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丽帆 武力宏 郭平建
摘 要: 本文是对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调查的结果分析。调查的目的旨在了解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的群体风格、学习优势,以及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有的放矢地制定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全面提高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并且达成基础英语服务于艺术类专业学习的目标。调查结果表明,艺术类学生需要提高口头交际能力,使英语能够有效地为其专业学习服务,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助他们一臂之力。
关键词: 艺术类学生 英语学习需求 群体特征 调查分析
艺术类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独特的思维特征、群体个性和专业学习特点(邓嵘,2008:18)。针对艺术类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制定教学计划是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成功的关键。了解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才能确保教学计划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其学习兴趣。所以,对于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的把握直接关系到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1.问卷调查
1.1调查对象
参加本次问卷调查的学生共619人。他们是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和服装工程与设计学院10级新生。
1.2调查工具
所用的测量工具有两个:我自行设计的《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整体情况的调查,包括:艺术类学生个性特征、英语学习基础、学习策略使用、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主动性等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是有关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的问卷,包括: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目的,对英语学习技能的认识,对网络学习的看法,以及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等。问题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两种类型。单项选择按选择人数的多少比例进行统计。多项选择采取排序的方式,排在第一位的加分最多,以此类推得到不同选项被选择的频率次序。
2.调查结果
2.1整体情况
本次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09份。问卷第一题要求艺术类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对选项进行排序,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宽容随和;本分认真;聪明活泼、参与意识强;感性且情绪化;具有冒险精神、敢于尝试新事物。在针对艺术类学生英语基础的自评中,50%的学生表示他们英语基础一般,21%认为自己基础较差,7%认为自己英语基础极差,这一方面说明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基础的确不甚理想,同时艺术类学生过低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不足。
在问答有关学习策略运用方面的问题时,我们发现66%的学生曾经接触过一些学习策略,如记忆策略、认知策略等,但应用得很少,12%的学生表示基本没有什么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不会学习英语;还有4%的学生提出根本不讲究什么方法,由着性子来,这说明艺术类学生不但英语基础较差,而且策略意识不强。
在对自学能力及对英语学习兴趣的评价中,有61%的学生认为自己只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般的预习、复习,还有8%的学生提到自学能力非常差,需要完全依赖老师,这说明艺术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比较弱。有53%的艺术类学生表示对英语学习兴趣一般,7%的学生表示没有学习英语的兴趣,甚至有3%的学生表示痛恨英语学习。学习兴趣的不足直接影响了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因此,60%的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主要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应付考试,还有6%的学生表示不检查就不学习,就算检查也应付了事。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性差,从他们学习英语投入的时间可见一斑:65%的学生表示英语学习的时间投入只是用来完成作业,5%的学生表示专注专业课学习,所以根本不投入时间学英语,甚至1%的学生还表示经常逃课。
综合对艺术类学生整体英语学习状况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艺术类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英语学习策略意识不强。自主学习能力弱,过分依赖教师,并且对英语学习兴趣不浓,自我评价极低,信心不足,学习主动性差,英语学习投入时间少,并且经常属于应付的状态。
2.2英语学习需求
下面是针对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的调查结果。在被问及英语学习的目的时,多项选择题排序的结果依次是:作为工具为专业课学习服务;为了出国深造;应付各种考试;找到合意的工作;而出于对英语的喜好一项被排在了最后,说明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极低。
在被问及哪种英语技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最重要时,排名前两位的是说的能力和听的能力。然而,在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学生认为他们掌握最差的却恰恰是听和说的能力。学生希望把提高口头交际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学一些职场英语为以后找工作做好准备等。同时,艺术类学生希望大学英语课程可以一面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一面加入衔接性课程帮助熟悉专业英语(64%)。这些结果清楚地说明艺术类学生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他们需要提高交际能力并使英语能够有效地为其专业学习服务,而且能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助他们一臂之力。
