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提高他们的主体优势,引导他们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最终成为高素质、全能型的栋梁之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指导,用心去组织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练习活动,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同时开阔他们的想象空间。潜移默化中渗透创新,循序渐进中鼓励创新,多给学生一些体验的机会,探索的条件,会更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意识;培养策略;研究
  引言:应试教育观念束缚着教师的教学思路。以前的数学教育始终以教师为主导,很少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完成自己喜欢的任务。教材内容单一,授课方式陈旧,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学科成绩进步空间十分有限。为了改善这一弊端现状,我们教师应从新的角度出发,选择创新的教学方法,特色的讲课手段,引入实际问题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当他们真正产生了创新意识,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就更令人期待了。
  一、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必须尊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必须认识到分层指导的重要性,来完成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任务。另外,由于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所以他们的认知水平相差甚大,理解能力有强有弱,假如教师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积极评价激活学生创新思维,那么,后续实践工作的推进就能变得异常顺利了,或者收获意外惊喜,最终达到以生为本、寓教于乐的目的[1]。比如,先建立一种平等的信任关系,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在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分析数学问题。再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力强的学生帮助能力弱的学生实现共同进步。最后,教师关心他们,评价他们的优点,找出不足之处,借助分层指导体现生本教育,就确保了每个可塑之才都有主动学习的意愿产生。
  二、在动手操作中学会创新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思维和想象最为活跃,能够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无论是在知识上、能力上,还是情感态度上,均得到发展,特别是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打破以往教师在台上演示,学生在台下观看推想得出结论的做法,出示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长方形的长、宽相等的两块地让小白兔与小黑兔去打扫,小白兔与小黑兔刚刚扫完地,就为谁扫的面积大争吵起来,老师现在也为难了,你能帮帮它们吗?然后让学生观察、比较、猜测,为小白兔与小黑兔解疑难,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采用剪拼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学生在操作中明白了长方形的长、宽、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的关系,十分顺利的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先创設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把抽象的知识学习设计成动手操作的具体活动,有趣易理解,获得的数学体验更是无比的深刻,既让学生在操作中得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的自信积极心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得到培养。
  三、实践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伟大的教育家孔于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在学生很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思维已激活时,教师不是机械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每人剪出两个梯形纸板(要求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当学生剪出后,教师设问:看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纸板,把它们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开始拼摆(有的小组用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当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拼法后,教师设问:“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和面积与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和面积有什么关系?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你能否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各小组的同学通过观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得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教师点拨下的学生动手自行探究、自行实践,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情趣盎然,自主研究活动扎实,思维得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观察、思考、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四、联系实际拓宽创新空间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筑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学生所学的书本上的知识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的距离越近,越有益于掌握。反之,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将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时要密切联系儿童实际,让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逐步培养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创新空间[2]。如教学“0的认识”这一课,在教学0的第一种含义表示什么也没有时,我准备了三个苹果,接着让三个学生来分,问:每人分到几个?盘子里还剩几个?通过直观演示,学生观察到:盘子里的苹果每人分一个,最后一个也没有,所剩的是0。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0的含义。通过观察,让学生利用身边物品表示0,有的学生把口袋掏空,说口袋里的东西的个数为0;有的学生把桌子上的东西拿走,说桌子上东西的个数是0;……在教学0的第二种含义表示起点时,我引导学生联想运动会赛跑的场面,都要从起点起跑,这时的起点就表示0,接着我让学生在我前面的起点0开始跳远,看谁跳得远!让学生明白:只有从起点0起跳,才会跳得公平。这样,充分联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联想,对0的认识更加深刻了,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结语
  总之,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整个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学校一直以来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同时它对于教师也是一件具有教育意义的事情,不仅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使得教师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必须要紧跟社会的发展,具有创新精神,深入研究和探索数学领域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和自己一起进步,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对整个民族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镇文.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上海教育科研,2015(02)66-67.
  [2]徐春锋.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教学目标[J].新校园(上旬刊),2016(18)38-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15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