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方综合性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与优化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余继宏 罗庆华

  摘要: 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地方综合性大学通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设置原则,并就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优化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地方综合性大学通识课程设置优化策略
  
  “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被国内高校以通识教育课作为载体加以实践。十几年的实践中,它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没有很好地达到预期目的。笔者重新审视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的理念,分析了目前国内地方综合性大学通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以促进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进一步合理化,推动通识教育走向理性与科学。
  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特点是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科研水平,通过产、学、研结合,增强为地方发展服务的能力。地方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目标应为此服务,合理地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有效促进地方综合性大学达到办学目的,彰显其办学特点。吉首大学创办于1958年9月,是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的湖南省属综合性大学。吉首大学的办学定位是为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吉首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是促进此定位达成。笔者通过吉首大学多年来通识教育实施的历程,分析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探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创新措施,进而有效推进通识教育实施。
  
  一、地方综合性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大多数地方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通识教育理念和目标不甚明确,通识教育课程缺乏整体的规划和计划,有效的通识教育实施机制未能形成,通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难以保障。
  (一)通识课程目标不明确,缺乏清晰的理念。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真正的人[1]。吉首大学本科教育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在通识课程开始实施时,只是被作为本科生主要课程以外的附加课,所开设的通识课程大多没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往往成为学生混学分的课程或增加课外兴趣的课程,在观念上也未能强调本科通识教育独立的育人意义。
  同样,由于对通识教育的本质和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把握,通识教育缺乏明确、完整的目标和理念,不少学校在推行通识教育时较少从现代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通盘考虑学生所应具备的“面”的综合素养,通识教育的情感性、体验性、人格性的目标相对缺乏。社会愈来愈要求高校人才具有就业弹性和适应能力,通识教育可以促使上述目标得以达成,这对地方综合应用性本科教育尤为重要。
  (二)通识课程结构不合理,缺乏整体规划。
  在大学实施通识课程早期,有的老师照搬各专业基础课,课程陈旧老套,不能很好地反映通识教育的要义,也没有反映出时代的要求[2]。例如积极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开一门选修课,加入到通识课程体系中,有的教师为了应付甚至把一些诸如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管理学原理、财政学等专业课性质的课程都申报成公选通识课程。
  通识公选课程结构不合理,历史文化、伦理道德、社会分析、艺术和科学类课程偏少;知识性课程偏多,方法思维类课程偏少;分科性课程偏多,综合性课程偏少;理论课多,实践课少;课程缺乏统一的目标、系统的规划和有效的统筹,难以形成整体合力。从课程理念和目标来看,这种松散的课程组合难以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通识课程。
  (三)通识课程育人功能不足,缺乏文化底蕴。
  吉首大学的公选通识课程由素质教育中心统一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具有本土特色的务实作风,提高了学生的可持续竞争能力。但刚开始实施时也仅仅是由学校统一开设一大批五光十色的课程供学生选修,仅仅向学生“填鸭式”地灌输各种知识,课程内容较肤浅。
  地方综合性大学由于师资力量有限,许多学校的通识课程着眼于学生基本知识、技能、方法、态度和价值观、人生观养成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综合性课程严重不足,对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关注不够,课程的文化承载度和人文底蕴严重不足。有的学校更只着眼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看重学生的兴趣,大量开设工具性、实用性、技能性强的课程,导致课程设置“杂、散、乱、窄”。学生选课往往以“新鲜、实用、有趣”为标准,通识课程成为肤浅、狭窄、实用的职业性课程的“大杂烩”。
  (四)通识课程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教学的质量及效果。
  吉首大学现明确规定了通识课程的分类分级管理和修选要求。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实施,目前通识课程已按相关素养模块组成体系,达到300多门,基本上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选课及拓宽专业基础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调动了教师合理开课和学生有效选课的积极性。但仍存有教师对通识教育课程不重视或准备不足,只在空余时间参与通识教育的教学,甚至有的行政人员为了达到职称评定对授课的要求也“捉刀”上阵,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
  部分学校只注重对课程结构和形式的模仿,通识教育仅停留在划分多少类课程、开设多少门课、要求学生选修多少学分上,很少触及课程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通识课程组织整齐划一,教学以理论课为主,教学方式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课程学时少,教学内容流于表面和浅显,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交流和讨论不足,学生缺乏自我学习和思考的空间,难以达到锻炼思维,提高评判探究、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
  
