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法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填鸭式,而是创新教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法探究 培养兴趣 愉快学习
  
  自开展“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培训和“一德三新”的学习以来,在第一时间内笔者对自己的工作作出了全新的思考和再次的定位:首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理念;再树不随波逐流把工作当职业,而是当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思想观念;最后勇在时代前列,探究全新的科学合理的新教法。
  学校是教育教学的大本营,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教学四十分钟是教育教学的关键时刻,全新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则是关键时刻中的关键,谁先探究出谁就先取得教学的成功。借此不可多得的机会,笔者就自己探究出的“奇”、“趣”、“精”、“巧”、“妙”五字教学经验与同行商榷。
  1.奇用音乐、抢抓先机。每年级、每学期都有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如何设计、怎样去上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呢?笔者经过多次探究、反复对比的思考,得出了奇用音乐抢抓先机的新教法,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好效果。例:新学期伊始的第一节品德与社会课,本人不是直接给学生上品德与社会课,而是教他们唱《上学歌》,其歌词内容如下;“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仅此一曲《上学歌》,唱出了新学期学生学习的心声,唱出了学生豪迈的激情,更唱出了学生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的抱负。
  2.趣编谜语,科学利用儿童的认知规律。谜语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之一,若能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利用他们的认知规律,将教材中的某些学习内容编成有趣的谜语,供他们思考学习,实能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例:四下第三单元第二课《我们时刻在呼吸》,笔者就其内容编成谜语如下:“你不请我我自去,无色无味空中飞,无我小树不成荫,花草不茂要枯萎,污染一般呼吸不清新,污染严重健康不保命垂危,开口喊我我不应,请你猜猜我是谁?”从猜谜语的过程中,在揭晓谜底的思维里,就能轻易地了解空气的特征,深刻地认识污染空气对动植物的危害,不但激发出学生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更重要的是达到了努力学习和自觉积极宣传环保知识的教学目的。
  3.精讲名人轶事,彰显编者意图。积极上进、健康优秀的名人轶事,能培养一个人高尚的品德,树立远大的理想,更能增加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和勇气。例:四上第一单元第一课《这点困难算什么》,笔者深刻剖析名人不都是天才,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事业成功哲理;四上第四单元第二课《大家生活在一起》,全力颂扬党和国家领导人任弼时生活文明的高贵品质;四上第四单元第三课《我们是邻居》,全力讴歌我国古代人民恭谦互让的传统美德,不难看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品德是说之有理、理之有据、据之可考,完全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并彰显拓宽了教材的教育教学空间。
  4.巧编童谣,合理服务教学。童谣是专供儿童咏颂的一种歌谣,形式灵活多变,内容丰富多彩。在教学中如能合理地使之服务于学习内容,实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无意识记忆。例:三下第四单元第一课《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笔者将其巧编成童谣如下:“清晨上学走得早,背起书包上学校。农民阿姨赶得忙,担起蔬菜上菜场。建筑工人推车抓得紧,栋栋大楼平地起。警察叔叔笔直站在路中央,人人安全有保障。老师早已到学校,我们高兴进课堂。建设和谐新社会,欣欣向荣好景象。”在朗朗的童谣咏颂声中,无须刻意学习就能记住学习内容,确实实现了降低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5.咏颂古诗,古为今用。古诗是祖国文化的活化石,以其华丽丰富的文采抒发了诗人深深的情怀,用其平仄优美的韵律折射出了让人深思的哲理。教学中如能适时触景生情地妙颂古诗,对教学效果实能起到古为今用、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四上第三单元第三课《我是理财小能手》,笔者就图片和课文内容与古诗《锄禾》突破时空有机地联系起来,让“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与父亲在烈日下种田和在镇上打工的辛勤劳作相结合,使“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跟母亲在家中种田和喂鸡的忙碌身影融为一体,就把诗人对辛勤劳动的情怀和倍加珍惜粮食的哲理活生生地再现出来,突出加深了学生对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这一道理的理解,使他们顿悟出如何才能当好‘理财小能手”的方法,并从中得到启示和受到教育。
  仅此笔者认为:教学有法然则教无定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法远不于此,但在“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的背景下,不能只是守旧以往的老方法、老经验,而是要以“一德三新”为内容,大胆地去思考、去探究,推陈出新地改革教育教学工作,并为之尽最大努力去实践,进而从实践中积极地吸取教训、科学地总结经验。唯此我们的工作才会有大的进步、长足的发展,取得圆满成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99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