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谈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董启武

  实验是人认识、了解、改造大自然的一个基本途径,也是教学中最为基本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更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培养他人创新意识、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基本条件。实验教学因其实验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特性,需要教师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避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正确引领学生,提高实验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
  一、实验材料的选择
  充分地准备好实验材料是决定实验效果的关键,因此教师要选择好材料,提高材料的有效性。一套好的材料能使学生产生极其强烈的探究欲望。
  1.选择典型的探究材料。
  教师选择实验材料时,应尽量选择简单、方便实行的实验材料作为教材的基础参考,使学生建立起与分析问题、探究结论思想的相互联系,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体验成功感,培养自信心。
  2.选择丰富有层次性的探究材料。
  材料是引起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习惯所必然运用的工具,同时也是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得到相应的科学规律的工具。材料的作用在于使学生在需要使用时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从而完成实验过程材料的过程,由此发现新的观点,代替原有的认识。材料也应该在表面下蕴涵着比较典型且较为共性的科学概念,能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探究科学本质的火花。与此同时,材料也要注重在实验过程中带给不同水平的学生相应层次的体验和经历,因此材料要有丰富性和层次性,这样既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各项科学探究活动的需要,又能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自主创新提供条件。
  3.选择开放的探究材料。
  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选择的材料要注意发展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对于实验材料准备应具有开放性与宽松的范围,学生的参与使实验材料更加充足全面。如在研究导体和绝缘体的实验中,认识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时,教师除准备好一些导体与绝缘体材料外,更要让学生在其正确的指导下,运用准备好的材料进行实验,认识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构建导体与绝缘体的框架结构。这样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创新且富于想象力的思维,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实验过程的注意点
  1.科学化实验,避免盲目。
  我们要明确:教学要能够恰当地评估学生学习的潜能与内在天赋。在实验教学中,只有恪守明确实验过程、实验目的的准则,才能进行正确且安全的实验操作,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盲目性。在实验前,应首先让学生懂得实验方法、相应步骤和注意事项。有时针对不同方面的实验,我们可以让学生掌握自学实验方法和步骤的知识;有时必须讲清楚,必要时进行一定程度的演示,使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2.培养学生实验的习惯。
  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养成安全操作、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如酒精灯、夹试管、显微镜、滴管等正确的使用方法。毕竟这是关系到学生自身安全方面的问题,教师应当予以高度重视,不能事后再考虑进行补救。
  三、实验的延伸
  在实验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重之后的相关延伸。
  1.确定实验延伸的方向。
  学生在实验之后的延伸内容应该是课堂研究内容的扩展、深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敏锐地捕捉所有“信息”,抓住每一个细节,如压缩空气的实验小结时,学生想在课后利用压缩空气做玩具,教师可以允许,并鼓励学生放学回去利用所学的压缩空气的知识,自己或者小组设计、制作一个小发明。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2.提供实验延伸的条件。
  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支持学生实验探究,并给予其时间、空间及器材等,比如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集中进行延伸探究。实验延伸要注意结合其课外专题的研究和综合实践活动,并做好校外实践的联络,让学生在开放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探究延伸活动。
  3.及时评价试验的成效。
  对于学生实验探究的延伸性活动,教师要给予合理的管理、及时的评价反馈,这是对学生的激励,从而促进学生按照自己的探究方案进行课后周期的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提高科学有效性的方法是多样化的,教师要根据自身教学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走出一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素质教育之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88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