不利于学生长远、持续、和谐地发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与创造性,并在开展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2.在顺境中利用“干扰”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力求排除一切干扰,防止“节外生枝”,以便保证教学的顺利展开,这样的教学是单一的、定向的、封闭的,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因而对能力的培养是欠缺的,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往往是在开放的、发散的状态下产生的,因而作为培养有创造性能力的教学,它不应是教导式的,而应是帮助的、激励的、富有挑战性的,不再是排斥“干扰”、防止“突变”,而是要积极地利用它们。
教学案例:教学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方》课中,学生在练习时出现了23=6的错误,我并没有立即判其错误,而是借机引导学生探究23到底应怎样运算,23=2×3吗?我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乘法及乘方的运算法则,辨别它们的相同点、不同处。经过一番讨论、争辩、交流,学生终于明白23表示3个2相乘,其结果为8,即23=2×2×2=8,2×3表示3个2相加,结果为6,即2×3=2+2+2=6,所以23≠2×3。通过以上的探究活动,学生加深了对乘方运算的理解,提高了运算能力。
3.在统一中重视差异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强调绝对的统一性、标准性,无论对于教材的理解,还是对问题的解答,都应保持一致。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实际上谈不上什么探究,也谈不上学生有什么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因而不可能有自我潜能的实现,更不可能有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可能有持续发展的潜能。因此,要培养有创造性能力的教学就是要重视差异性,即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观点、看法、理解,教师可随时就学生的看法、观点展开讨论,这意味着要花时间,甚至会改变课堂教学的进程,但正是这样做,才能真正尊重了学生发展的特点,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真正达到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
时常听到教师这样说:“这个问题都讲过好几遍了,可学生还是出错。”仔细反思一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教学中还是以教师为主体,没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结果是教师讲得多,而学生实际理解的、接受的少。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是难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学生也缺乏持续发展的潜能。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必须充分实现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
1.“教”为“学”服务
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要为“学”服务,因此,数学教学也要由“学服从教”转变到“教服务学”,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着眼于学生的“学会”与“会学”。教师要想方设法运用多种手段创设学习数学的氛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锻炼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讲”向“听”转变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由“怎么把课讲好”向“怎样使学生把课听好”转化,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才能取得实质的效果。
3.“练”与“层”结合
在以往的教学中,课后作业布置都是统一的。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易造成两极分化,现在能力训练和作业的设计中,我将训练分为:双基巩固题:巩固本节课所学概念与定理,以填空、选择、判断的形式设计;简单应用题:直接应用所学有关概念与定理进行计算或证明;小型综合题:综合运用本节课有关概念与定理解答问题;发散探究题:综合运用本节知识和其它相关知识,探究有关问题;实践活动题:综合运用本节知识和其它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应用题、社会调查形式设计。这样的设计体现了由易到难的能力阶梯,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以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
实践证明,实践新课标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只有树立了全新的教育观念,新课标的理念才能得到落实,在教学中注重知识形成过程,切实突出以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才能使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落到实处,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让他们各自的数学素质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真正得到落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64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