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中国英语对英语词汇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支 莉

  摘要: 本文先介绍了研究文化内涵的意义,以及研究中国文化对词汇影响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在不同的阶段由于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英语词汇中也渗入了一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词语,同时也出现了中国英语。随后着重提出了中国英语的概念及特点。最后,本文还提及在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文化与词汇的关系。
  关键词: 文化内涵 中国英语 汉语借词
  
  一、引言
  
  英语语言犹如一座高楼大厦,语音是它的地基,语法是它的设计图纸,即结构,词汇则是它的全部建筑材料。由此可见,词汇在英语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词汇也是英语学习者们在学习英语中面临的最大困难,原因就是由于词汇本身的众多差异,以及运用上的灵活性。因此对于词汇的学习也越来越受到学习者的重视。可是单纯地从词汇本身进行学习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还应看到词汇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将词汇与文化结合,从文化的角度总结词汇将会给学习英语带来莫大的益处。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E.Sapir认为,语言是社会现实的向导,也是文化的向导。如果不了解文化,就很难理解某些词语的真正意义。
  
  二、文化的概念
  
  什么是文化?要给文化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是很困难的。因为学术界众说纷纭,所给的定义据说达160多种。但是有一个共识,也就是说文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的一切精神和实践活动的总和,包括人类世世代代共享的东西,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狭义的文化则是使用特种语言表达思想的某一社会群体的独特生活方式及其表达形式。文化有两类,一类包括文学、艺术、音乐、建筑、哲学和科学技术成就等集中反映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被称之为“大写字母的文化”。另一类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准则、社会习惯、人情世态、社会组织、相互关系等,被称之为“小写字母的文化”。语言、社会、个人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三、研究中国文化对英语词汇影响的必要性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历经众多朝代,历史丰富而久远。在这五千多年中,中国与外界关系紧密,尤其是现代。虽然有过一段时期的闭关锁国,但并没有完全割裂与外界的联系。因此中国久远的文化对英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对英语词汇的影响上。词汇是语言的重要范畴之一。Valdes Fallis声称,语言和文化对思想的影响就体现在词汇方面。词语有着自己的文化内涵,是指词语中蕴含着某一民族或社会团体所固有的或特有的传统和思想特征。每一种文化都有无比鲜明的民族性,每个民族必定具备独有的特征。词汇作为人与人之间传达信息或表达思想的媒介,被赋予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具有浓重的民族性和强烈的时代性。研究中国文化对英语词汇的影响,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本国历史的理解,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中国历史的影响。另一方面从历时的角度看待英语词汇的发展,同时也减轻了学习英语词汇的负担,能够正确地理解英语,更好地运用英语。
  
