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五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很多教师感到新教材内容多,又是倡导合作探究,又是培养个性、健全人格,一节课的计划教学任务总是无法按时完成。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实践证明,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调配、收放有度,才能避免无谓的课堂消耗,既学得扎实又学得轻松愉快,真正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为此,课堂应做到“五忌”。
  【关键词】新课改 课堂教学 五忌
  
  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很多教师感到新教材内容多,又是倡导合作探究,又是培养个性、健全人格,一节课的计划教学任务总是无法按时完成。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实践证明,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调配、巧妙运作、收放有度、惜时如金,才能避免无谓的课堂消耗,既学得扎实又学得轻松愉快,真正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依据笔者的实践体会,课堂应做到“五忌”。
  1.忌教学内容随风而去。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血肉和骨干,在四十分钟里,教师准备好的课堂教学要经受学生八面来风的考验,课堂内容是一面旗帜,要随风而动,亲切自如,又始终保持鲜艳明亮,让人明眼易接受。因此,如果不对诸多教学内容进行突破、重组、整合,只蜻蜓点水般顾及所有细节,一味的随着学生转,擦红汞碘酒般东涂西抹,表面看似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步骤井然,时间把握争分夺秒,讲授分析面面俱到,实际上却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明,导致眉毛胡子一把抓,酸甜苦辣一锅煮,像医药铺,如杂货店,使看者眼花缭乱,听者云里雾里,不得要领。这种不顾效率不求效果的课,吃力不讨好,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落得个事倍功半。
  2.忌教学环节游离不清。课改实验中,课堂教学改革是“重头戏”。实验学校、教师都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主渠道。虽然课堂活起来了,学生主体意识增强了,教学形式日渐活跃,但我们发现,教师组织教学过程随意性较大,没有把握好教学环节的有机衔接。如在复习时,教师缺乏意识去选择有代表性的优、中、差生,而是随心所欲检查,发现效果不佳,则严辞斥责,停课发火,甚至粗暴处理,这样教学的亲切自然、环环相扣荡然无存。
  因而,备课时合理整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做到心中有数,形散而神不散,自然和谐,重点突破,不追求面面俱到,形成“活案”;教学中做到语言精炼,灵活调控,巧妙“加减”,环环相扣,步步紧随,决不藕断丝连非常重要。
  3.忌教学用具面面俱到。随着教学条件的日异优化,教具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档次也越来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科学合理的运用,效果不言而喻。如果使用不科学不合理,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如有的教师,使用教具不顾教材内容特点,任意选用,求多、求新、求异,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显得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有的教师纯粹就是图新鲜摆花架子而哗众取宠;有的甚至是用来代替板书、代替讲课。如教师运用多媒体投影进行实景详细讲解后,还不过瘾,又重新讲一遍。这些都违背了教具使用的初衷,不仅收不到很好效果,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更浪费了教学时间。
  教具的选用一定要科学、合理,依据教材的内容而定,该出手时才出手,绝不多用、滥用。如朗读,有时教师亲自读一读,效果会更好,真切自然,讲解指导又能中肯到位。一味用录音,让人的感觉是非常优美却难以企及。有些课用录音、录像投影等现代教学手段,对学生接受新知识、拓展视野、产生联想,可能有纯语言难以企及的效果,但如果过于依赖,效果也难以深入与持久。而且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操作要准确无误,要多设想几套方案。不要虚心请别人制作课件,而自已却是个门外汉,万一电脑不顺或出差错则呆在一旁,不知所措,这样不仅严重费时,又会闹出笑话。
  4.忌教学语言贫乏低效。课改中,虽然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仍不可忽视,教师的语言艺术仍至关重要。教师切忌语言贫乏,生硬拉杂,呆板干瘪,口头禅严重,语无伦次,模糊不清,造成学生视听困难。
  教师语言的修炼非常重要,一定要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文学修养,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充实自己的语言库,使说话具有简洁性、针对性、丰富性。备课时,更要备好教学语言,必要时写在纸上,可自己对自己进行试讲,自己请教自己的耳朵,尽量使自己的语言净化、美化。还可巧妙使用手势、眼神、身体活动等体态语言的特殊功能表情达意,暗示学生规范行为,集中听讲,从而达到省时高效。
  5.忌教学板书杂乱无章。“字是文章皮”。教师的书写是一种很重要的基本功。不说写得如何好,但起码要规范、整洁,切忌杂乱、零碎、重复。如果一堂课板书内容多,甚至重复,又见缝插针,整个黑板杂乱、零碎、缺乏主题,形式脏乱,犹如一张草稿纸,让人看不清内容,体会不到板书的作用,甚至还会产生厌烦情绪,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如果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板书,老是引导学生朝自己准备板书的方向走,这样既毫无章法,又费时费力。
  一位教育家也说过:“设计板书,我们要提倡简而明,反对多而乱,堵塞学生思维。”对于板书的设计,教师要了然于心,用意明确,字眼精炼,可用线条组合,增加美感,学生一看就产生感悟,焕发体验,达意传情,这样才能省时省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在课改实验中,我们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课堂教学的改革,做到课堂教学朴实生动,既遵循其内在的条理和规则,又注意人与人的情感、兴趣、价值观的交流和作用,体现课堂教学的艺术神韵。愿我们的课堂都充满艺术美,让我们的学生都享受到艺术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36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