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孝道教育对国防生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邓凌云

  摘要:高校实行国防生人才培养制度以来,出现了国防生思想教育方面的一些新问题,问题的根源都在于缺乏孝道教育。孝道教育对于国防生来说尤为重要。孝道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教人行孝,激发人天生的的孝心,使人敦伦尽分。对国防生的孝道教育要从在家行孝、在学校尊师、在工作中尽忠等方面来落实。对国防生的孝道教育须从基础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做起。
  关键词:国防生;孝道;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150-02
  一、孝道教育对国防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国防生是现代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2000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了《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国发[2000]9号)。许多普通高校开始根据军队建设的需要,从参加国家统一招生考试或保送入学的考生中或在低年级大学生中选拔国防生,国防生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军队工作。国防生在普通高校学习期间,与非国防生相比更加注重思想教育和军政训练,因为国防生是不同于普通大学生的特殊人才,是按照军人政治合格、品行端正、成绩优良、身体健康的培养要求在普通高校学习的。实行国防生培养制度以来,已经有不少的国防生顺利毕业奔赴到部队工作并受到部队的肯定。但是国防生这种依托国民教育来培养国防人才的模式目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教育和军政训练方面,归根结底也是思想问题。众所周知,作为国防人才,思想品质是首要的,而当前国防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出现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冯小宁、陈占炬提到国防生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军政训练与专业学习的关系问题,张虹、胡玉东也详细分析了国防生人才培养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国防生入伍动机不纯,不能正确处理好国家需要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关系,有不少国防生并未深刻理解国防生作为军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使命,而只是当做个人考大学、谋求职业的一个方式。二是有的国防生对部队缺乏了解,对今后工作充满疑惑,对自己的未来丧失信心,“练兵习武”的激情减弱.为国为民的使命感动摇。三是就业危机感的缺乏,学习动力不足。由于国防生是与部队签订就业协议的定向生,国防生在取得毕业资格和相应的学位后,按协议办理入伍手续并任命为军队干部,因此与普通的高校毕业生相比,国防生毕业之后可以直接到军队任职,基本上不需要为未来工作担心。因此,许多国防生在学习上没有足够的动力。
  分析国防生人才培养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大都是与思想、心理有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深入到国防生的内心,从人的天性出发来教育。那么顺乎人的天性和内心本能要求的教育是什么呢?是孝道的教育,即教育国防生从学孝、尽孝开始,从而服务国家和人民,成为合格的军人,这是培养合格国防生人才的重要途径。
  为什么要从孝道教育人手呢?《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学的人文精神就是在于发扬人性之善,培养健全人格,改良社会风气。教育国防生学孝、尽孝,能真正地以科学务实的方法培养合格人才。国防生不是普通的大学生,国家、社会对他们的投入和期许都很高,可是不少国防生对国家缺乏真诚的爱、对自己的军人天职并不完全认同,也不能全身心地学习专业知识,这都是由于在内心深处缺乏孝心所致,不懂感恩,只关心个人利益所致。这都是不懂得孝道所致。孝的人正如《大学》上所说:“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二、孝道教育的内涵
  孝道教育对于培养合格的国防生人才之所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由教育以及孝的本质所决定的。
  东汉时期的许慎在其所著的《说文解字》中阐释教育的本质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也就是说,教育的本质是在激发人的孝心,教人行孝。
  孝是人的本性。教人行孝,人才能成为和谐的人,社会才能成为和谐的社会。孝是会意字,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从老的上半部分表示子承老形,从子,意谓子背着父母,意即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诗经・蓼莪》写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子女从父母那里承传血脉和家训,子女之身,就是父母的分身,不孝父母就失去了自身的大根大本。所以说“孝乃天经地义”。为人子女懂得了孝、行孝,就懂得了从爱护自己开始,不要让父母为我们身体的伤患而担忧;更懂得“德有伤,贻亲羞”的警言,在自己的品性上,严于律己,不做不仁、不义、无信、无礼的事,以德润身,奋发向上,更进一步将孝敬双亲的心,扩大到对所有的师长、宗亲、社会、国家,那么就会进一步在立身行道方面有所努力、贡献,让父母宽慰,使他们一生的辛勤没有白费。
  教孝是从人的本性出发,顺乎人的天伦,是最自然、最有效的教育,只有懂得了行孝、感恩,一个人才能逐渐摆脱自私自利,才能逐渐打开自己的心量,才能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出发,才能在社会上尊重他人,才能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所以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有了孝,就有了教育,离开了孝,教育就无从谈起。孔子还进一步说“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若人人行孝道,则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一个人若是能行孝,则事业有成,《孝经・广扬名章第十四章》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孝的作用极大,一个人发自内心的、至诚的孝不仅利益自己和家人,还能“孝悌之至,通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可见,孝的教育不仅教人怎么去做人,也教人怎样去做事,无论做人做事都能坦坦荡荡,全力以赴。国防生作为未来的军人,尤其要求在政治上要合格,品行要端正,要无条件地忠于祖国和人民,要是没有这种发自内心的孝和敬,不能移孝作忠,政治上怎么可能合格呢?
  孝道教育对于培养合格的国防生人才在今天尤为紧迫。纵观悠久的中国历史,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无不将孝当做教化天下、治理天下的法宝。“文景之治”时期的汉文帝自己就是有名的孝子,在全国实行孝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也是孝满天下。孔子说孝是“先王的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一个人若是不懂孝了,不谈行孝了,就做得出各种各样逆伦的事件,现在的媒体经常有种种触目惊心违背孝的报道,这种种实难与所谓的现代化相一致!国防生作为一种特殊人才,将来是国家的保卫者,因此推行孝道教育尤其是在国防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尤为重要,要教育国防生为家尽孝、为国尽忠。
  三、如何在国防生的人才培养中落实孝道教育
  在中国的传统中,孝道教育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的并贯穿终身的。《孝经》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第一,要在家庭中行孝,事亲。如何事亲呢?孔子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因此事亲还须从小事做起,比如家中最好的房间是否敬让父母居住?他们的衣食住行经常关心吗?父母交待的事情,可曾尽心尽力办好?父母有病时,能不能尽力侍奉,想方设法减少他们的病痛?远游在外,已经多久没有向家里问候、回去探望了呢?要通过具体的、可操作的这些事情来引发他们发自内心的天良孝心,学会怎么做人和做事。第二,在社会上行孝,也就是如何将对父母之孝、对兄弟之友爱推广到在学习和工作中。国防生还是在校大学生,还没有完全走进社会,但是他们现在已经离开了家庭,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的相处要是离开了孝的思想,同样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应该如何用孝的思想去对待老师和同学呢?孔子说要“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即要时时刻刻将同学、老师放在心上,时时刻刻要想着如何听从老师的教诲,好好学习,而不是一心只顾玩乐、只顾自己的利益。正如《诗经》所表达的那种境界“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试想,如果教育国防生们彼此多为对方着想,在学校、在连队里服从领导、相互团结,他们该具有多么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啊!第三,将孝贯穿于终身。无论在任何境遇、与任何人相处,以孝立身,则能顺乎本性,立于不败之地,必能成就一番事业。“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行孝的人必成功,因为没有一个人不愿意与-个懂得孝的人相处与合作,没有一个领导不信任一个行孝的部下。因为“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按照孝的要求去教育,必然能“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09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