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过程,自古至今,奔腾不息,没有一个波澜不是生命的跃动。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生命的活动,心灵的颤动。语文教学要上出语文独有的“语文味”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不仅获得“语感”,而且获得“美感”和“情感”,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语文味 味源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过程,自古至今,奔腾不息,没有一个波澜不是生命的跃动,语文课堂就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生命的活动、心灵的颤动。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走进很多语文课堂,不难发现一种现象,文本似乎成了教师过度发挥的一个跳板,一副道具,可有可无,无足轻重。听完后不禁感慨:“语文就应多一些语文味,以语文的方式进行语文教育。”
什么是“语文味”?最早提出“语文味”这一概念的程少堂先生给“语文味”作了这样的界定:“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们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美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他的这一定义显得比较质朴、率直,通俗而又不俗,但要与学生共享浓浓的“语文味”却非易事。下面我即结合教学实践来阐述“语文味”的“味源”。
味源一:美读,感知语文味。
叶圣陶先生一向提倡“美读法”,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不知不觉,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朗读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思想的理解,使他们与作者产生共鸣。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伯氏长庆集》)朱高认为:“凡读书……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读数遍,自然上口,永久不忘。”(《训学其规》)
无须讲述,无须说教,随着朗读的不断进行,学生对文章的感受愈发细腻而真切,当感性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学生对文本的形式之美便会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学会在阅读文本时对艺术作品进行较为深刻的品味,捕捉文本之美。
味源二:细品,感受语文味。
叶圣陶先生曾说:“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文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一句也不随便应付……把它的滋味辨出。”
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要想深入把握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必须从文本入手,以文本品读为手段,以体会情感为指归,做到“披文以入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句话揭示了写作和阅读不同的心理过程。阅读的过程与写作相逆,是“以意逆志”,就是以读者的体会迎合作者的本意。这种迎合,也正是以呈现在他面前的文字为出发点,然后借助于对这些文字一步一步地深入理解,慢慢地窥见作者深藏于心灵之中和文字背后的玄妙。
朱自清的文章往往情感如汪洋恣肆,以《绿》为例:“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地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我们即使只用眼睛触摸这段文字,也能感受到朱自清对“绿”的倾慕、喜爱、陶醉。对于加点字词的品味与解读,不但能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而且能训练学生解读文章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品味字词,让学生感受文字里的情感美,用语文情感的魅力吸引学生,就会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味源三:深悟,体验语文味。
叶圣陶先生提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如何融情入境?关键在于能否展开建立在文本之上的丰富联想。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气象万千的场景,跌宕起伏的情节,纷繁微妙的心态,宜把学生带入绚丽多彩的意境。教师要做学生想象天空的守望者,把学生带入文本所描绘的意境,启发学生用心灵来感悟。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倾听”文本,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学生对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在“倾听”的基础上,鉴赏体验,创造出具有自己独特感受和理解的文本之美。著名朗诵家瞿弦和同志说:“每当我看到一篇令人激动的作品时,随着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实词的描绘,我常常在脑海中出现许多具体、生动、形象的画面,我仿佛看到静静的小河、热闹的街市、战斗的英雄、胆小的懦夫。”
味源四:求异,激发语文味。
叶圣陶先生说:“善于读书的人,一边读下去,一边自会提出一些问题和题目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文本的丰富性决定了我们解读的种种可能性。”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这是他的权利,也是他的自由。他完全可以给出自己的理解,体现个性。同样是《项链》中路瓦栽夫人的不幸遭遇,有的同学说,社会中小人物向上流社会攀爬中所遭受的不幸;有的同学说,一个人爱一种高于自己的生活是正常的,在文中,主人公承担自己短暂的快乐满足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不异于英雄行为,从中看到了人格的尊严;有的同学说,在生活中人们应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不要过于热衷物质享受。“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发展的人,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并不只是为了过成人的生活,他们有权利体验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的生活历程,体验作为人的全部生命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以多向思维取代单向思维,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冷静的分析,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读,去品,从而进入文本。
总之,语文教学要上出语文独有的“语文味”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不仅获得“语感”,而且获得“美感”和“情感”,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在大语文的形势下,语文教师必须寻根溯源、积极探索,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有滋有味,让“语文味儿”诗意地栖息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中国数千年文化积淀的滋养。
参考文献:
[1]苏晓益.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与回归.
[2]高建国.浅谈如何让语文课有语文味.
[3]刘惠.用语文味内化学生的情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90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