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走出德育课课改的误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艳菲

  摘要: 为积极迎接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贯彻新课改教育理念,很多德育课教师都在积极进行大胆的教学改革和尝试,这其中不乏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也存在一些误区:简单删减和拼凑、单纯追求表面的华丽和热闹、随意评价和改革局限于课堂。要推动德育课新课改健康发展,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走出误区,反思总结。
  关键词: 德育课课改误区
  
  为积极迎接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贯彻新课改教育理念,很多德育课教师都在积极进行大胆的教学改革和尝试,这其中不乏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和认识误区,具体表现如下:
  
  误区一:整合=简单删减和拼凑
  
  新课改要求德育课教师对课本内容进行整合,使得授课内容更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需要教师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多渠道地搜集和更新素材,把课本内容、现实热点和学生实际三者相结合,做到勤读书、勤备课、勤钻研。这无疑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有的老师未能正确理解整合的确切含义,要么觉得课本内容过于陈旧,毫无用处,完全抛弃,上课随意性很大,想到哪讲到哪,把上课上成“侃大山”、“吹牛皮”,缺乏系统性、逻辑性和目的性;要么把自己不熟悉、没掌握、不好讲的内容一律删掉,留下自己喜欢的、熟悉的、能够找到素材的,甚至可以搜集到现成教案、容易展开教学的内容,忽视授课对象的个性和特点,忽视大纲的要求,忽视社会的需求。
  
  误区二: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单纯追求表面的华丽和热闹
  
  课改推行的这几年,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已经很少有老师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转而采用讲座、讨论、演讲、辩论、表演等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模式,并且配有课件、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给学生以直观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有些教师却忽视了教学的最终目的,而片面追求课堂的华丽和热闹。学生在看完视频后,教师不能及时分析讲解;学生讨论或辩论完后,教师不能给予恰当的点评和总结;制作的课件,只是对课本的重复,而没有进行提炼和升华。更有甚者,把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作为自己可以少讲课或是填充上课时间的工具,一节连着一节课的辩论或表演,一堂接着一堂的电影观摩。这样一来,学生对枯燥的德育课也许会产生兴趣,也许很少再有同学在课堂上睡觉,但一学期下来,学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毫无印象。一味播放影片,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获取知识转移到好玩好看上,弱化教育的功能,且会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强烈要求看电影,而不再关注课堂内容。到时,再怎么改革教学模式和手段也于事无补,根本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学将显得特别被动。
  因此,教师每讲完一个环节,就要注意及时总结,并能把相关知识点写成板书,或落实到课本具体位置,让学生看得明白、想得明白、学得明白。
  
  误区三: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随意评价
  
  过去,德育课教师在评价学生一学期的学习质量时,往往简单地以期中和期末成绩,以及学生平时的作业成绩为依据。这种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客观地考核和衡量一个学生。有些学生平时作业抄袭应付,考前凭借小聪明强记强背,尤其后来实行开卷考试后,即使上课不听,也能通过考试,甚至取得高分。这样的评价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素质的培养。课改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评价方式,开始实施多元的评价方式,即把成绩评定和个人品行表现相结合,更加注重学生课内、课外学习和活动的参与情况,以及综合学习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
  但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期中考试不再统一出试卷,而改成任课老师随堂以小论文或演讲等形式,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但有些教师本身对一学期的内容缺乏整体把握,又没有提前对所想考查的知识点做反复的推敲和筛选。于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临时、随意地想出一个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创作。这样既让学生对教师的考核表现出不满、对教师的命题能力表示质疑,又没法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技巧和探究精神。
  又如,学生的课堂表现(出勤、回答问题的主动性等)也被纳入评价范畴中。但有些教师没有把这种方式当成引导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而是作为惩罚的工具,且事先不作任何解释说明和鼓励或警告。比如,有老师提了一个问题,全班没人响应,为了不使课堂冷场,这位老师没有继续引导解释,而是说我下面提问,回答出来就加分,回答不出来就扣分。这样一来,下面的学生也许注意力集中起来,也开始紧张了,但很少有学生能在这种氛围环境下积极思考,相反祷告教师不要喊到自己。一旦多次在这种情况下被扣分,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敌意,甚至破罐子破摔,站起来直接说,你扣分吧,我不会,这反而更不利于教师开展教学,也影响到教师应有的威信。
  
  误区四:课改=改革局限于课堂
  
  课改的“课”范围很广,既指课堂中,又包括课前和课后。但一些教师往往注重课堂,而忽视课外。比如上完了一节精彩的课,却布置了几道抄书题,或是出的题目漫无边际,学生不知如何下笔。这样的做法,完全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一节课的成果仅仅局限于课堂45分钟,而不能在课堂外得到有效的巩固,更谈不上让知识和能力在课堂外得以延伸和拓展。
  也有老师注意了课外的改革,并且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让学生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社会调查,完成调查报告;或者成立各种学习小组,通过研讨会、演讲、论坛等方式作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或者让学生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到相关单位进行参观、访问、实践。这种想法和出发点都是无可厚非的。但学生具有一定的惰性,且能力毕竟有限,此时如果教师不能带队督促,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适时地安慰鼓励的话,学生往往容易半途而废,要么草草了事,要么直接上网下载现成资料来应付,最终导致改革流于形式,而达不到任何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华,闫素梅.课改形势下政治教学应走出三大误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11).
  [2]李华.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J].教学月刊:中学上旬版,2007,(4).
  [3]盛丽萍.谈谈新课改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J].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6,(8).
  [4]李文,李英明.审视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课改中的几个主要误区[J].课改实验通讯,200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18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