在被问及对网络和多媒体学习的看法时,48%的艺术类学生提到以前没有接触过,但是非常愿意尝试,并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学习英语,有22%的学生表示不很擅长,但是希望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英语水平。这再次验证了艺术类学生具有冒险精神、敢于尝试新事物的群体特征。
总体而言,艺术类学生在英语学习的需求方面表现出如下特点:学习英语是要把英语作为辅助工具为专业课服务,并非出于爱好;因此,他们希望提高听、说、读、写技能中最弱的听和说的能力;对于网络学习,绝大多数学生都比较有兴趣也愿意尝试,但是希望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3.结果分析
艺术类学生整体上英语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差,英语学习上自我评价低,这与其对英语的期望有直接关系。Vroom(1964)的VIE理论(Valence-Instrumentality-Expectancy Theory)认为,期望是指个人对其行为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大小的估计;效价(valence)是指个人对行为目标的意义的估计。也就是说,人们关心结果(如好的学习成绩)能否带来积极的效果,如掌握了有用技能、职务得到了晋升或者顺利毕业等(instrumentality),以及他们的行为能否成功(expectancy)。如果人们认为达到目标的可能性越大,并且目标的价值越大,他们的动机强度也就越大。两个因素缺少任何一个,都不会出现行为(秦晓晴,2007:12)。
首先,艺术类学生认为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不大。他们一直对于英语学习信心不足,导致他们担心投入大量时间在学习英语会做无用功,还会影响他们专业课的学习。因此,他们在英语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只是用来完成作业,有的甚至放弃英语专攻专业。
其次,他们认为英语学习对于他们的个人发展没有足够的价值。因此,把英语作为辅助专业发展的工具,没有意识到学好英语能够给自己的事业和未来带来积极的效果,低估了英语学习的效价,从而造成了他们英语学习态度的消极。
最后,我们现行的教学模式也严重影响着艺术类学生的学习劲头。教师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对于英语教学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学生无法与教师在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对话与交流(燕良轼,2008:122)。这种单面向的很少顾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的教学状态使艺术类学生失去了学习主动性,甚至彻底失去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中学习好的学生受到教师的重视,而成绩差的学生会有被忽视的感觉。这种状况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消解学生的创造力。改变现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需求建构卓有成效的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提高艺术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
4.解决问题的对策
4.1设置过渡性专业英语课程
蔡基刚(2008)认为,大学英语教学中费时低效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英语教学一直在打基础的怪圈里转,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使用英语的目标。如果整个大学英语学习只打基础不造楼房,不能算得上是成功的教学。因此,要改变大学生中学习大学英语中出现的普遍懈怠精神状态,有效解决“费时低耗”的问题,就要从无休止的打基础上转出来开始盖建大楼,就要从把英语当成一门单纯的语言课程来学,改变为将英语当成一种工具来学。这种转变首先就需要改变我们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非英语专业学生有自己明确的专业,有比较确定的需求目标,如果一直围绕着普通英语转,与学习者及社会的需求联系不紧,甚至脱节,这很难说是教育上的成功(2010:8-9)。通过调查得知大部分艺术类学生也希望英语成为专业课学习的工具。因此,开设过渡性专业英语课程,帮助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有效衔接则成为了促动艺术类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有效举措,并且得到了大部分艺术类学生的肯定。设置过渡性课程的原则是内容不必过于专业,只是在其专业英语学习前期给予一些预备性指导,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原版外文专业书籍,对于普及型的专业知识进行输入。反过来,通过过渡性英语课的学习也让艺术类学生意识到基础英语学习的必要性,让他们明白打好基础才能更上一层楼,学好基础英语才能有助于专业学习。
4.2基础英语教学与学习策略培养并重
与专业相关的英语的确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如果英语基础过低是很难驾驭较高层次的英语学习的。而衔接课的设置,一方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英语提供了准备,另一方面也为艺术类学生加强基础英语学习提出了要求。以往艺术类学生对基础英语的学习不屑一顾,因为他们认为英语学习对他们的专业发展毫无帮助,可有可无,但是通过衔接课的学习,他们发现了基础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加强基础英语学习的紧迫性。由于认识到了英语学习的价值,学习动机会大增,此时基础英语知识的补充和训练非常必要,也能得到学生的重视。此外,针对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意识较差的特点,进行系统的学习策略培训非常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英语学习而言,灵活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与方法是真正掌握这门语言的利器(付玉萍、单岩,2010:408)。而且,掌握了有效的学习策略也可以避免死记硬背给艺术类学生带来的挫败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只有基础知识补充与策略培养并重,才能保证英语学习的长足进步。
4.3重视听说交际技能的培养满足职场与日常交流的需要
