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感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韦传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然而,怎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会“感悟”是很必要的。一个人的认识源于实践,从实践中获得认识,然后将认识应用于实践。同样,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实践到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是“告诉”,更重要的是“感悟”,而作为思想性和工具性高度统一的语文学科,更要注意通过情境引导学生去实践,去体验,去经历,去感受。
(1)创设情境。虽然每一篇文章都有其存在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但它并不是孤立于历史与社会之外的。它是历史与现实、作者与学生之间的中介。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不仅是对那个历史时代以及作者的理解,也是对现实社会及自身的理解。学生人格的形成、智慧的提高、思想的形成等都是在这种理解中实现的。情境思维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接受。情境思维往往是由一些特殊的偶然的个人化的事物情境的触发而产生的一种灵感的想象和感悟。
知识本来源于生活,但负载于教材后便失去了直观性,教师的责任在于组织和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去重新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情境创设。或借助图片显示,或通过描述显化,或凭借影视构成。如教学《开国大典》,可用录像片再现当年的壮观情景,让学生如临大典现场,更直接地感受大典的场景,激动、自豪的感情油然而生,生发对新中国无限热爱的感情,在情境中深切感悟课文。
(2)发挥想象。想象是经常用到的思维形式之一,想象能力是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应掌握的一种重要能力。但是,目前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大失误,可能就是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否定,这显然是违背阅读规律的。因为想象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在阅读教学中对于课文而言,词语理解不应是意思原本授予,而应让学生凭借现象,联系实践生活经验去体验,去领会、感受、体味。如学习《荔枝》一文时,在学完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谈谈自己母子之间的事情,并说说从课文中体会到母亲什么样的感情,再来联系课文理解母亲舍不得吃荔枝,把爱给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其中包含的感情。这样运用联想,进行感悟,能很直接地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母亲对子孙的深深的爱。这样的训练,在语文教学中随处可以设计实施。
(3)运用比较。比较是在思考中把各种对象和现象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的异同,从中更准确地掌握知识,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从词语上、思想内容上和写作方法上进行比较,也可以抓住课文重点,创设比较情境,引导学生在相似知识的比较中理解和感悟。如讲读《桂林山水》一文时,为了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我让学生在头脑中回忆想象家乡山水的特点,通过比较领悟理解清、静、绿的漓江水,奇、秀、险的漓江山。这样可以更容易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4)运用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从一个基点出发,多方位、多层面地展开的一种思维方式。其特点好比一个车轮,从一个轴心出发,向周边引出许多轴条。这种思维方式可以使人更全面的把握事物的性质、状态及其规律,推知事物的本来面目,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灵活、巧妙、敏捷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当然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文章的思想也是不言而喻的。
(5)精读感悟。教师首先通过粗读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大概意思,接着通过精读,了解课文内容,从而感悟课文的中心思想。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抓住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见闻仔细地读。先让学生默读,边读边划,划出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来,并回答你认为大榕树美吗?为什么?写上体会。再读时让学生把写大榕树美的句子读出来。通过阅读两个重点段,学生就会感悟到鸟的天堂的美丽。再如教《凡卡》一文,全文重点是第八自然段,这一段作者直接描述凡卡学徒生活的苦。这一段处理得好,就会激起学生对凡卡悲惨命运的同情,对不合理社会制度的愤慨,从而理解文章的中心。教学时,可采取“三读三学”的步骤。一读一学,学生通过速读了解这一段的重要内容;二读二学,细读课文,理解凡卡怎样挨打、挨饿、挨冻,划出凡卡挨打的动作的词,从而体会凡卡生活的痛苦;三读三学,指导学生用适当的速度读,读出凡卡要求爷爷把他带回去的句子,体会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83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