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ECI看新媒介环境下职前教师技能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缪红燕 刘相臣
摘要:教师的专业技能是其专业素养的核心所在,这也是国内长期以来一直延续的职前教师培养模式中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以网络、移动通信等数字传播技术等核心的新媒介技术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媒介化时代,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样也给职前教师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新媒介开创的新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形态及其建构的泛传播聚合环境为职前教师新知识技能的创生过程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职前教师;新媒介;信息技术;SECI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056-0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成熟,人类社会正逐步迈入一个崭新的媒介化时代。尼克洛庞帝曾断言“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对于数字化新媒介技术来说,它以全新的创世力量迅速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引发人类社会的深刻变革。同样,新媒介时代的到来也为职前教师的培养注入了一股新的血液。
一、国内职前教师技能培养的现状
正如德勃拉・布莱兹曼所言:“学会教学――正如教学本身一样――总是一个过程,一种形式和转化的阶段,在此期间,一个人做了什么,他就能够学到什么。”作为毕业之后会走上课堂讲台的准教师,其在校期间的培养模式及过程直接关系到他们日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受苏联教师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延续的模式主要是:以高等师范院校为依托,以传统的课堂面授教育学心理学及相关专业课程为主,经过三到四年的在校集中、一次性和终结性的学习后进人工作岗位。其中,在他们接受了几堂课的微格教学技能训练安排之后,毕业之前的一学期或一学年左右时会经历为期一至两个月的“教育实习”。不可否认,多年来沿袭的这种模式几乎培养了当前教育领域所有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为人类教育事业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然而,在人类社会各领域广泛采用数字新技术的今天,这种中世纪古老生产方式的低效率和局限性显而易见,重理论、轻实践,能“授人以鱼”而不能“授人以渔”,一直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跟医生培养过程一样,“临床经验”对职前教师专业技能的获得至关重要。这些准教师们也曾渴望可以获得“临床经验”的教育实习,但常常发现这是师范教育中一个无法令人满意的方面,因为对当前国内中小学升学压力的顾虑,在整个的教育实习过程中,各实习学校基地的任课教师很少会让这些未来的教师真正插手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如此短期的教育实习常常是流于表面,对提高职前教师专业技能的效果极不理想。因此,总体来说,职前教师培养方法相对滞后。传统培养模式钟情的是完成一大堆彼此孤立的知识点的测试,职前教师具备一定的学科理论知识,但与真实的课堂实践脱节,专业技能严重不足,而这正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所在。
二、从知识转化的四阶段谈新媒介环境下职前教师专业技能的生成过程
关于新媒介的界定,目前人们的理解不一,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本文中所涉及的主要是指那些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形态不同于以往的媒介,包括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为驱动而建构起来的各种形态的媒介。
1958年,匈牙利裔的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在著作中率先提出了“默会知识”的概念。根据他的观点,人类知识被划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两大类。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性质不同、互为补充,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相互转换。日本管理学大师野中郁次郎以此为基础提出新知识创生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换过程中,并提出了著名的SECI模型,指出了知识转化的四个阶段为:知识的群体化/社会化(so-cialization)、知识的外显化(Externalization)、知识的联结化(Combination)和知识的内隐化(Internalization)。彼此间相辅相成,呈螺旋式发展,共同创生知识。
1. 新媒介环境下职前教师知识的社会化过程
知识的社会化是个人隐性知识实现群体共享,并由此创造出共同心智模式和技能等隐性知识的过程。隐性知识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的特性决定了其表达与获取的方式在多数情况下应当以观察、练习、模仿和实践等亲自体验的方法更为明智且有效。
