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董洪源
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还要学会应用。只有学会应用,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使其乐学会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应用的教学,将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一些想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的形成来源于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的需要。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提出了示范。例如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的估算”时,我首先引入以下现实情境:学校将要举行运动会,需要购置一些体育器材,体育老师带100元钱来到体育用品专卖店,篮球每个38元,排球每个27元,跳绳每根8元,羽毛球每副22元。请你帮体育老师估算一下:买这四样体育器材大约要用多少钱?100元钱够用吗?这样一来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激起了学习兴趣。小学阶段大量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教师应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现实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树立数学的应用意识的信念。
二、重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1.精心设计课前活动,让学生在上课前感受数学知识的来源。
对小学生来说,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而义务教育阶段的许多数学知识,如概念的产生,计算法则的由来,几何形体的特征及有关公式等,无不渗透着数学在现代生产、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教学有关数学知识之前,精心设计课前活动,让学生在课前活动中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体会到“数学有用、要用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数学,同时也为学生知识的构建积累必要的经验。可见,精心设计课前活动,让学生在课前感受数学知识的来源,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环节。例如:在教学“吨的认识”时,由于吨是较大的重量单位,三年级学生在课堂中受环境限制,无法亲自体会。因此,我在课前让学生去商店、建筑工地等社会场所中充分了解重量单位,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课堂上学生对新授知识不是一片空白,而是满载着获取的资料、质疑的问题和自己初步的了解。有了这些准备,知识的获取过程也就轻松自如了。
2.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需要以知识、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基础。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对数学的应用价值不会有很全面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关注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而且应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开阔的视野,了解数学对于人类发展的价值,特别是它的应用价值。所以,教师一方面应该主动地把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介绍给学生,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应该介绍各种查找资料的方法途径,比如介绍通过网络、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方法等。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数学知识应用的具体案例,并互相交流。这样,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就更多地了解了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的有用性,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而且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3.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寻找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
在现实世界中,事物的存在形式是千姿百态的,我们无法直接看到或读出它的数学表现或描述,而需要我们自己去描述、去发现。只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找出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才有可能进一步研究其中的规律或寻找数学的解决办法。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寻找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是主动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例如,在秋游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现活动中的一些数学问题,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描述身边的事物,鼓励学生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合理地解决诸如根据出游的人数和租车的价钱,如何合理租车;根据要划船的人数和租大船、小船的不同价钱,如何合理租船,等等数学问题。
4.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提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
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在社会生活、生产,以及相关学科中的应用,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比例”以后,我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测算校园中的一棵树木的高度。学生们观察、思考、操作、交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了以前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体验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在这一过程中,我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提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体验数学的用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数学课外实践活动,是学与做的结合,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认识数学的价值,逐渐形成数学应用意识。例如,在学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项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计算粉刷我们这间教室最少需要多少钱?学生接到任务以后,小组内分配任务。有测定房屋粉刷面积的,有了解市场上的涂料价格的,有向工人师傅请教有关粉刷用料问题的……这一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一方面,是因为教室的表面并不全是在课本上学过的规则图形,这就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另一方面,进行市场调查,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从课堂到实践,需要学生查找大量有关市场的资料,找到实际背景中的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一些数学知识来进行方案设计。要解决问题,学生需要通过自己查阅各种资料、搜集信息、处理数据、进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而且品尝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从而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长期贯穿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提供背景和机会,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71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