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冬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广大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认真落实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智慧的启迪者”。但是在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时,还有很多英语教师重语言形式轻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或使用是否流畅,而较少注重结合语言使用的场合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学生充其量只能“造出一些意义正确,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实践证明,纯知识的语言教学已经落后,不再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英语教学中除了知识性,还有工具性、交际性和文化性。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目标总体描述”还是在“内容标准”中,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并有较为详细的描述。
  一、语言的使用与文化因素
  外国有位大文豪曾说:“Learning a language is a kind of learning the culture and habit of the country where the language is spoken.”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因此,人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文化模式的制约,言语交际行为也不例外。格拉斯通(Gladstone,1972)指出:“语言和文化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语言既是整个文化的产物或结果,又是形成并沟通文化其他成分的媒介。我们从小学会的语言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交际的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它制约着我们交际的类型和方式。”由此可见,不同的语言因其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使用上自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不同文化的人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有很多不同。如英语民族的人不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见面时都喜欢谈论天气,说“Lovely weather,isn’t it?”之类的话。同样,在我国早有“民以食为天”这一吃饭问题最大的思想,因而吃饭问题也就成了人们经常挂在口头的话题。人们见面时爱说“吃过了吗?”或“吃饭了吗?”。在多数情况下,说话人并不十分关心别人是不是吃了饭,仅仅是一种招呼罢了。中国人听到这些问话,也只是回答说“吃了”或“还没呢”,实际上只是应酬,表示感谢问话人的关心或热情。如果对外国人说:“Have you had your meal?”那么,外国人首先的反应就是:“No,I haven’t.”或:“Do you mean to invite me to dinner?”
  再如,在美国文化中,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或某些活动等于借用别人的时间,因此对别人的时间安排要充分尊重,所涉及的时间则是双方协同的结果。而在中国文化中,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或某种活动等一般被认为是牺牲自己的时间或别人的面子,被邀请者往往把“邀请”看作是一种荣誉,时间通常不是由双方协商来定,而是由主人一方来确定。这一文化特征反映在语言使用上便是交谈双方尽量说一些程式化的客套话等。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不仅意味着对该语言系统本身的学习,而且包含着对这种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及社会风俗习惯等知识的获取。在习得母语时,人们的这种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是在母语的习得过程中同时获得的。例如,以英语为本族语的儿童在习得“excuse me”这一语言结构形式的同时,往往也习得该语言形式所使用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如母亲们会告诉他们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若要插话则先要说“excuse me”,而在外语学习中,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的发展则常常会出现脱节的现象。如有两个美国老师在美国教初级汉语口语课程时,用教室里的东西来演示汉语句型。首先一位老师指着教室里不同的物品问:“这是什么?”学生们回答:“这是东西。”这位老师接着改成一般疑问句:“这是东西吗?”学生答道:“是的,那是东西。”或:“不,那不是东西。”他让学生们操练这个句型一段时间后,指着自己问:“我是东西吗?”另一位老师是个女老师,她摇着头慢悠悠地回答:“不,你不是东西。”对话结束后,这两位老师要求学生操练这个对话。可以想象,一节课操练下来,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是他们的社会文化能力却没有得到提升。假如这两位教师后来明白“你不是东西”的真正含义时,我们可以想象他们会有多尴尬。
  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1.利用教材
  新教材中的课文、对话及练习等材料皆注重它们在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英语老师在教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时应结合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来开展教学活动。
  2.课外活动
  学习和掌握外语仅仅靠有限时间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必须利用课外时间来扩充自己的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因此,若教师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在课外去阅读一些英美文学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文章,将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阅读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如果认真研究与该段文字相关联的文化,大量的文化信息是可以等值传递的。这就是有关两种文化共性的东西。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在课外多看一些英美原版电影和录像,这不仅是因为大部分电影或录像片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某个侧面的缩影,而且在于通过观看片中演员的表演,使学生了解和学到许多与英语文化有关的非言语交际的方法和手段。
  3.课堂教学
  教师要注意就语言教材涉及的文化背景内容随语随文地进行说解,指明其文化意思或使用中的文化规约。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可设置一些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背景下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并要求他们尽量按其扮演的角色,根据言语交际的环境正确地使用语言。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可逐步提高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来恰当地使用语言的意识。
  4.专题讨论活动
  要有意识地开展一些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某些领域的专题讨论活动,并在讨论中结合汉语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对比分析。这种讨论活动可以以“文化包”(cultural capsules)的方式来进行,例如可先让学生阅读一篇介绍英美文化一个侧面(如高等教育、送礼习俗等)的材料,然后就材料的内容进行扩展性介绍和讨论,最后与汉语相应的文化内容作对比分析。通过这种介绍、讨论、对比、分析等有意识的活动,学生能提高对英语文化的敏感性,在英语学习中善于发现目的语文化的特点并乐于了解和学习英语文化。
  三、注意问题
  1.适用性
  适用性原则是指所导入的文化必须和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和外国文化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2.适度性
  适度性原则是指所选材料的适合程度和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适合程度。选择材料要选择那些代表主流文化的内容,同时也要兼顾趣味性。而教师在进行文化内容的教学时不要一味地讲解,应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研究式的学习。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3.阶段性
  阶段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文化导入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理、心理状况,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学生逐渐理解文化内容的本质。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对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总之,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外语教师应当从宏观的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渠道地传授目的语的文化知识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52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