对于职前教师来讲,他们所拥有的是一些现成学科教学内容知识。这些显性知识只是冰山一角,实际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更多蕴涵着的是丰富的隐性知识和技能,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组织到如何与学生互动等。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目前职前教师获得这些技巧较为理想的途径是通过观摩他人,从不成功的案例中找出问题、反思领悟、吸取教训;从成功的案例中有所启迪,博采众长,收获经验。当然,从初踏门槛的外行“看热闹”成长为内行学会“看门道”需要经过长时间累积、多次重复揣摩才能逐步形成。在传统静态的平面线性传播环境下,学习者根本无法克服时空的局限和培养体制的种种弊端。作为整个培养过程的“把关人”,培养单位以及培养者们不自觉的正常行为限制了职前教师所能参与观察、模仿和学习的内容。“二八定律”表明,学习者百分之八十的知识并不是通过正规的课堂学习途径获得的。现实情况中却由于视觉传播内容缺乏、传播方式的单一,除了教学安排的课内学习,职前教师很难将这些内容向课外延伸。
新媒介开创的泛在传播特性则对此作出了很大改善。它强大的自我繁殖与扩散能力使其信息资源日益充足,分众定制、信息推送等新的传播方式则为职前教师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正如有人对目前正逐渐兴起的3G技术的评价一样:“借助3G技术提供的网络宽带,学习者无论在室内、室外还是在移动过程中都能得到较高的网络传输带宽,可以轻松地实现从文字点播、图片点播向音视频点播的跨越。”…学习者可以自由任意地选择或定制网络上相关影像资源进行多次反复观摩。新教师论坛、网络师徒坊、教师专业共同体以及专家在线等网络平台随时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话语权和学习的机会。“它将带来新的策略、时间、工具和资源,从而实现泛在、普适、个性化、永远在线连接的学习承诺”。职前教师的自主性、主导性得到了空前的增强,有效地分享个人、共享群体的隐性知识成为可能。
2. 新媒介环境下职前教师知识的外显化过程
知识的外显化是把隐性知识进行表达使之显性化、客观化。野中先生指出,这是知识创造过程的关键。通过这个过程,能检验出个人与群体隐性知识分享的程度及新技能创生的效果。具体来说,就是要求职前教师能对自己和他人的隐性知识完成具体表述。基于隐性知识高度个人化、难以言传的特点,采用各种适当的修辞手法、影像视觉符号与模型等形式进行表达较为适宜。
在以印刷文字为主的时代,语言文字是主要的表达方式,但其表述内容的模糊性、不生动、不直观等不足显而易见。学
习科学研究表明,隐性知识的学习需要良好的心智模型。“心智模型是人们在建构现象中所形成的个人理论的内在心理表征。学习者的心智模型不发达,是由于他们被要求以唯一的方式来理解和呈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由此,当职前教师面临抽象的新学习内容时,我们不难理解传统媒介环境下信息表征方式的单一局限性会让他们难以完成隐性知识外显化的原因了。
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特别是在媒介技术引领着社会发展的今天,职前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个人知识储备、增强个人语言表达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需要学会善于借助于先进的体外化信息系统,如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新媒介。在新媒介构建的世界中。如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微世界、虚拟现实,学习者可以与天文或物理现象实时交互,或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使各种因果关系可视化。随着手机、计算机等新媒介的平民化与知识表征的形象化、直观化、多样化,隐性知识需要深度理解却难以用语言文字清晰表达的缺陷将得以克服,这有助于职前教师实现抽象的隐性知识具象化。
3. 新媒介环境下职前教师知识的联结化过程
知识的联结化是通过对散乱、碎片化的显性知识分类、整理使之组合化、系统化的过程,建构个人新的知识体系。这是对新知识进一步梳理、巩固和迁移的过程,也是学习者是否理解知识、形成真正知识的一个基本特征。“专家们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是由于他们有一套一般的‘思维技巧’或思维策略,而是因为他们有一整套组织的很好的知识,这些知识支持他们进行有计划和有谋略的思维”。因此,把一个个孤立的、彼此不相关联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联结建构成更大的相关事件的成分――图式将能够有效提高记忆的提取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灵活适应教学中新问题、应对各种新情景是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职前教师知识技能迁移能力的具体表现。
有关感官通道的研究表明,当通道提供互补的信息时,更能促进学习者对于知识的理解。毋庸置疑,书籍等纸质的传统媒介拓展了人类获得知识的时间和空间,但其异于人类思维的线性组织知识方式、感官运用的单一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和吸收,不利于形成新知识的迁移。
媒介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学习方式和知识组织方式的变革,新媒介数据库、通信等的工具性质对显性知识的整理、重构作用不言而喻,在此不做赘述。与传统媒介对知识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的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各种新媒介非常认真地对待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以多媒体方式表征知识,以结点为单位,充分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和“团块化”。知识最终以何种面貌呈现,是文字、图片(表)、声音、影像还是动画完全由学习者根据已拥有的知识基础、个人的学习风格、所处位置环境和设备等条件自行决定。知识不同的结点之间用关系链加以链接,按照人脑非线性、跳跃性思维的特点,以交叉联想的方式构成表达特定内容的网络。因此,如果说职前教师与学习内容之间需要搭建一座桥梁的话,那么,新媒介将是一名非常出色的人选。它能随时随地将桥的两端以恰当的方式进行连接。
