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霞 赵清善

  摘 要: 高中英语新课改中提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而在英语教学中学困生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新课改的贯彻和实施。本文客观地审视和分析了英语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 英语学困生 成因 转化
  
  一、前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特别注重他们用英语获取信息、传达信息和运用英语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还为今后的工作,甚至终身服务。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打好高中英语课程的共同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特别强调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但是由于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英语基础教育中存在着大量的学习困难者,被称为学困生。这些学生的存在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对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的分析探索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二、英语学困生成因分析
  1.英语基础差,接受能力差。
  说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差并不是说他们的智力也差。作为教育对象――学生,不存在智力上的巨大悬殊,差异只是他们本身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时间的快慢。他们的英语基础差具体表现为:①语音语调知识掌握不好,拼读能力差,口头表达能力差。②词汇量小,单词拼写能力差。③语法概念淡薄,英语表达能力差。④英语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贫乏,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差。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他们对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得比较慢,常常跟不上老师的课堂教学进度,渐渐出现知识上的缺陷和能力上的欠缺;随着教学层次的提高和难度的逐渐加大,这种缺陷和欠缺在学习上的表现越来越明显,从而导致这些学生学习上的恶性循环,以及对英语产生厌恶情绪。
  2.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方法。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方法不当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而学困生大多有等待、依赖的习惯,学习上一点也不主动。他们学习习惯上的不足主要有:①不预习。虽然老师都布置课前预习作业,但学困生基本上都不预习,这样导致听课时毫无针对性,抓不住重点、难点,甚至跟不上老师的节奏。②听课效果差。很多学困生上课精力不集中,思维常常游于课堂之外,听课如雾里看花,效果甚差,因而不能掌握有关语言点。③课后不及时复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最初时较快,以后逐渐减慢。所以,学完新的知识之后,应及时复习。而这些学生在课后往往都不及时复习,因此不能及时巩固所学新知识,更不能形成运用能力。④背诵不积极。英语学习必须依靠背诵大量的内容,而学困生大多数不背单词和重点的知识点。即使有背的学生也因为方法不当、效率不高而不能坚持,这当然对英语的学习起着严重的制约作用。
  三、转化策略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时,他会心情愉快地学,而且容易学懂,这样能够增强他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刘润清、胡壮麟,2004)。而这些学困生正是因为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成绩一塌糊涂。所以提高兴趣是重中之重。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学困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在组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实施分层教学(谢群,2006)。比如课堂提问,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由基础好的学生回答,低难度的问题留给学困生,使他们有机会答对,并借势鼓励他们:“你回答得很好,你很聪明,只是你以前在英语方面用心太少。”让他们看到希望,体会到“我也行”的成功感,产生“我想学”的念头。在课堂上举例时要尽量选用贴近日常生活的事例,以缩短英语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使学生产生兴趣。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多选些故事性、趣味性的题材。课堂教学多采用生动有趣的简笔画、幽默的英语故事,可以借助实物、图像、难忘的图片、动作、体态语等直观教学手段使课堂生“趣”,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2.注重培养师生间的和谐关系。
  子曰:“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沟通师生情感、达成师生间的双向理解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学困生通常受到了过多的责备甚至惩罚,所以他们都有一定的压抑感和自卑感,不敢主动接近老师,但又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所以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歧视他们,要在课堂上以亲切、友好、大方的教态,以及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心理学习状态。课下要有计划地与学生进行倾心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困难和体会,以及他们对教学的看法、要求。通过与老师的这种交流,他们会变得活泼、开朗、自信,觉得英语老师可亲、可敬、可爱,是他们的真正良师益友,他们会逐渐对英语热情起来。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师生间的和谐关系来提高学习效率及教学质量。
  3.培养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帮助一个人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成绩提高的关键。而多数学困生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由“不会学”导致“不愿学”(鲁子问、康淑敏,2008)。众所周知,英语学习本身包含着许多枯燥的因素。如单词、短语、句子和课文的记忆,都需要学生进行重复的读、重复的背。而这对于那些贪玩懒惰的学困生来说,无疑是一件令人头疼的“苦差事”。因此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能使学困生取得更快的进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侧重教学困生怎样才能培养自学能力,怎样进行预习、复习、记忆单词,怎样掌握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巧,并通过多种渠道、方式、手段训练学生对这些方法、策略的掌握和形成。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养成课前预习、认真听课、课后复习的好习惯,让他们明确每天的学习计划,指导他们如何开展预习和复习工作,如:为他们单独明确预习内容,明确预习重点、难点;不懂的地方要求他们第二天课堂上认真听,还不能理解的,课后加以辅导;每天教授单词、句型等,做到当天消化;平时养成大声朗读的读书习惯,培养他们敢于开口说英语的习惯,等等。通过一个阶段的反复训练,逐步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当学困生掌握了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他们才能学有成效,才能建立学习的自信,才能坚持学好英语。否则,他们就难以经受挫折,最终导致厌学、弃学。
  4.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好他们刚刚萌发的英语学习热情和兴趣。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既要体现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练习能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又要注意难易度,切莫让他们去完成根本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否则会使他们有一种学习的挫败感,导致他们更加自卑,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文秋芳,1996)。同时,教师还要投其所好,布置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任务,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让他们心情放松、高高兴兴地完成学习任务。让他们在英语学习上有成就感,以此来激励他们好好学习英语,逐渐克服英语学习中的障碍,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四、结语
  总之,在开展“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让学习困难学生学会学习,这不仅是为了使他们从根本上克服现在的学习困难,而且是为了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适应未来社会对青年一代全方位提高能力与素质的要求。如果说,教师对待优等生的教育是锦上添花的话,那么对学困生的教育则是雪中送炭。所以我们急需关心爱护学困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不歧视他们,积极引导他们进步,用我们全部的身心去热爱他们,以科学的方法去教育他们,这样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一定会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胡壮麟.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修订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5]谢群.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和转化策略.英语辅导报(教研版),第七期.
  [6]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52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