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标下历史教学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建华
摘要: 本文着重于对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解读和在新理念影响下对历史教学的思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新课标历史教学思考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人们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也势必与时俱进,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中国教育部在2000年修改原有教学大纲之后,又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2001年9月,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在我国38个地区实施,2004年秋季,在对实验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工作进入全面推广阶段。我省的历史课教学即于2004年正式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
一、新课标要传递的信息是什么
《课程标准》的核心是内容标准,综观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有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一)强调专题性,打破了以往以中国史、世界史为分野的学科“本位”体系,按照内容性质划分为三大模块,分别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专题进行连续性的整体论述,这样有利于形成学习模块,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自主性学习。
(二)以问题为中心,三大学习模块以相应的核心问题为主题,总分为25个学习专题,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的把握,也可互为补充,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
(三)改变了过去以政治史为主的结构,明显加大了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科技史等方面的内容。在过去的教学体系中,受过去革命史观的影响,政治史一直是历史话语的主体。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认知历史日益成为主流,加强经济史、社会史等内容正合时宜。从宏观上来说,以专题史来提领国别史反映了人类社会由分散到整体的前进趋向,对于学生树立系统的历史观大有裨益。
从这些改进中可以看出:新课标是对传统的颠覆,而这样的颠覆又是必须的。当今社会我们称之为“信息社会”,讲的是“知识经济”,其实就一句话:谁能解读信息,一切就掌握在他手里。国家亦是如此,那这个“谁”又是指什么呢?人才。人才从哪儿来呢?靠教育。对于历史教学而言,“上下五千年,全凭老师一人说”、“吃老本,炒冷饭”等传统教学手段已经不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面对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时代,一切就集中到信息筛选能力的培养,能力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从这一点出发成熟为新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实际,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能力培养,学会反思、学会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步协调发展,提倡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提倡创新精神。由此,一场打破传统的运动展开了,新课标即是这一新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新课标下一线教师要做些什么
新课改、新课标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不过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改革目标的实现,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新课程有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具体来说,我们还是可以从传统的几方面着手。
(一)备学生
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水平都是有差异的,教师的一项基本工作就是在上每次课程之前了解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从而作出判断,在此基础上构建整个教学流程和决定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尤其要注重能力培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备知识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先得有一桶水。”而历史课程的特点又使得这个桶得是“特大号”的,尤其是在新课标引领下,历史教师要将更多较为客观的历史事实摆在学生面前,表叙应尽量完整,对历史事实的评价也应尽量从多角度、多方面评价,如果有完全相反的史实或评论,不妨也讲给学生,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给学生一个自由空间让他们去思索、去评判,从而使学生得到许多启发和教育。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一是要对专业著作尤其是许多伟人的著作多阅读,必要时,对一些伟人关于重大的历史事件或社会的评论,要记录下来,在课堂的适当时候用上;二是要博览群书,历史本身包含一切,方方面面的知识都要涉猎;三是要多留意时政信息,因为现在所发生的往往都与过去有关联,对比、联系更能引起学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如果教师再有很强的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浓厚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则完全能胜任任何要求下的历史教学。
(三)备方法
新课标更多关注的是对学生能力、情感等的培养,传统的历史教学必须变。怎么变才能实践新的教学理念呢?这是关键,最引人关注,也让人最为困惑。笔者觉得先要找准出发点――学生是主体,他要“学”;对于教师,叶圣陶老先生早说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然后再谈怎么办,有一种从国外引进的称为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受到教育学者的普遍欢迎,其中的“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更适于历史教学,并能突出强调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但教师不要因此而将传统方法一锅端,比如“讲授法”在对概念、制度的讲解中仍有它的优势,网络化教学的确很受学生欢迎,绝不可为“变”而“变”。最后要注意的是阶段性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行非常重要。提问、作业、摘记包括测试等都要及时给予评价,多给与学生精神的褒奖,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踊跃投稿,当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这份成功的喜悦会使学生更有劲头。
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一次对“学习”的重新认识,教师更要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从而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将新的历史课程教学与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结合起来,这才符合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育理念与改革精神。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胡高清.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如何管理好课堂[J].成才之路,2009,(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6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