4. 新媒介环境下职前教师知识的内隐化过程
知识的内隐化是指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成为个人或团体的技能,这是对隐性知识的实际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主要体现在职前教师通过实践,从训练中学习,从而实现显性知识的隐性化。自20世纪80年代初微格教学进人我国以来,几乎所有具备职前教师培养资格的单位都以微格实验教学作为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的主要选择。这种模拟教学环节的实践方式对弥补教育实习的部分不足、提高职前教师的技能、促进显性知识隐性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事实也证明,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过重大的贡献。
然而,“Kathi认为,教师培训计划中最典型没用的培训方式就是微格教学,但这种方式又偏偏在大学本科学生培训以及……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Kathi看来,传统微格教学具有明显的训练过程的拘束性、教学课时及场地的限制性和训练模式的单调性。究其缘由,主要是由模拟音视频为技术基础所搭建起来的微格实验教学系统的不足所致。
以校园网为依托、以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传输技术、数字化音视频技术、存储压缩技术等新媒介技术为基础构建的数字化微格实验教学系统集随时录制与点播、及时点评与反馈、资源无限共享等优点于一身,职前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灵活安排训练,有选择性地将实践过程发布于网站,其他师生可通过手机或计算机等便携式媒介设备随时接入网络进行分享,给与反馈。“视频反馈可能是一种最深刻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职前教师)观看他们自己的表现可以让他们对自己有个不加掩饰的、没有偏见的印象……回顾录影带对于新教师教学的提高远大于他们完全阅读课本”。实践证明,多次重复、反思性的模拟教学技术有助于促进职前教师知识的内隐过程,极大地克服了传统微格实验教学的不足。
三、从“场”概念看新媒介环境下职前教师技能的生成环境
任何独立于情境之外的知识都不是对社会有用的健全知识,是无法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惰性、死的知识。知识具有情境性,即“场”性。“场”涵盖了无形的共通的意义空间等心理传播关系和有形的媒介技术资源等内容,是贯穿于知识螺旋创生过程的一个核心概念,知识的创生离不开特定的“场”。SECI的知识转化四个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知识场”环境,分别是“原生场”、“对话场”、“系统场”和“练习场”。
在传统媒介大众化传播环境下,职前教师培养方式为集中的班级授课制,师生、生生间共通意义空间存在的不同状况被整齐划一,知识创生所需的四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场”也无法被一一关照。因此,对于多数职前教师来说,“由于他们长期以来处在一种以知识的传授和记忆为主的学习环境中,观摩了大量传授型教师的教学案例,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学习即寻找正确答案’和‘教学即知识传授’等观念或信念”。
德科霍夫认为,新媒介技术将为人类创造一种将超越任何个人能力的集体心智。“集体的心智和个人的心智通过电子网络紧密相连,导致传统的以空间管理为基础的体制要让位于以IP地址、传输速度和存取控制为基础的新体制”。在新媒介建构的新传播环境下,各类丰富网络影像视频展示资源将会为职前教师提供知识的“原生场”;网络学习者的分类“群居”、社会性聚集体、学习共同体等虚拟网络社区将为职前教师提供知识的“对话场”;新媒介快速实现对知识多媒体表征的能力将为职前教师提供知识的“系统场”;各种虚拟现实、数字化网络智能系统将会为职前教师提供知识的“练习场”。总而言之,新媒介“泛传播”的特性创设了一个泛在学习的环境,真正实现了个性化服务,为知识创生的不同阶段提供了合适的“知识场”。
有人预言,“在未来的10年里,无论教师的喜好如何(喜欢或不喜欢),将有更多的学生携带各种设备(具有无限通信功能)进入教室”,这些带有通信功能和互联网应用的设备将会广泛用于创设完全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PLE(个人学习环境),“PLE不仅允许学习者消耗学习资源,还允许他们去创造新资源。因此,学习从内容和知识的简单转移,演化到了内容和知识的创造与产出”。在集中的课堂学习之余,在新媒介及其构建的个别化、虚拟学习环境下,职前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风格,在许可的时间内选择合适群体分享、参与、学习合适的内容,生成并提高在不同情境之间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宇娇,林海云,3G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6):60-61.
[2]Ellen D Wagner,Enabling Mobile Learning.EDU-CAUSE Review 2005,http://edueause edu/er/erm05/erm0532,asp?bhep=1[2007-9-5].
[3][美]戴维・乔纳森,等,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32,184.
[4][美]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20.
[5][美]贝利,追求专业化发展:以自己为资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13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