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与中学历史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2005年6月17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联合发布了《文化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指出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是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重要民族传统节日。这些民族传统节日承载着浓厚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历史教学应重视民俗文化,从民俗文化中汲取养分。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它折射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所以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挖掘民俗文化中的精华,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让民俗文化发挥更为深远的意义。本文将从中学历史教育肩负的任务――历史知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情感价值观教育的角度谈民俗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担负的重要作用。
1.民俗文化与历史知识教育
历史新课标指出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学好历史知识往往需要理解加记忆。理解和记忆有很多途径,学习民俗文化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一点可以从心理学的研究中得到证明。
根据识记规律,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记忆。“心理学家沙拉・巴德谢曾对历史系的学生做过实验,他发现在上课时能够深入了解历史背景的学生比理解力低、仅仅能够记住课本条文的学生更能保持长久而准确的记忆。现代认识心理学关于信息加工水平的研究,也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结论。研究证明,对信息的加工水平不同,记忆效果也不同。加工水平越深则记忆效果越好”[1]。因此,通过民俗文化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历史背景,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背景的理解,并加深记忆。
同时,“心理研究还证明:多种感觉通道参与识记比单种感觉通道识记效果更好。多感觉通道参与识记可使同一内容在大脑皮层建交多通道联系,留下的记忆痕迹就较为深刻和牢固,从而增强识记效果”[2]。因此,有着影视、传说、评话、小说等多种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充分调动了人的各个感官,有助于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可见,民俗文化在中学历史知识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其有助于学生在丰富的民俗文化中识记历史知识。
2.民俗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爱国情怀的激发和民族认同感的培养,世界上的所有国家概莫能外。白寿彝先生说,“现在我们历史教师面临的最大任务是通过历史教学进行爱国教育,这是关系我们建设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一个重要的措施”[3],可见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突出地位。可是,应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显然,薄薄的历史教科书,已经很难让21世纪享受着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大餐的中学生从中体会历史的丰富底蕴。单纯地凭借教材进行的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必定是空洞而缺乏根基的,正如前苏联作家兼社会活动家哈科夫所说:“一个人,只有热爱、珍惜并尊重自己祖先积累下来的一切东西,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爱国者。”[4]因此,历史教学必须进行宽泛的历史陶冶,必须让“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历史再现于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而要做到这些,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启发、引导或是多媒体教学中几幅挂图、几段录像是远远不够的。民俗文化具有增强民族认同感、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就民俗文化的这一功能而言,多媒体作为中学历史教学的辅助手段,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3.民俗文化与中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民俗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和继承性,是人类真实情感的传承和反映。历史教学吸纳民俗文化,挖掘其中优秀的文化成果,让学生在真实的文化氛围中感悟高尚的人文素质,将民族的精神力量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修养,也是民俗文化环境熏陶的过程。
4.民俗文化与中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教育
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提升学生道德素养是历史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情感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整个青少年时期,是随时随地进行的。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情感价值观本身的目标与民俗文化所内含的德育因素自然地有机地不显痕迹地结合起来,使情感价值观教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合理地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是实现历史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在历史课堂中渗透民俗文化的教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拿出足够的智慧和耐性。它既是中学历史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又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共同努力,担负起这份责任。
参考文献:
[1]叶一舵.心理学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1985:46.
[2]叶一舵.心理学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1985:49.
[3]白寿彝.怎样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学历史教学法,1988:262.
[4]哈科夫.一切从童年开始.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70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