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游离文本”现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顾 琴

  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把着眼点放在对局部、具体问题的分析上,忽视了对教材整体的把握,弄得“非语文”、“泛语文”等“游离文本”现象比比皆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声誉,使语文课程改革处于尴尬的“高原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主要问题有:
  1 抓住一点。逸出文本。抓住文本中的某一点,无限发散,随意引申,胡拉乱扯,泛泛而谈。例如学习(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时,有的老师围绕“飞来横祸”一词,大量补充司马迁遭受酷刑的背景资料,而对本文的研究重点,即“课文中哪些地方突出表现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这个问题,花的时间却很少,也缺乏足够的力度,如此,还美其名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进行探究学习和综合性学习的精神。其实,这种做法脱离了文本的整体,脱离了课文自身规定的上下文语境,是很不可取的。
  2 无视文本。逆向批判。不顾文本原有的整体倾向,以现代人的“非语文”观念解读文本,并对文本作逆向“反思”。如在学完《半截蜡烛》后,有学生认为藏在蜡烛中的情报之所以没有泄露,主要原因是那位喜欢杰奎琳的德国军官心地太善良了;解读《祁黄羊》时,把主人公“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耿直形象曲解成“是一个诡计多端的人”;在阅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觉得白骨精很了不起,认为她虽然屡战屡败,但是精神可嘉,在哪里跌倒,又从哪里爬起来。此类脱离文本价值取向、人文精神错位的“独特体验”,完全偏离了文本传达的信息。悖离了文本思想视点,故而显得荒谬。
  3 脱离文本。死抄硬背。对文本中有关字、词、句的深刻含义以及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等的理解,不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用心体会,反复揣摩,而是要求学生根据字典或参考资料上的说法,死抄硬背。例如在教学《印度洋上生死夜》时,有位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第一个“抽搐”的含义时,就让学生抄下了如下的解释:“抽搐也叫抽搦。肌肉不随意地收缩的症状,可局限于某群肌肉或身体一侧,或波及全身,是大脑功能暂时紊乱的一种表现。”如此脱离文本,一味依赖所谓的标准答案,必然会助长学生的懒惰心理,扼杀学生的创造潜能。
  4 层层肢解,偏重思想。不顾文章整体,进行层层肢解,使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如解读《螳螂捕蝉》时,一位老师的教学流程是:介绍时代背景――进行生字词教学――划分段落,逐段讲解――概括中心思想――联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在这种程式中,教师精雕细刻,片面分析,琐碎繁杂,只重视对文本思想内容的读解,却不重视对文本本身的语言艺术进行深入领悟,没有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悟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将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这种把“语文”本身悬置、架空的语文教学是对语文课程的破坏,是对语文课程独立价值的消弭,应该引起高度的警觉。
  5 断章取义。孤立理解。不注意联系前后文来理解词义、句义,就词语理解词语,就句子理解句子。如此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自然容易出错。例如《大江保护战》中有这样一段话:“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在教学中,如果忽视了这句话在文中内容和形式方面所起的作用,只是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当时的灾情非常严重,环境非常恶劣”,而没有引导学生感受到战士们在肆虐的洪水面前毫不畏惧、奋勇向前、无比乐观的精神风貌的话,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失败。
  出现以上“游离文本”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一些老师没有确立上下文意识,遇到有关问题总是就事论事,结果脱离了上下文。比如,学生的回答或提问脱离了课文,教师就没有意识到要提醒学生联系课文本身来解决问题。二是没有正确理解文本制约与创造能力培养的关系。语文教学当然要重视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但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随心所欲地“探究”、“创新”,而是要根据文本,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核心的。三是不了解选文的多样形态,将选文类型单一化。根据王荣生先生的研究,选文至少有四类: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但在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强化人文教育,突出动态生成,简单地将课文处理成样本或用件,一味地顺着自己的思路走,或顺着学生的思路走,顺着文中的某一点内容走,结果就游离了文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06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