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苏建县

  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程改革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冷静下来,感到在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为了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一、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涵义
  
  什么是有效性教学?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具体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
  
  二、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应对策略
  
  1.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策略
  (1)找准教学起点。首先了解教学的对象―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与所要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要充分估计学生知识技能的基础、生活经验和学习习惯。(2)贴近学生实际。课堂教学设计要与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相贴近,在设计教学情境、引发思考、引导探究、提示方法、训练思维、调控反馈过程时都必须考虑并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尽可能与学生的实际贴近。(3)激发感染学生。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是课堂设计和上课成功与否的标志。因此我们在课堂设计时就必须考虑怎样以教师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必须在设计中处理好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活跃气氛和思维训练、动与静、冷与热、有声与无声、常规要求与发展性要求的关系。
  2.生活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联系生活教学可做到:(1)进行角色转换,重新给教师和学生定位,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学会倾听、欣赏和关注每一个学生。(2)让学生走进生活,弥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不足,多组织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3)致力人文关怀,关爱每一位后进生,关心帮助他们,以达到共同进步。
  3.信息化教学策略
  信息化教学策略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是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实施信息化教学要注意:(1)内容不再只局限于化学课本内容,要紧跟化学发展研究的步伐,让学生及时了解世界上化学发展动态和化学研究成果。(2)形式不再局限于口授耳听,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辩论、采访、上网、观看有关化学知识的影片和参观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等,这些形式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3)授课者不仅是教师,也可以是实验员、化工厂的技术人员或是具有丰富化学知识和实践的人都可以给学生做专题报告,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4.问题驱动策略
  问题对于高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意义的建构、知识的创生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特殊的作用。教学中可将以“定论”形式陈述的材料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形式,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和思维的活跃性,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并在尝试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关于“乙醇分子结构”的教学,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①现代技术已测出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它与C2H6的分子结构有何不同?②乙醇的分子式是CH3―O―CH3还是CH3CH2OH?③你认为乙醇的分子结构应该是怎样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在问题的驱动下动手、动脑积极思考,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既掌握了乙醇的分子结构,又加深了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
  5.活动探究策略
  让学生用类似科学家探索科学问题的方式,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领悟科学思想与观念,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例如,关于在“原电池”的教学,可采用“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验证假设→获得结论→交流应用”的模式,引导学生展开科学探究。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将光亮的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一同插在稀硫酸中,观察现象。提出问题:铜片上为什么会有气泡产生?做出假设:①这种环境下,铜与稀硫酸反应了②锌与稀硫酸反应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到铜片。验证假设:①继续观察实验现象,溶液不呈蓝色②取少量反应液,向其中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未见有蓝色沉淀生成③在铜片与锌片之间连接一个电流计,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④将锌粒和一小块铜片共同浸在盛稀硫酸的试管中,收集并检验生成的气体。获得结论:①铜片与稀硫酸不起反应②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到铜片③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仍为锌与稀硫酸的置换反应④该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6.评价激励策略
  在评价中体现激励,在激励中促进发展。教学过程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要对每一位学生都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机会,并善于从多角度观察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评价激励,使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让激励成为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学生发展的营养剂。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的策略多种多样,教学中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实际情形科学选择、灵活运用,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更有效地落实课程目标。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八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57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