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打破传统 追求实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丽春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教学实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应体现在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包括课前、课中及课后。
   关键词:主体作用;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具体方法
   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对外交流的日趋广泛,对我们国家示来主人的培养目标也就越发高远。高分低能早已被 大家否定。顺应这一历史潮流,教育教学也在不断改革。为此,“主体性教育”应运而生!它比其它任何一种只注重教学形势改革的理论意义都更为深远,因为它不仅侧重于“教书”上的改革;更意识到了“育人”的重要性,并为之明确了方向。
   主体性教育 就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受教育者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育和弘扬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主观能动性,开发、发展和完善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作为中学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努力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独立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的一代新人。
   那么如何真正做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呢?这两个“作用”分别批的是什么呢?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包括:诊断学情、设计教学、教学激励、教学介入,教学评价五个环节。
   二、学生的主体作用应体现在学习活动的各个 环节、各种形式、各方面内容之中。包括:
   1、了解自己及学生要求,即有自知之明;
   2、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即有自觉性;
   3、自我激励,即产生学习欲望和积极性;
   4、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即有自主性,在课堂学习中能主动理解、思考、操作、质疑、接受等;
   5、检查总结自己的学习,即有自控性,通过作业、练习、复习、考试、小结等活动,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策略、方法、内容,以提高学习效率。
   依据以上理论,我对我的课堂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准备工作:侧重教师主导作用中的“诊断学情”和学生主体作用中的“知之明”。 做法如下:
   以最快的速度摸清全班学生的底,并把学生分成 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内部要有明显的层次差别,既有学习成绩高的,也有成绩低的。但各小组的整体实力一定要大体相当,以确保在以后的各项活动中公平竞争。从一开始就要让每一名学生清楚,每一个小组都将参与无数次的竞赛,每一个成员都将与整个团队荣辱与共。
   为此,每个学生必须有“自知之明”,即正确面对自己的现状,成绩好的就是好,不必太谦虚,同时还要勇于肩负起帮助本组内成绩不好的同学进步的责任。成绩不好的同学也不要悲观,要勇于面对,勤学多问,不拖团队后腿。只有这样,最后才可以携手冲向胜利的终点。
   (二)教学过程:包括了教师主导作用中的“设计教学”、“教学激励”和“教学介入”各环节;学生主体作用中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控性”等各个环节。
  基本完成了学生的组织形式和思想意识的准备之后,就可以开始教学过程了。这个过程基本分三步来完成。
   1.课前打破只有教师一个人备课的传统,邀请不同的小组和教师一起完成,每个单元由哪个小组跟教师合作都做好计划。具体方法是:教师一套方案,学生一套方案。然后取长补短,合二为一。 以此来刺激学生主动地参与制定学习计划和策略。如此做法有以下几个好处:
   (1)集思广益。由其中某一个组作为备课时的智囊团,的想法、举、爱好汇集到了老师这里,当然一定能比教师一个人准备更充分、更生动、更新颖、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也就更受学生的喜爱了。
   (2)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好奇心强的阶段,给他们一个机会去做从没做过的事情,他们当然会很兴奋,很努力地去做。潜移默化之中就提高了学习兴趣、锻炼了能力、培养了主动性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由学生自己钻研讨论而成的结果,他们会理解更透彻,记忆更清晰。
   (3)既然是各级分工不同,其中自然暗含着竞争。要想获胜,必须全组每一个人都要过得硬。这无形中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最终的结果就是成绩和能力的全面大丰收。
   2.课中根据课型的不同,有不同的设计,但无论什么课型都尽量充分利用各小组之间的竞争以达到提高兴趣、促进学习的目的。
   比如课文理解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就课文内容提问并回答。看哪组对课文理解的透彻,问题出人意料,不易回答,哪组自然获胜的机会就大些。为了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学生自然会潜心钻研课文。这样,在你来我往互相抢答的过程中,课文由表及里的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剩下的就是教师介
  入稍加点拨和总结了。
   再如:对话部分也有学生可以充分发挥的空间。课本中的对话一向都很简单,讲解的时间不必花得太多,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活动。程度差一点的同学可以模仿对话作练习,程度好点的则可以尽情发挥。有的学生可以模仿对话作练习,程度好点的则可以尽情发挥。有的学生甚至把春节晚会上的小品在短短的时间内改编成了英语小品,展现在同学面前。如此这般,无论什么程度的同学都可以在课堂上找到属于自己发挥的空间,都会体验到参与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3.课下一堂课热热闹闹的课结束了,对于有些学生来说真的是受益匪浅,但每个班都 一定还会有部分学生真的只是看热闹。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有清楚的了解,并随时关注;同时也不可以对其他学生松懈。
   对此我的做法是“权力有条件放开”。这又回到了前面提到的负责跟教师一起备课的各个小组身上。课下复习前教师集中跟他们再讨论一次复习方案。因为每个组中的同学程度各异,在他们中出现的问题就基本带有普遍性。先帮他们解决所有疑点,然后把他们分散到其他各组作为答疑顾问。一般问题他们就可以帮助解决。而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既解决了其他同学的疑难,相对于老师一个人答疑来讲提高了效率;又锻炼了这些同学的能力,再度验证、巩固了知识。如再有疑难,也会很快地通过这一组学生反馈到教师这里,进行重点解决。
  我采取这种做法最主要目的是要通过这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当他们感到不但自己学会了还可以“教”别人了的时候,兴趣自然更高,求知欲自然更强,进而渴求得到更多的东西去教给别人,以体现自我人价值。但作为教师绝不可以只是依赖助手,那样教学会失控的。也就是我所说的有条件放开。教师还必须有自己的一套验收体系以确保教学内容在学生中充分体现。
  以上所谈都是本人围绕常规教学的一点点改革思想国。而其实,英语人微言轻灵活性最强,涉猎面最广,在未来社会中应用场合最多的一门学科应该有更深更广的改革,以示真正打破课堂局限,溶入社会生活,适应发展需要。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六十五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43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