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高专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及运行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凌运良

  摘要: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大抵包括核心课程、主体课程、综合课程等。本文对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以及高职高专实施通识教育的运行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专;课程设置;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100-01
  
  一、如何设置高职高专通识课程
  1989年美国国家教育联合会发表的《高校课程改革大学当前的问题辩论》报告中指出:“通识课程的要求缺乏理论基础和凝聚力,甚至课程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关系。选修课只会使得课程量膨胀。‘超级市场’使得课程失去连贯性,学生只选择对他们有吸引力的课程,而不顾及课程的结构。”为此本人对高职高专通识课程设置提出如下建议。
  (一)设置核心课程。核心课程目前被认为是实行通识教育的最好的课程模式。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课课时减少的实际和调研结果,把《大学语文》《基础写作》《艺术欣赏》《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课程整合为综合性的人文课程,或为《大学人文基础》。根据前面所述,该课程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欣赏、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等通识教育的基本内容,此课程若作为通识教育的骨干课程,可成为通识教育的突破口,为通识教育课程化奠定了基础。
  (二)采用主题课程。选择若干反映某领域精华和思维方式的主题,深入进行研究,能够达到掌握课程精髓的目的,促进学生进行多学科知识学习和能力养成, 容易为学生接受。从某种角度而言,通识教育是包罗万象,无处不在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重视通识教育中隐性课程的开发不仅必要,而且有时具有比显性课程更重要的作用。
  (三)设置综合课程。目前社会上很多行业要求的人才知识结构已由单一专业性向综合性转变,反映到高等教育中就是要求课程的综合化,即进一步打破课程的壁垒,使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相互渗透,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具有解决复杂课题的技能。它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通识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采用一年级部分专业的模式。一年级部分专业全部上基础课,到二年级再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进行专业教育。这种模式能增加通识教育的分量,使学生全身心地接受通识教育。
  二、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开设时间、讲授地点以及相对固定的参与主体(学生与老师)。目前关于隐性课程本质内涵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识:即隐性课程是相对与显性课程而言的,是指学生在课堂内外无意间习得的采用暗含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教育内容和特定文化序列。通识教育体系中隐性课程是指学校中持续不断、无处不在有形无形服务于通识教育的教育资源,包括物质情境、人际情境、 文化情境等。提高显性课程中通识教育比重,是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必要前提。 科学设计隐性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有效保障。隐性课程的广泛性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多种多样的途径持续地影响着学生的态度、价值观等精神世界,它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入学生心灵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学生所获得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可以持续其一生。 我认为,隐性课程的开发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校容校貌建设。校园文化是进行通识教育的重要课程,通过校训、校风、校歌、校徽、教风、学风、名人园、小品雕塑等等,营造通识教育氛围;二是抓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师生员工的身体力行,传递和宏扬人文精神;三是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地缘优势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实践,使通识教育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三、高职高专实施通识教育的运行模式
  第一种办法,在最基本的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精品课程,让学生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拓宽知识基础。第二种办法,把学制延长一年为本科制,让学生学两个跨学科的专业。第一种办法是对现有学制和专科性质不予改动,只是对课程计划进行调整,实行3个1/3。总体课时分配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占一年的课时;通识教育课占一年的课时。其中 课外讲座中挤出的通识教育课的课时应由专业课占用,政治思想课和体育课 属通识教育课范畴。第二种办法是改现有高职高专三年专科制为跨学科双专业本科制。这种跨学科双专业设计能更好地体现高职高专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的思想。第一种办法适应于目前的高职高专学制;第二种办法需要教育行政最高当局的首肯,才能实施。
  实施初期,可将部分核心课程纳入课程教学计划进行正规教学;选修的通识课程由学校在学期末公示,根据选修课情况提出相应的教学计划,经通识课程领导机构批准,邀请校内外适合的专家讲授。每个学期供学生选修的通识课程不宜太多。为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及平衡人文、科技素养,要求理工科学生修满一定学分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课程,人文社科学生修满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协助学生发展整体的志趣与生涯。
  
  参考文献
  [1]蔡映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4 〔6〕:76--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39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