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毕业生就业工作与高校可持续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眭国荣 孙 义

  摘要: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社会的关注。就业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前途、学校的声誉、社会的稳定,而且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有较大的影响。本文从提高招生生源质量、培养在校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有利于校企合作以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就业工作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就业;高校;可持续发展
  
  一、有利于吸引众多优质生源
  
  生源、师资、设备并列为学校生存发展的三大要素,招生质量的好坏必然影响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在现阶段的生源市场上,各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是白热化的。但好的生源需要好的条件吸引,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促进招生工作的有效开展。在目前形势下。学生交费上大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毕业以后有个好去向、好工作。就业不好将直接影响优秀生源的招收,我们在招生宣传工作中发现,学生家长和中学教师特别关心学校的就业情况,特别是意向报考专业的就业率。学生报考志愿的时候,最关心的也是就业问题。如果毕业等于失业,谁还会报考你这个学校或专业?近几年某些行业不景气,就直接导致了本来生源较好的这类院校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因此,从方方面面做工作,开拓就业市场,做到就业形势良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源问题。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招生和就业之间联系不大。这种观点就好像认为企业里的原材料与市场销售关系不大一样,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这样认为或许还有一定的市场,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不通。市场经济是市场决定生产,没有“销售”市场,企业生产得越多可能对企业越不利。招生工作是重要,可以为培养工作打好基础,但仅重视招生工作,而忽视就业,这无异于企业的短期行为,必然对高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招生和就业工作有机配合,根据社会需求适当调整招生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也促进了毕业生的合理就业。只有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为毕业生就业广开门路,才能推动招生工作的开展,使高等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培养的效率
  
  来自就业市场的信息反馈是在校学生最看重的。也是对他们最有触动的。例如毕业生就业市场看重学生的英语水平,高校就开始出现学外语热;就业市场大量需求计算机人才,高校计算机等级考级马上就热起来。如果学生能够联系自己将要从事的专业职业,而对自身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个人素质等各方面的具体要求,以及社会对自己专业的需求情况、近年来的求职竞争情况及其以后的发展变化的趋势进行分析,那么他将清楚看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进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增强对学校为其专业所设的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提高选修课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并围绕自己的职业需要充分利用课余学习以不断补充和调整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使毕业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短期看,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结合高校提供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将大大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长期看,有利于提高学校毕业生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提高整个学校的社会竞争力。
  
  三、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着眼点主要是建立起主动适应社会效益的运行体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学生就业只受国家计划单一因素制约不同的是,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原则使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变得错综复杂。学校只有综合收集整理分析毕业需求信息,全面分析社会需求和造成人才流向的原因,才不会造成顾此失彼的被动局面。变被动为主动,以此推动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双向选择”既是毕业生对单位的选择,社会对毕业生的选择,也是社会对高校“产品”的挑选,是社会对高校教学成果的实际检验,是对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科建设、教学水平,以及理论教育、技能训练、基本素质培养等一系列办学质量的综合评价。因此,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及时分析和研究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和要求,可以为学校发展与改革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如历届毕业生择业的成功率、就业的职业分布、社会需求变化等量化数据。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提出上述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科建设以及教师选择、教师培训等办学基础等方面的改进意见,这无疑将对高校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此外。由于高校学生在校至少有几年时间,如果在上述的基础上,高校还能够根据毕业生就业机构提供的社会需求变化情况和提出的办学改进意见,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安排,如学习课程、实习专项技能培训等,做合理、恰当、正确的调整,做到招生、培养与就业的三联动,则毕业生就业工作对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就更加明显了。
  另外,产学研结合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可以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开展。我们通过对历年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工作,收集了大量的社会信息、科技信息、生产信息,从而深刻地了解社会需要,并据此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和服务方向,充实更新教学内容,要求毕业生在做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时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选准、选好科研课题。克服学校教学、科研脱离社会实际需要的倾向,使产学合作得以健康发展。充分利用这些信息,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切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有利于调整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利于高校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促进新学科的产生;有利于增加办学活力和推动体制改革的进程。
  
  四、有利于加强校企的“订单式”培养
  
  目前,许多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仍然停留在学校推荐、毕业生自己联系工作和让毕业生参加人才市场的形式,尚处于被动等待阶段,这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变革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许多中小企业面临存亡的严峻考验,农民工返乡就业、企业裁员和无薪休假等成为最热门话题。加上现有的人才市场还不健全,完全由学生自己落实就业单位还不现实。高校要想自己的毕业生能够占领人才市场,就必须主动出击,有针对性地向用人单位推荐比较满意的需求人才,在此基础上双方建立长期、稳定、良好的关系,使用人单位根据自身的需求,每年固定接收我校的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建立符合本校要求的稳定的毕业生接收单位,才能适应国家“交费上学、自主择业”的新要求和人才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的新现实,这实际上是关系到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订单式培养”应运而生。“订单式培养”不仅是按照单位要求进行培养,适销对路,用人单位满意;而且学校可以根据用人市场培养学生,就业无忧,学校、毕业生和家长都满意。如果每个学校建立起自己的稳定的“客户队伍”――批长期合作的用人单位,不仅解决了自己毕业生就业的问题,而且可以推动招生工作的开展。我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很重视这方面工作,毕业生通过学校联系落实就业单位的占总毕业生就业总数的65%以上,部分专业则达到80%以上。这就要求学校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不断更新观念,树立市场意识,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沟通信息,畅通各种就业渠道,为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打好基础。
  
  五、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化,学校已逐步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实体。多渠道筹措资金和高效率利用教育资源,全面提高办学效益,成为高校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物价上涨,教育经费用于人头费比例不断上升,学校资金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一矛盾,除政府继续适度增加教育投入外,学校多渠道筹集资金,向教育资源要效益,是学校目前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联合办学、社会集资、产学研结合,都是近年来高校改革发展的新尝试。无论形式怎么变,有一点必须认识到:校友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大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如校董事会成员大部分是校友,每年给学校大量的物质财富。成功的校友是母校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同时,校友成功的事迹又是对在校学生进行教育的典例。目前部分学校为了解决眼前困难,就业时不是想方设法为毕业生着想,只是追求就业率,认为学生只要找到单位派出去就行了,而不重视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和毕业生的满意度。只有用到校友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极类似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短期行为。殊不知感情需要培养,校友也是这样,他们找不到一个满意的工作,自身不保又怎么会在将来对母校有所支持呢?
  此外,企业或个人对学校的赞助,也是建立在学校能为他们提供优秀的人才基础上的,这也需要做好毕业就业工作,做到优生优分,让用人单位满意才行。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就是效益好才会吸引投资。高校也一样,较好的就业形式才会吸引各方面的投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20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