  四、中国文化对英语词汇影响的体现
  
  纵观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对英语词汇的影响由来已久。由于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英语词汇中渗入了一部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英语词语,同时也出现了中国英语。
  (一)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英语词汇
  英语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受欧洲一些国家文化的影响,并吸收了大量词汇。中国作为世界上的一个大国,对其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特点的词:Confucianism(儒家思想)、four books(四书)、five classics(五经)、eight legged essays(八股文)等。将英语中的silk与其汉语原词“丝”比较,发现其书写形式与语音两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接近了英语的构词规律。silk进入英语反映了我国丝绸文化对西方的影响。公元550年我国的丝织技艺就已经达到了相当水平,这样才使相关的汉语词汇进入英语中。此外,汉语的“秦”首先进入阿拉伯语读作Sin,进入希腊语成了Sina,进入拉丁语变成了Sinae,转化成法语为Sino,随后进入英语。再如,由于中国茶文化的影响及一度繁盛的茶贸易的存在,tea和chaa也是较早进入英语的单词。
  到了中国的近代,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发生了多次革命和改革。Taiping(太平天国运动)、Boxer(义和团)、Ching(清)、Sun Yat-senism(三民主义)、Kuomingtang(国民党)等词都反映了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所出现的汉语借词。
  1949年后的中国发生的一系列的大事也对英语词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英语采纳了一些汉语借词。如Great Leap Forward(大跃进)、Maoism(毛泽东思想)、Four Modernization(四个现代化)、family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knowledge economy(知识经济),以及邓小平同志提出的one country with two systems(一国两制)和江泽民同志的three representations(三个代表)等。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基本上已达到fairly comfortable standard of living(小康水平)。外国人无法理解何为“小康水平”,但中国人了解,因为这是中国的国情。这些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词汇一部分已经被收入了英语辞典中,还有一部分虽然没有收入辞典中,却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二)中国英语
  这里的中国英语并不等同于上面所提到的汉化英语或中国式英语,中国英语有其自己的概念。
  1.概念
  1980年葛传规先生提出了“中国英语”的概念。他说:“在旧中国和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所特有的东西要表达。这些不属于讲英语民族的人所惯用的词语,应当称作China English。”这个提法肯定了中国英语现象,指出了这些是正确的英文表达法。1991年汪榕培先生将中国英语定义为:“它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李文中(1993)认为“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中国英语主要构成包括音译词、译借词以及独特的句式和语篇”。谢之君(1994)认为“中国英语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能够进入英语交际,其使用频度和交际效果与使用者的水平有关”。后来贾冠杰、向明友(1997)进一步指出,中国英语是“操汉语的人们所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
  2.特点
  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能够进入英语交际,不受母语干扰,用不属于讲英语民族的人所惯用的词语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但是中国英语又不同于一般所说的洋泾浜英语、过渡语,前者是一种被规范英语所接受的英语变体,对英语学习和国际交流具有积极意义;后者则是中国语言和文化对英语的干扰影响的产物,对英语学习和国际交流具有消极意义。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使用的“过渡语”与中国英语不可混为一谈。前者对个体语言特征,后者是对群体语言特征;前者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后者在理论上是相对稳定的,其发展变化以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前提;前者的汉语或汉语思维模式介入是无意识的,负迁移和正迁移相互抵消,后者汉语特点反映是有意识的,负迁移始终被压到最低度,正迁移被发挥到最高度。如feng shui(风水)、kang(炕)、kowtow(叩头)、chop-suey(炒杂碎)、Cantonese(广东话/广东人/(形)广州的)、Hainanese(海南人)、Chingming(清明)、typhoon(台风)等便是反映了风土人情方面的中国英语。

  3.对中国英语的讨论
  在世界交流日益紧密的时代,英语已经成为交流的主要工具,因此中国人要尊重并遵循英语的规则,以及民族文化风俗。同样的,外国人也要容忍并理解中国人的英语中的异国特色。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必将会导致英美人接受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英语词汇。因此中国英语中的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词对于英语词汇是有硬影响的。虽然有些中国英语目前确实还没有被所谓的“规范英语”接受,但是对于英语本族语来讲意思十分清楚,理解不成问题,或者一经解释就会明白,并且对于中国人来讲学习起来不费功夫,用起来得心应手,能够发挥语言作为工具的功能。中国英语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将随着中国人使用英语的普及和中国特色的形成而逐渐扩充,从而丰富和发展英语与世界文化,有其自身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不能掩盖“中国化”在英语学习中的消极影响。如果一味地依赖于中国英语想要去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毕竟中文与英语是两种类型的语言体系,在语音、句法、语法等方面都有不同。要想学好英语,还应打好其基础,如果过多地借助于中国英语,将会导致语言中所提及的interference。因此应该辩证地看待中国英语。
  
  五、结语
  
  在现代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重视到这一现象。因此在教学中,在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的基础上,还应适当增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章,介绍一点中国的文化特色。同时也要加强对文化与词汇关系的理解,使其学生了解学习词汇并不是单独的死记硬背,应与特定的文化相结合,以及注意到与别国文化的关系,应让学生理解不同的文化内涵及词语中不同的词语内涵,认识到文化对词汇影响的重要性,在日常的词汇学习中不光只是学习其读音、拼写、含义,还应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意义,将词汇学习看成一种不断发展动态的学习过程,这样才能使英语学习事半功倍。
  正因为中国文化对英语词汇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对世界影响的不断扩大,必然会有更多的中国特有的“说法”译成外语,从而使外语受汉语的影响不断丰富。作为英语的一种变体,中国英语虽然还没有被广泛接受,但已呈现了不可阻挡的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于英语词汇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深,越来越明显。
  
  参考文献:
  [1]葛传规.漫谈由汉译英问题[J].翻译通讯,1980,(2).
  [2]贾冠杰,向明友.为中国英语一辩[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5).
  [3]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
  [4]谢之君.中国英语――跨文化交际中的干扰性变体[J].现代英语,1995,(3-4).
  [5]汪榕培.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3116.htm