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化学新课标下的教学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剑伟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高中化学新课标以素质教育、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体现了现代教育所具有的主动性、民主性、创造性的时代特征。化学教师必须站在化学发展的“昨天”与“明天”的新旧契合点上寻求自己的创新与发展,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注重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体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探究能力。笔者在此就高中化学新课标下的教学谈一些体会。
一、转变教学观念
高中化学新教材的难度明显下降,知识面和新科技的介绍有大幅度的增加,课时大幅减少。因此,教师作为承担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要从注重具体的化学学科知识点的严谨性、深刻性转变为进行化学教育的大教育。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能认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并能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教师不能只注重化学学科本身的知识结构,而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可以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使学生会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治理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应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的化学知识点,而应是可以与具体化学背景联系的实际问题或思考方法。
二、注重教学过程的人文性
传统的高中化学课程内容“难、繁、偏、旧”,脱离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高中化学新课程注重与人文科学的结合,设置了以生活问题和社会现象为线索的讨论,选择了日常生活中人们身边的化学,如材料、食品、衣料、染料、洗涤剂等,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素材。例如在“钠的性质”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引言:“人体每天都要摄入一定量的食盐,一般成年人的食盐摄入量以4―10克/天为宜,高血压患者则以1―3克/天为宜。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的组成元素之一是金属钠,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金属钠的有关性质。”这样可以让学生觉得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又如,在进行“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学情境引入新课:
情景1:相传酒是人们偶然将饭菜倒入竹筒,用泥土封住后形成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随着酿酒技术的提高,我国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酒文化,古往今来传颂着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歌和故事。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等等。
情景2:用不同种类酒的图片引导思考:为什么这些都可以称为酒,你想知道酒的主要成分吗?
情景3:酒是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乙醇是其主要成分,不同类的酒中乙醇的含量不同,啤酒含乙醇为3%―5%,葡萄酒含乙醇6%―20%,黄酒含乙醇8%―15%,一些烈性白酒中含乙醇50%―70%,医疗消毒用酒精是75%的乙醇溶液(均为体积分数)。
以上情景的引入,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可以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态度。同时高中生的学习能力个体差异较大,且具有不同的发展潜能,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过于统一的倾向,要关注和尊重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他们提供适合于自己发展的化学课程。由此可见,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性,注重教学过程的人文性,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积极鼓励,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教材内容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对疑问有与众不同的解释。爱护和培育学生的好奇心、质疑习惯,是培养他们创新意识的起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让学生多问、多想、多说,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独树一帜的观点,培养其敢想、敢说、敢做、敢争论的精神,使其产生创新的欲望和激情。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疑多问,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乙烯性质时,教材上用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实验来说明加成反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质疑:“既然实验是乙烯与溴水的反应,为什么方程式中只写乙烯与溴的加成?乙烯与溴水的反应和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是否相同?是否具有相同的产物?”教师可以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补充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反应实验,引导学生从加成反应的过程去讨论,从而使其自己得出答案。这样的讨论可以使学生明白教材结论的局限性,从而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进行萃取操作教学时,讲述要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进行振荡的原理后,可引导学生质疑:“当两种互不相溶的溶液发生反应时,应怎样才能使两溶液反应充分?”这样的质疑和解疑的科学探究,可避免学生解决问题途径的单一性,使其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创新思维。
四、拓宽学生的视野
化学科学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化学在健康、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材料制造等方面的应用,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化学知识。同时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讨论、观看录像、听报告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认识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技术问题。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二十一世纪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应该研读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注重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品质,开创新世纪化学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丁成庭.新课程背景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看法.宁德师专学报,2008.5.
[2]黎树疆.高中化学教师教学反思的意义及方法.2009.3.
[3]胡天峰.感悟高中化学新课标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科教文汇,200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3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