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仕芬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是儿童学习数学知识的一种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好的数学游戏,不仅可以充实儿童的学习生活,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乐趣,发展他们的智力,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一、创设游戏情境,形成活动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故事游戏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因为它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在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有机地创设游戏情境,在备课中把教材内容变成生动有趣的故事,适时地让学生参与到其中进行游戏活动,使学生爱听、爱学、更爱玩。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进而激发他们对新知识主动探索的愿望,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考虑到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我把整节课的知识编排成小猴子摘桃子的游戏小故事贯穿始终,活动中适当地安排学生参与其中。在几个大桃子上设计了这样几道题:
①5+5+5+5+5=?②6+6+6+6=?③6+6+6+6+4=?要求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或与加减法有关的算式,猴子才能摘到桃子。猴子觉得很有因难,想请大家帮帮忙,同学们都想帮助小猴子解决困难,个个七嘴八舌,很快就将①和②进行了改写。面对于③,有的学生有些犯难了。此时,我边讲故事边启发,同学们列出了6×4+4,我及时给予肯定。而后,又鼓励学生:小猴子觉得还有更简捷巧妙的解法。看谁最聪明、最早发现!学生又投入到紧张和热烈的研讨当中。没多一会儿有同学就列出了6×5-2,还有的同学列出了7×4。
让学生带着疑问和“任务”参与到游戏故事中,在轻松的游戏教学氛围里捕捉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不断加以引导和鼓励,从而在思考、探索游戏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参与游戏活动,交流游戏体验,形成创新意识
游戏是儿童感兴趣的学习活动,在他们的生活中,游戏和学习是不能分开的。学生在游戏中可以顺利地掌握新的学习内容,同时学生创造性的自我表现,独立性和积极性的情感体验正是在游戏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向低年级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作为教师要尊重儿童喜欢游戏和玩的特点来设计学习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愿望,才能在知识和能力上有所提高。
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10的加、减法”时,在巩固练习中设计了“小猫钓鱼”这一游戏。先出示写着4+3、9-3、5+4、10-1算式的4条小鱼:让学生悄悄地算出每道算式的结果并记在心里。然后出示写有6、9、7、10四个小猫头饰,请4名学生戴在头上。要求按自己头饰上的数,去钓与算式结果一样的那条鱼。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游戏,其他学生也认真地观察,还不时地给这些“小猫”们加油。学生们在这一游戏中既掌握了知识,又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巧设趣味游戏,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创新意识
教学活动中,多数游戏都带有竞赛性。由于儿童的好胜心较强,又爱表现自己,我们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注意引起其竞争意识。在教学中,不管是新知识的巩固,还是旧知的复习,为了避免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我们都要尽可能地运用知识竞赛的游戏形式。例如,在复习“两位数乘法”时,重点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登上”游戏。出示事先准备好的4座两边都分别写有几道算式的山,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谁能又对又快地把几道算式算出来,谁就第一个登上山顶。诸如此类的游戏还有“夺红旗”“对口令”“速算比赛”等。
游戏活动要富有趣味,这是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还要努力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玩。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确定数学活动的内容,力求题目有趣、新颖,内容生动、有吸引力,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寻找新的规律,开阔思维,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还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用猴子分西瓜的故事引入新课。我说:猴妈妈买回来一个大西瓜,问小猴子:“孩子,你是想吃这个西瓜的1/3还是1/6呢?”小猴连忙说:“我当然是吃这个两瓜的1/6。”猴妈妈就切了这个西瓜的1/6给小猴。小猴拿着西瓜,看着妈妈手中的西瓜。疑惑不解。我问:“同学们,小猴发现什么啦?是1/3大还是1/6大呢?”同学们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起来。通过游戏,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游戏活动中获得了知识,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情感。
总之,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要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合理地利用游戏,促使其主动发展,在游戏活动中探索学习方法,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35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