  二、地方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和选修原则
  
  通过以上地方综合性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结合吉首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的经验,笔者提出了适合于地方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原则和选修原则。
  (一)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原则。
  1.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的优势和资源,全面设置涉及各大学科门类的按照不同素养模块分类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例如吉首大学按照培养和提高学生不同层面的素质,参照国内外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情况,把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四大模块:人文精神类模块、科学素养类模块、创新能力类模块、本土特色类模块。每一模块对应着相关层面的素质教育,进而把通识教育课程系统化。
  2.课程的设置体现基础性与广博性相统一,整合课程内容,由浅入深、分层次重组课程内容体系[3]。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要对有关内容适当增加深度,开设专题研究类的课程,并深化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例如吉首大学在部分课程中结合教师的科学研究,就某一特定问题作专题介绍。
  3.课程形态实现小型化、多品种。吉首大学规定通识教育课程学分一门课不超过1个学分。
  4.课程设置须实行课程审批制度。为此,吉首大学组织专家对各类通识教育课程对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实施与评价方式、任课教师等情况进行审批。审批通过的课程方可列入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以确保课程目的、课程质量和教学质量。
  5.通识教育课程应实行阶段更新制度。吉首大学选修的通识教育课程中,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本土特色各模块每年都在不断调整和整合课程,包括课程的新增与删减,以及已有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时学分的变更等,以确保学生学习的适应性和时效性。
  (二)通识教育课程选修原则。
  1.文理渗透、学科交叉[5]。如吉首大学要求文科类学生应重点修读科学素养、创新能力、本土特色模块的课程(7学分以上),以加强科学素养的培养和科技技能的训练。理工科学生应重点修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本土特色模块的课程(7学分以上),以增强人文素养的培养。

  2.通识教育课程选修应实行“远离原则”,以开阔学生视野,促使学生掌握各类思维方法。为此,吉首大学要求学生选修时应远离本专业,以实现学科交叉,拓宽知识基础。
  3.每个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应规定必须修读的学分,以确保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可在规定的通识教育课程修读模块内自由选择规定学分的课程。
  
  三、地方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优化的对策和思路
  
  地方综合性大学办学特点是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科研水平,通过产、学、研结合,增强为地方发展服务的能力。只有合理地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地方综合性大学的通识教育才能符合它的办学特点及通识教育的目标。
  (一)适应社会发展和主体发展的要求,树立明确而完整的通识教育目标。
  地方综合性大学一般强调面向社会生产和就业岗位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但同时不能忽视人的自我发展的完善。地方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不仅要承担起实施伦理道德教育的责任,而且要适应和满足学生主体发展价值取向,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成为一个整全发展的、具有自主创造性的人。总而言之,通识教育的目标是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与平衡,培养合格的负责任的社会公民、促进学生心智与人格的和谐发展。地方综合性大学要按照基础性、广博性、综合性、人文性、普适性等标准,对通识课程设置进行重构、整合、精选和提升,构建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内容深刻、精炼简约、灵活自主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突出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又通晓人文科学知识,具有高尚的社会道德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优化通识教育课程结构,精选通识教育课程内容。
  要注意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在联系,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集成度和整体性,注重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和沟通,培养学生的整体知识观和综合理解分析能力,从而优化通识教育课程结构。
  在通识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贯彻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广度与深度结合,指课程设置应尽量涵盖人类文化和知识的主要领域,同时要求课程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厚度;二是少而精,指课程数量要适量、适度,同时课程的质量和水平要高;三是中西贯通,指课程设置要同时兼顾东西方文化,不但要包括集中体现中华文明、价值和智慧精华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和著作,而且要包括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宽广、深远的贡献和影响的西方文化与文明,使学生通过多元文化的学习和熏陶,形成跨文化的理解和沟通能力;四是古今结合,指课程设置既要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精华,使学生从历史中汲取营养成分,又要将现代社会最先进的知识与内容纳入通识课程体系;五是科技与人文交融,指课程设置应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通过两者的相互交融和贯通,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培养有机地统一起来[5]。六是融合地方特色,地方综合性大学主要是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及民族特色,认清地方历史,因地制宜,设置符合本校特点的通识课程。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实现通识教育的多元化目标。
  一是地方综合性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要集中力量积极开发一批具有本校特色的、体现中西文化精华和核心价值、反映人类科学和知识整体性、融合人类社会发展重大主题的综合课程,使其成为学校通识教育的核心和有效载体。二是知识性课程与体验性课程相结合。知识性课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逻辑性和智力训练价值,但容易造成与学生需要和经验以及现实世界的脱节和断裂。而体验性课程是一种为学生进行感知和感受而营造特定情景和氛围的课程,它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通过教师积极的引导以及学生的有效参与,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养成和个性发展。但体验性课程的缺点是难以进行系统学科知识的学习[6]。地方综合性大学应积极开发团队协作、参观访谈、文学艺术欣赏、问题或主题探讨、交流与沟通、反思与批判等体验性通识课程,将知识性课程和体验性课程、课堂教学与养成性教育充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通识教育的多元化目标。三是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正式课程”,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6]。地方综合性大学应加强通识教育隐性课程的设计和营造,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认识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等功能,潜移默化地滋养学生的成长。
  (五)建立深入探究的教学方式,加强通识教育制度建设。
  地方综合性大学应努力改革和完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积极推行大班教学、名师授课、小班研讨、经典阅读、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形式,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互动和合作,加强知识的深度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和探索创新能力。同时,我们应加强通识教育制度的建设,改革专业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推行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修课,积极推进学分制和导师制,积极实施个性化、自主化学习,建立复合型、交叉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完善教学管理和学生培养制度,从而有效地推进和保障通识教育实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64-68.
  [2]李曼丽,杨莉,孙海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125-133.
  [3]盛光希.高职高专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6,(17):116-117.
  [4]韩延伦.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214.
  [5]冯惠敏.中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92-303.
  [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38-255.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湘教通[2008]263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31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