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钟一民 董立娟 吕海景
摘要: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解决艺术类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应努力做到:打好基础、注重实践、整合资源,做到产、学、研一体,形成自己的特色教育,促进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特色教育
收稿日期:2007―06―15
作者简介:钟一民(1958―),男,汉族,广东省梅县人,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独立学院艺术专业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不能等同于大学的教育模式,必须加强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应增加资金投入、合理配置资源、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应用型人才。
一、独立学院艺术类专业的特点
高校独立学院艺术类专业作为我国高等艺术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我国教育与发展的需要,在学习与借鉴国外成功发展教育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形式,是根据市场要求,以培养综合素质高、业务强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必须把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放在首位,确立“质量是生命线、社会需求是目标”的办学思想。
从实践教学资源来看,独立学院艺术类专业的实践资源不是很充足但它自建院初期对实验设施、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基地的建设兼顾了专业需要和应用型技术培训的需要,紧扣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可借此承担一些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研究或实验课题,为将来毕业后的创业奠定基础。一句话,强化实践性教学是创建应用型本科艺术专业教学特色的关键。
二、独立学院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1.原有的实验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及教学手段不适应影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由于独立学院是依托大学母体的资源办学,教学计划及体系都是沿用大学的教学模式,但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培养方向都不同于大学,特别是艺术类专业原有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体系不利于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次科研、教改等学科建设上的能力也比较薄弱,而且这种能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来。
2.实践教学内容和实验条件不能满足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制约了独立学院的发展独立学院所培养的学生是应用型,所以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加快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必要环节,学生在实验、实训中增加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艺术专业教育模式是专才教育,不利于综合性人才培养
艺术专业教育模式它是分科进行的,专业划分很细,很容易出现专业教育过度职业化的倾向,从而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综合能力不够,这些都严重压抑了学生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形成,培养不出个性化人才。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迫切需要培养多样化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一味培养千篇一律的专才,则无异于制造社会问题,并影响其后期发展。
三、独立学院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模式的基本原则及思路
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解决艺术类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应努力做到:打好基础、注重实践、整合资源,做到产、学、研一体,形成特色,促进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明确以下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
1.应按照科学的人才质量观,发挥我院学科门类较齐全、实践教学资源互补的优势,贯彻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素质,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协调发展的思想;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充分整合资源,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注重贯彻因材施教、强调个性发展的思想、巩固和发展教学改革成果,优化资源,培养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应用人才。
2.坚持实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全面反映艺术类专业学科的发展,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原则。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特点,合理设计实践课程群,加强基础课程与实践教学的相互联系,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及主要课程的设置;设置同类学科和不同学科的综合实验课程。
3.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学生特长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原则。减少课内总学时、增加课外实习时间,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增加实践教学范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4.坚持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原则。注重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保证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以便有较强的适应性。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注重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为学生营造多元的学习氛围,以利“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科技素质。
(二)艺术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1.实践教学必须以实习基地为依托,建设综合设计能力培养基地,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建立有效的载体,积极开展多层次的设计创新活动,建立富有活力的设计团队,以科学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为保障,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培养和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提高学生开展艺术创新设计活动的整体水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并激励学生进入设计工作室直接进行课题研究。
2.开设一批贴近时代的新实验课程,编写一批新的实验指导书或讲义。现代艺术专业其本质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的学科,是一种以创造性思维为特征的智力劳动。现代知识技术发展变化的速度已经提高到了我们想像力跟不上的程度,特别是一些实验课所用教材远远落后于软件的升级。在实验教程教材方面,面对新世纪,作为教师一定要把在教学中总结的经验、最优秀的设计案例和个人的设计实践成果转化为学生服务的科研成果,结合国内外的最新专业资料一起整理成教案,把理论讲授和实战案例相结合,根据教学要求对实验教材进行立项,建立自己的实验指导教材体系。
3.改革实践教学,建设开放式实验创新能力培养基地。我院实验中心在院、校两级领导重点投入和支持下,教学实验条件和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学院本着一切为教学服务、一切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原则,建立了艺术设计综合实验、动漫制作综合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影视作品后期制作实验室、音频实验室、电视编辑综合实验室、服装设计综合实验室,全部由实验中心统一管理,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并投重金增添一流的设备,成立了艺术设计工作室、电视编导工作室、广告设计工作室等承接业务。利用这些条件,可向部分优秀本科生开放,形成本科生实验创新能力培养基地,为几百名本科生提供了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项目研究的机会,可参与有实际应用背景课题的研究,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大大促进其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4.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题,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方法方面的专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会学生如何去设计课题、动手实践、分析实践数据和现象、要培养学生如何观察、归纳、记忆、思维等方法,使学生达到主动钻研、有选择地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如何用科学的思想观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艺术专业学科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实践性与实用性,而他更是融会艺术学、美学、市场学、生态学、应用技术等领域,使之成为横向交叉的综合性、知识密集型学科。对新世纪的艺术学科教育来说,构建合乎时代要求的创新实践性教学体系,无疑是改革的一大趋势。
总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高等院校实施的素质教育有很多共性的东西,更有独到的特色。面对科技高速腾飞的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开放的头脑、宽广的视野、博大的胸怀,能适应现代化国际社会挑战,真正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带头人的新型人才是成栋学院责无旁贷的重任。
参与文献
1.张杰.高校基础课实验室建设与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5).
2.魏文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成人教育.2000.(8).
3.李春茂.电路与电子技术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3).
4.李春茂.电工学模块化教学方案的建设与实施.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5).
5.张杰.高校基础课实验室建设与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34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