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时间,争夺时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课程改革在我们身边出现已近两年,凡接触者想必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感受。而笔者最突出的感受之一则是:教学容量大,教学时间不足,大家都在争夺时间。下面举几例说明教学容量之大。
  首先,一学期20周,除去“五一”(或“十一”)假期、期中、期末测试所占的3周,实际教学时间最多17周。
  语文:八年级每周5课时,共85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文30课,其中精读17课,略读13课,另有综合实践活动6次。由于新课程要求学生多动手、多表达,多讨论,所以精读课一课往往占3课时,略读课一课往往占2课时,综合实践活动平均一次3课时。这样算来共需95课时,就算压缩一些,也需80课时左右。
  数学:每周5课时,共85节。“北师大版”的教材据教师们反映,一般需要80多节课才能学完。如八年级下册教学内容共有8章,按一章10课时(两周)计算,即需80课时。这还很紧张,许多探究性内容无法进行,或进行不充分。
  英语:每周5课时,共85节。“人教版”教材是同小学相联系的,七年级起始就要有500单词的基础。而目前就大多数小学来说,能真正从三年级起进行扎实英语教学的,屈指可数。多数学生七年级时,英语水平为零。因为课时紧张的问题始终存在。
  物理:八年级每周2课时,共34节。“北师大版”八年级教学内容共8章,据教师反映第一学期课时够用,但第二学期的4章需36课时,明显不够。
  此外,生物、地理、历史等科目也存在时间紧张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科目之间,特别是学科之间争夺时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笔者认为争夺时间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二:一是教材编写,二是评价制度。
  教材编写方面并没有走出长期存在的容量大、知识点多的老路,随手翻阅一本教材就可发现,知识的容量很大,教学的内容很多。这势必造成教师教学中的赶进度,学生学习中的囫囵吞枣,从而导致这样一个循环――越教夹生越多,夹生越多只有挤时间再讲。这样学科之间争夺时间的现象就出现了。
  评价制度虽然在课改之初就提了出来,也出现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但时至今日并没有一个令多数人满意的方案出台。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的考试分数仍然是最有份量的指标,社会、家长乃至学校、教师关注的莫不如此。这样一来为了提高自己所教科目的成绩,教师互相争夺时间在所难免;课后的作业量也在增大,八年级学生家庭作业写到晚上10点左右已不少见;课外辅导愈演愈烈,学生负担不断加重。
  上述这些实际与课改目标已背道而驰,解决之道也是一句老话:解铃还需系铃人――改变教材编写观念,改革评价制度。
  教材的编写上要真正做到把容量减下来,把难度降下来,使教材做到“瘦身”。甚至可以结合我们的实际,编写“甘肃版”的《语文》《数学》《英语》……
  评价制度上应出台一个办法,把《课程标准》中的原则性条款具体化,制订一个便于操作的评价体系,使考试分数的权重在评价体系中降低,真正走出“分数万岁”的怪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696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