听说能力的培养不但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而且是能够激发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一种技能训练。首先,艺术类学生在关于英语学习目的的选择中提到为了出国深造和找到合意的工作,说明他们能够意识到听说技能在未来职场中及在国外生活中的重要性,愿意投入学习。而且围绕着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有重点地进行实用性英语训练也会让学生学习起来不再盲目,有的放矢。其次,在针对艺术类学生群体特征的调查中,我们得知艺术类学生聪明活泼、参与意识强。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乐于参与、乐于实践是学好语言的有利条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听说训练,例如英语戏剧表演、职场面试实景演练等。这些活动可以增强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和娱乐性,能够激发艺术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4建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
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惰性很大,而且根据问卷调查得知,他们课外英语学习投入的时间极少。如何利用艺术类学生课外的时间,让他们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艺术类学生具有冒险精神、敢于尝试新事物,说明他们愿意接受新式的教学手段。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对网络学习有兴趣,愿意尝试,是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得以推广的基础,也是艺术类学生全面提高英语水平的保证。利用网络,能够有效地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有效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提高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例如使用网上作文训练系统加大学生写作训练力度;采用网上听力训练有效避免英语听力课时不足造成的教学被动状况;还可以推荐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在线观看“网易公开课”。通过聆听世界顶级教授的演讲,既提高了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同时也增强了艺术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进一步完善了大学通识教育。当然网络的自主学习需要配合完善的管理制度,学生在网络上的作业完成情况都与平时成绩挂钩,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艺术类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惰性。
4.5倡导平等对话创建人性化教学
艺术类学生感性且情绪化。这会造成他们在学习中不够理性,比较任性,喜欢的东西全力以赴,不喜欢的就会完全放弃,会给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造成一定的压力。在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中决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都与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心理感受息息相关。只有在心理上接受英语学习,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价值,才能做到真正地投入。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赞成“去中心化”的观念就是不主张以学科知识和以教师为中心,反对教师权威、教学控制,并强调教学中师生的平等互动。教学对话是开放性的,同时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双方的理解和沟通(燕良轼,2008:144)。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才能减少艺术类学生的自卑感增强他们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在教学评价中采用形成性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而且要注重过程和发展。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要发现艺术类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并加以鼓励,不能用绝对的统一尺度去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宽松的教学环境可以减低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心理焦虑,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变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的被动状况首先要了解教学对象,确定他们的学习需求,并引导学生把英语学习与他们的需求挂钩,提高大学英语教学在艺术类学生认知中的价值,让他们发现学好英语能够带来的积极效果。其次,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利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提供给学生适当的学习策略,让他们确认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很大,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动机。最后,从教学观念出发,关注艺术类学生的心理需要,设计出充满人性化的教学方案,提高艺术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邓嵘.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初探.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8,(增刊).
[2]秦晓晴.中国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
[3]燕良轼.解读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11.
[4]蔡基刚.后大学英语教改依据与对策研究.外语电化教学,2010.3.
[5]付玉萍,单岩.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回顾与展望.科技信息,2010.1.
本文为第五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子项目和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资助“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细化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78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